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界报道,特朗普威胁对试图取代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金砖国家征收100%关税,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全球关注。特朗普一直以来都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极为重视,将其视为美国全球霸权的关键支柱。早在2024年竞选期间,他就扬言要让脱离美元的国家付出代价。而这次,他更是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威胁金砖国家。
他称,金砖国家既不能创建新的金砖国家货币,也不能支持任何其他货币来取代强大的美元,否则将面临100%的关税,还宣称金砖国家没有机会在国际贸易或其他任何领域取代美元。特朗普之所以如此忌惮金砖国家挑战美元地位,是因为美元霸权一旦松动,美国靠印钞收割全球的“躺赚”时代将一去不返。如今的金砖国家已今非昔比,庞大的经济体量,一旦在货币领域实现突破,对美元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特朗普(资料图)
据了解,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起步于2006年,由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组成,成员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26.4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1.93%。据估算截至目前,五个金砖创始成员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31.5%,已超过美国领导的七国集团(G7,占比止步于约30.7%)。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俄罗斯和印度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金砖组织并没有讨论发行新货币,只是要建立联合投资平台。这与以往俄罗斯在去美元化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有所不同。此前,俄罗斯因遭受西方制裁,对美元的不满溢于言表。2022年西方冻结其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后,普京直接掏出“金砖钞票”模型,高呼“去美元化不是选择,是生存”。如今的表态,似乎是在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下有所退缩。
印度(资料图)
印度外交部表示,根本没有去美元化的政策,也不想去美元化。印度此前在国际货币问题上虽没有特别强硬的立场,但也有一定的自主探索。然而这次,在特朗普的威胁下,其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印度对特朗普政府抱有一定期待。特朗普与莫迪通电话后,高调宣布莫迪总理可能在2月份正式访问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为了维护与美国的关系,选择妥协。
另一方面,印度经济对美国市场有一定依赖,担心美国的关税制裁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不搞阵营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的是实现共同发展、普遍繁荣。中方愿继续同金砖伙伴一道,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作出更多贡献。
莫迪(资料图)
再看特朗普的威胁,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威胁与他的经济目标自相矛盾。他一边喊着“重振美国制造业”“缩小贸易逆差”,一边又要维持美元强势。从国际关系角度看,特朗普的威胁只会让其他国家更加坚定去美元化的决心。俄罗斯早已尝过美元制裁的苦头,对美国的做法深恶痛绝。巴西总统卢拉甚至在饭局上拍桌表示,南美也要搞自己的货币。美国前财政部官员布拉德·塞策也认为,特朗普越逼,别人越觉得美元是烫手山芋。
金砖国家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2025年1月,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透露,一套独立于SWIFT的金砖支付系统已进入测试阶段。虽然官方强调这只是备用方案,但莫斯科交易所的人民币交易量悄然超过美元。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资料图)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显示,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份额已从2000年的70%下降到如今的59%。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了金砖国家推进去美元化的“神助攻”。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就曾冷笑,感谢美国示范如何用美元搞霸凌,现在金砖国家推广本币结算变得容易多了。伊朗也趁机拉拢东盟,推销“石油换工业品”的易货贸易,绕过美元结算。
据观察者网消息,在巴西智库“观中国”(Observa China)的学者玛丽娜·莫雷诺(Marina Moreno)看来,由于在一群经济体系如此多样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协调货币政策不易,这个想法要成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欧盟统一货币的创建也花了34年时间。她补充说,美元的全球影响力不仅限于其在贸易中的用途,还包括使用美国国债作为货币储备的一种形式,以及对一个国家的国际金融地位至关重要的清算系统。“即使(金砖国家)未能成功将美元拉下神坛,他们也完全有可能通过支持以本币结算的交易支付系统来绕过美元。”
莫斯科(资料图)
特朗普对金砖国家的威胁,是其维护美元霸权的一次挣扎。但这种做法不仅无法阻止金砖国家在货币领域的探索,反而会促使更多国家寻求摆脱美元的束缚。印俄态度的变化只是暂时的,在国家利益的长远考量下,它们不会完全放弃去美元化的努力。未来,金砖国家在货币领域的发展,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而特朗普的威胁,或许只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