公元前202年,54岁的刘邦在三让后称帝,封彭越为梁王。
布衣出身的刘邦慨叹“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贵为九五之尊的刘邦却还在心底一直惦记着一个人。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刘邦连项羽都打败了,是谁让刘邦这么没有安全感?
这个人正是田横。
齐国有七十二城,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战国时齐王田氏的族人,有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田儋的堂弟是田荣,田荣的弟弟是田横。都是豪杰,宗族强大,能得人心,三人相继称齐王。
故事还要从韩信击齐后,田横先是归附彭越,后害怕被杀,便与他的部属五百余人逃亡到海岛上说起。
一、招降田横
刘邦琢磨着如果不招降田横,日后他再犯上作乱,便派使者赦他无罪召见。
谁知田横说“我烹了郦食其,他的弟弟郦商是卫尉,让我去送死?我做个庶人,守着海岛,挺好。”
郦食其是谁?他自称高阳酒徒。当时,他已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田横归汉,田横已解除历下军的战备。
郦食其以前助刘邦斩陈留县令夺城,利诱秦将破武关,收取荥阳等,立下汗马功劳。
李白在《梁甫吟》中写道: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不料刘邦没有撤销攻齐令,韩信便以武力平齐。
田横以为郦食其出卖了他,便把他烹了。其实,这是个误会引发的惨剧。
郦商在西汉开国功臣排行榜上军功第六,杀兄之仇,不共戴天啊!
刘邦赦令郦商,“齐王要来,谁敢动他,灭他全族。”
再派使者:“田横你来,最高封王,最小为侯,你敢不来,举兵灭你。”
田横还有追随他的五百多人呢。为了那五百多人的安危,田横不得不出发。
二、田横门客
谁知两个门客和他一起乘坐驿车到达距离洛阳三十里的尸乡驿站,便不走了。
田横对两个门客说了三件事。
“我和刘邦当初都是王,现在他是天子,我是亡国奴,让我去侍奉他,想得倒美。刘邦是皇帝又如何,我做不到卑躬屈膝,给我来硬的,他办不到!”
“我烹了郦食其,有愧于他的弟弟郦商。”
“我若自杀,刘邦或可放过五百子民。刘邦如此想见我,他在洛阳,斩下我的头,快马加鞭三十里,我的面目还不坏。”
田横自刭,真是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大好头颅,田横自斫之,门客定不负其意。
刘邦在洛阳朝堂翘首以盼,哈哈,田横,终于等到你!使者驰奏刘邦。
出人意料却是是个人头。
田横如果和鲁迅《铸剑》中的眉间尺头颅一样,想必他会开口说“刘邦,我连见也不愿见你!太羞耻了。”
刘邦说“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还为之流涕。
在《史记》中,刘邦共有四次眼泪,一为义帝熊心,二为对手项羽,三为壮士田横,四在刘邦衣锦还乡,唱大风悲歌时。
刘邦的眼泪是鳄鱼之泪,他有心要举兵灭田横,转眼却哭他守义不辱,要传达的是大汉开国王朝需要赤胆忠心的风向标。
刘邦拜两个门客为都尉,派两千士兵,以王者之礼安葬田横。
三、田横五百士
太史公司马迁评价“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圣。”遗憾“不无善画者,莫能图,何哉?”
谁知千年以后,徐悲鸿与司马迁为交契。徐悲鸿于1928-1930年,历时三年完成长349厘米,宽197厘米的布面油画。油画与文章虽跨越千年,却是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田横身着红袍,红色是生命、是热血、是燃烧的火焰的颜色。他器宇轩昂,腰佩三尺长剑,他已抱着赴死的决心,双手拱拳向子民们告别。
双手握剑的络腮胡男子手臂紧绷,有人挥手告别,有人坐在地上掩面而泣。蹲着的妈妈正搂着站着的小女孩,仰望田横。小男孩正用白帕拭泪。战马侧首,云朵低垂。
身着黄衣之人正是徐悲鸿以自己为模特绘就,表达他对田横及五百士的仰慕之情。
相传门客为田横作《薤露》诗。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踌躇。”
两个门客安葬完田横,二话不说,默契地自刭,随田横而去。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刘邦听到两个门客殉葬大惊,以为田横之客皆贤,再派使者召见他们。
五百人听到田横死,亦皆自杀!
他们心有灵犀,连说一个字都是多余,无声的、沉默的力量胜过千万言语。
是生而辱不如死而荣!是大丈夫生亦何欢,死又何惧?是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唯义之所在,为大王虽死无所恨!
自古死者非一,田横至今有耿光。
哪怕自己是国破家亡,哪怕是五百人退守孤岛,哪怕是身陷绝境,田横对皇帝说不!王者绝不臣服。南山可移,吾心不改!
一颗头颅是田横不屈的精神,王者的风范,贵族的尊严!
后人有诗“一门兄弟王齐中,耻于群臣侍沛公。五百余人同日死,也胜匹马向江东。”
五百壮士视死如归,传说是蹈海赴死。至今沧海上,天风激清流。
感谢你的时间,请点亮右下角赞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