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9月1日,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人们常说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就此成立,教学开始、学员就位,在党中央和陈赓校长的监督与努力下,一切亦是井井有条,照这个架势,他们也绝对能够完成毛主席的期望,成为中国的第二所“黄埔军校”。
闻听此讯,国人皆是激动无比,尤其是一些开国将帅更是瞬间红了眼眶,毕竟从当初的井冈山,到如今的新中国,他们遭受了太多的苦难,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教育军事人才上也是一样,现在一座正式的军事院校已经建立,未来国家的人才必定会源源不断,这让他们如何能不欣慰呢?
例如刚刚从朝鲜回来的彭老总便是如此,得到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哈尔滨,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祝贺,一方面是视察,看看还有没有需要查缺补漏的地方,起初时一切顺利,可谁知就在到了饭点,来到食堂与学员们一同用餐时,一张熟悉面孔的出现却让他瞬间火冒三丈!
从不搞特殊不仅如此,彭老总还立刻喊来了陈赓,旋即严声质问道:“这名学员是谁?你给我解释一下!”
闻听此言,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更不清楚彭老总为何会对一个年轻学员发这么大的火,但旁人不知道事情的原委,陈赓却是心知肚明,原因很简单,只因面前的这位不是旁人,正是彭老总的亲侄子彭启超!
众所周知,彭老总在军队之中素来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脾气火爆、性格直爽,无论对谁,只要是看到了问题他都会直言不讳的批评,甚至就连毛主席也是一样,当然了,这也就是后来庐山那档子事儿的根源所在。
而另一个便是刚正不阿,从不搞特殊,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彭老总平日里生活一向十分节俭,从不吃大鱼大肉、搞形式主义、托关系走后门,一切标准都与普通战士无异,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建国之后都是如此。
例如在井冈山时期,有一次几位炊事班的战士眼见彭老总身体虚弱,便自作主张给他买了一只鸡和半斤牛肉,这点东西恐怕就连国民党军的一个营长都看不上,可让人感到敬佩的是,见此情形,彭老总居然二话没说,直接让对方将酒菜送给了伤员,随即更是严声警告道:“如果再搞特殊,我一定处分你们!”
这样的事情在战争年代发生的太多太多了,彭老总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官兵平等,虽然有些过激,可胜在深得人心,不过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会因小失大!
为何这么说呢?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其实在我军之中,起初时绝大多数的将领都和彭老总一样,坚决不肯搞特殊、吃小灶,但如此一来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许多将领就因为不愿补充营养便耽误了病情,例如林总、徐向前都是如此,身体不行就没法指挥,在党和人民正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只能躺在床上养病,这岂不就是因小失大吗?
因此,眼见彭老总的身体每况日下,与他关系最好的陈赓便想到了一个“馊主意”,一天,只见他先是给彭老总递上了一碗萝卜汤,旋即又故弄玄虚的躲进了屋子里,彭老总自然好奇便跟了进去,哪成想陈赓的碗里竟是一根香喷喷的鸡腿!
见状,彭老总瞬间大怒,一把就将鸡腿夺过然后吃了起来,当然也还是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了陈赓的“阴谋”。
可以说,在战争年代,任谁都拿彭老总这个犟脾气没办法,唯有陈赓才能治得了他,用自己的一些“小聪明”让这位彭大将军“吃瘪”、“破戒”,而奇怪的是,即便如此,彭老总拿这个“开心果”也没有任何办法,发怒吧?换来的总是嬉皮笑脸,指责吧?岂不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吗?
久而久之,二人的情谊反倒是愈发深厚,不过这也只是在小来小去的事情上,真要碰上了原则性问题,彭老总也是照翻脸不误的,例如在有关他侄子彭启超的教育问题上便是如此。
彭老总与彭启超脾气火爆、刚正不阿的彭老总历来都让基层干部们十分“头疼”,唯有陈赓大将才能治得住他,使出各种小手段让这位犟脾气吃瘪破戒,二人的革命友谊亦是愈发深厚,可令人感到动容的是,即便面对这位老伙计,在原则性问题上彭老总却依旧不肯让步分毫,就比方说在有关他侄子的问题上便是如此。
彭老总与侄子彭启超的感情很好,自打彭启超的父亲去世后,年幼的他便投入了这位伯父的麾下,而在彭老总的安排下,彭启超也是从基层做起,先在延安学习,再随部队南下,从未动用过这层叔侄关系,只靠自己努力奋斗。
对此彭老总也很是满意,可这却并不耽误他对彭启超的严格教育,就比方说有一次,彭启超跟随王震将军赶赴重庆工作,期间由于任务完成的出色,中央办事处便送给了他一双皮鞋以作奖励,一双皮鞋而已,又不是什么名牌值不了几个钱,但即便如此,彭启超对此也是喜欢的不得了,每天都擦得锃光瓦亮不说,平日里更是不舍得穿,唯有重大场合才会上脚。
然而让彭启超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双皮鞋却让自己遭到了彭老总的批评,当看到侄子脚下的“新鞋”后,彭老总瞬间大怒,先是质问他这双鞋是哪来的,待得知是组织上给的后又立马命令道:“回去擦干净,明天上交!”
闻言,彭启超自然很不服气,毕竟这又不是自己偷来抢来的,是正大光明立功换来的,况且也不贵,为何就不能穿呢?
本以为此话能够说服彭老总,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一听彭启超说这双鞋不贵,彭老总居然更生气了,他直接板着脸教育起了侄子,又是说他们都是工农阶级养的兵,好几个农民才能养得起一个战士,又是说这一双鞋子顶得上一个农民好几个月的血汗劳动,说罢,他便扭过头去,让彭启超自己看着办。
一听这话,彭启超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仅在第二天他就把皮鞋还给了组织,而在这之后,他对党和人民亦是愈发赤诚,无论任何事都是谨小慎微,都会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林林总总,在彭德怀的教育下,彭启超已然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从不走后门、从不拉关系、只靠自身努力的他更是获得了全军将士的认可,但岂料,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也就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前夕,这位继承了彭老总优良作风的年轻人却还是“犯了戒”。
当时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哈军工既然即将成立,校方自然也要面向社会各界招收学员,为了帮助新中国挑选一批优秀人才,作为校长的陈赓亦是制定了一套十分严苛的标准,而其中便有一项要求,即,哈军工只招收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要知道,彼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在此之前,华夏大地上正是近百年的战乱时代,列强走了军阀来,侵略者赶跑后又是解放战争,人民群众连活着都是难题,又有多少人能够一直读到高中呢?
因此,单是这一条就破灭了许多人的求学梦,就比方说彭启超便是其中之一,在部队中他的学历已经不低了,是初中文凭,此前他也一直认为自己定能够入选哈军工,为祖国的国防工业贡献一份力量,可岂料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空有志向奈何学历不够,没办法他也只能选择放弃。
然而殊不知就在此时,陈赓也得知了彭启超的事情,这可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彭启超的品行、能力他也最为了解,因此,一方面是为了圆他一个梦,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国家损失一个人才,最终,陈赓便以烈士遗孤需要特别照顾为由,将其推荐到了哈军工。
闻听此讯,彭启超那叫一个兴奋,当天晚上他就收拾好行李准备入学了,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与此同时彭老总也得知了这一消息,后面的事情可以想象,彭老总自然是一万个不答应,不想让侄子搞特殊、走后门的他立刻给陈赓打去了电话,并三令五申希望对方马上给彭启超办理退学手续。
电话中陈赓也向彭老总做出了承诺,不过说是这么说,转头他就找到了一众院党委干部开起了会,会议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到底让不让彭启超入学。
最终的结果亦是显而易见,所有人一致通过了这项决议,原因也很简单,一来,虽然彭启超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在学习上的能力与表现却是有目共睹,二来,他是烈士遗孤,组织上理应给予特殊照顾,给他一个深造学习的机会。
就这样,历经一波三折,彭启超终究还是来到了哈军工的校园,当然了,接下来也就发生了开头时的故事。
这名学员是谁?由于学历不够,彭启超本来已经放弃了就读哈军工,岂料陈赓却帮了他一把,以他是烈士遗孤的身份为由说服了院党委,历经磨难,彭启超终于得偿所愿,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就在此时一位“不速之客”却紧跟着他来到了校园。
回到开头时的情景,此时此刻,距离哈军工开学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时间,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彭老总亦是来到了校内参观视察,忙碌了一天,眼见一切都井井有条,他也终于放心的坐在了餐座上,与一众学员、老师吃起了晚饭,可岂料,才刚刚落座,一抬眼他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好家伙,不是他的侄子彭启超还能是谁呢?
见此情形,彭老总瞬间大怒,毕竟之前他还三令五申不许让对方“走后门”,陈赓也答应了自己,怎么最终却是说一套做一套呢?
于是他立刻严声质问起了陈赓,问他“这名学员是谁,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一听这话,陈赓瞬间意识到大事不妙,没办法,深知彭老总脾气的他也只能如实相告,先是不好意思的表示,面前之人正是你的侄子彭启超,随即又话锋一转,称彭启超并非是“走后门”进来的,而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考上来的。
闻言,彭老总自然不信,直接就反驳了起来:“早就说了哈军工的规矩不能破,你为什么还招他入学!”
而眼见彭老总满脸的质疑,陈赓这才说出了最关键的部分,原来,就在入学前,院党委便对彭启超进行了测验,是在他成绩达标之后才特批的名额,高等院校招生学历固然关键,但成绩显然更加重要,能以初中学历考上哈军工,这难道还不能证明彭启超的才学与能力吗?
听到陈赓的解释后,彭老总的怒气才总算消散,待确认彭启超真的是靠着真才实学考上的哈军工后,他也终于不再反对,只是最后笑骂了陈赓一句便扬长而去。
自此,彭启超才算是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校园生活,而在这之后的日子里,他也的确没有辜负组织上的厚望,不仅短短两年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1955年授衔仪式前夕,按照功绩更是被上级评定为了上尉军衔。
以彭启超的资历与功劳,这个军衔只低不高,闻讯,他也表现的十分自豪,但谁知道就在此时,彭老总却再度站了出来,力排众议将他的军衔改为了中尉,原因也很简单,一来是彭启超的年纪太小只有二十七岁,二来也是担心部队中有人说闲话,认为彭启超是借着彭德怀侄子的身份才获此殊荣。
最终,在彭老总的坚持下,此事也就这么定下来了,本以为彭启超会生气,可令人敬佩的是,这次他却很坦然的接受了这一结果,道理不难解释,只因他已经长大了,他早已明白了伯父的良苦用心,以及干部子弟要带头贡献,不能搞特殊的道理,既然如此,他又怎会埋怨彭老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