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航母发展史中,俄罗斯曾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并在冷战期间与美国展开激烈竞争。但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的航母计划逐渐被搁置,航母力量几乎停滞不前。
如今,中国在航母建设、舰载机研发上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新一代歼-35舰载机的亮相。触动俄罗斯伤疤。
2008年,俄罗斯曾制定过一个宏伟的航母计划,设想在未来建造多艘核动力航母,并重点研发大型航母以巩固海上力量。然而,这一计划并未成真,导致俄罗斯的航母建设逐渐陷入困境。
回溯到2015年,俄罗斯曾公布:代号为23000E型的“暴风”级核动力航母的设计构想。
根据资料显示:这款航母设计排水量达十万吨级,采用滑跃起飞与电磁弹射的双重起飞方式。
该舰理论上能够搭载多达百架各类舰载机,包括:战斗机、预警机、反潜机,以实现海上多样化作战能力。不夸张的说,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现,俄罗斯将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大型核动力航母的国家。
从2015年至今,俄罗斯并未建造出这艘“暴风”级航母,也未能开始其他新航母的设计建造,可以说,在航母发展中依旧停滞不前。
但是,造成这一停滞的原因,既有经济因素的限制,也有技术难题的束缚。
首先,建造核动力航母需巨大的资金投入,以俄罗斯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国防预算难以支撑如此高昂的费用。
其次,航母建造涉及高度复杂的技术,尤其是对于核动力推进、电磁弹射系统和大型舰艇综合设计等方面,俄罗斯在冷战后技术更新不足,难以跟上全球航母技术的步伐。
此外,俄罗斯的主要军事战略依旧倾向于陆地作战,而非海上,因此导致海军预算长期处于次要地位,使航母计划成为“纸上谈兵”。
所以说,佩佩利亚耶夫提出的“4艘核动力航母”,并非不可能实现,但由于长久以来的现实困难,这一梦想始终未能成真。
但是,随着歼-35的崛起,对俄罗斯也产生不同的触动与启示。
歼-35作为中国海军新一代双发隐形舰载机的代表,其技术水平和潜在作战能力对俄方产生巨大触动。这款第五代隐形舰载机,无论是在隐身性能、航程,还是在武器搭载能力上,都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未来中国航母编队的核心战力。
与此同时,歼-35的成功给俄罗斯带来深刻启示:“中国能够通过坚持不懈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逐步在航母与舰载机的研发领域实现自给自足。”
相比之下,俄罗斯其现役的苏-33,以及米格-29K等舰载机已显老旧,无法满足现代化航母的作战需求。中国通过研制歼-35,打破外界对于其舰载机技术的质疑,并展现出可与美国F-35C隐形舰载机媲美的潜力。
这一成就表明,中国不仅在航母数量上逐渐追赶西方,在舰载机战力的质量上也在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现实来看,歼-35的出现,不仅表明中国在海上力量投射方面的战略意图,也对周边国家的军事力量构成潜在威慑。
中国航母编队配备歼-35后,其隐形作战和远程打击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使中国在维护亚太地区海上利益时具备更强的行动力。
而俄罗斯对此深感触动,佩佩利亚耶夫的感慨,正是对此现状的回应。
他认为:俄罗斯的航母发展与舰载机研发本应跟随世界步伐,但由于种种原因已然落后。如果俄罗斯能够在2008年实施航母计划,或在2015年开始暴风级的建造,那么,俄罗斯海军今日的实力将大幅提升,不至于陷入当前的窘境。
对俄罗斯来说,中国在航母和舰载机领域的进步为其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即集中资源和技术投入于关键装备,并通过本土技术突破实现先进军事装备的国产化。
总的来说,佩佩利亚耶夫叹息:俄罗斯未能早日建造核动力航母。表明:俄方对当前军事实力的忧虑与反思。面对中美在海军力量上的快速发展,俄罗斯若希望维持自己的大国地位,必须重新评估航母计划并加大投入。
未来,俄罗斯在航母与舰载机领域或将通过技术合作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其“大国复兴”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