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苏联解体的舆论战,如今在中国上演,我们该如何应对!

人生初见 2023-10-01 00:41:28

苏联解体可谓是上个世纪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这样一个疆域广阔的国家,一个在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军事实力强悍的国家,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不复存在。

作为社会阵营中的“老大哥”,苏联是当时唯一可以抗衡美国的存在,而苏联解体这件事情,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许多国家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后世曾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过多个角度的探析,其中确实也是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在里面的,比如说舆论战。

如今舆论战的局势也在我国上演,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苏联解体之舆论战

常言说道,坚固的堡垒,需要从内部开始攻破。

从世界历史的多个角度来看,1991年苏联解体的这个事实,更加印证了人们常说的“祸起萧墙”的道理。

虽说苏联的解体涉及到了经济、政治、军事、舆论以及外交等多个方面,但在整个苏联解体的过程中,舆论因素在其中起了尤为关键的作用。

当初正是由于苏联的领导人失去了对舆论的影响和控制,才导致苏联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否定苏联领袖以及否定苏联历史的狂潮,最终使苏联社会出现了动乱。

舆论战也直接成为了导致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众所周知,苏联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在七十年代,已经达到了顶峰阶段。

当时苏联拥有的军队、坦克、核弹以及其他大量尖端的武器装备,其规模和实力放眼全球来说都是顶尖的存在。

在苏联巅峰的这段时期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妄想使用武力来颠覆苏联的政权。

就连如今狂妄地不可一世的美国,在苏联的压力下,也只得继续使用“和平演变”的手段。

直到八十年代上半期的时候,苏联开始由盛转衰。

戈尔巴乔夫在上台之后,就一直致力于苏联改革。

西方国家也正是巧妙地抓住了苏联改革的这个契机,加大力度地对苏联进行渗透。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振兴苏联,但由于思路和手段都不太高明,反而让西方国家趁此钻了漏洞。

从这之后开始,苏联国内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出现了大量受西方国家资助的报刊、书籍等,这些都对苏联国内的舆论方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众所周知,“舆论公开”作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以此为基础的新闻公开性对苏联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改革初期,新闻舆论公开这项举措,确实对苏联的社会职能起到了积极的加强作用,苏联原本的僵化体制也被有效地得到了扼制。

但与此同时,“舆论公开”带来的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在西方国家有意对苏联国内舆论的操控下,苏联国内的舆论发生剧变,最终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般一发不可收拾,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西方国家在苏联“舆论公开”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扶持了许多苏联国内的反对派媒体,继续加大着自己渗透的力度。

这些媒体打着所谓“历史真相”的旗号,大肆歪曲苏联的真实历史,还制造了一系列虚假的科普文章。

一些在战争年代保家卫国的苏联英雄,在这些人的笔下也被肆意抹黑,而苏联在国家建设中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也遭到了反对派频繁否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人民群众的思想领域开始出现了巨大的混乱。

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种种错误的做法,也正好助长了反对派的嚣张气焰。

戈尔巴乔夫提倡在苏联历史中“不应有被遗忘的人物和空白点”,于是反对派便顺其自然,以挖掘历史真相为借口,对苏联原有的历史进行了大规模的纂改。

从英雄人物的赫赫战功,再到斯大林模式和十月革命,苏联的发展历史在这些反对派严重被抨击地一无是处,整个苏联的凝聚力也因此被大幅度地削弱。

苏联建立起来的时候,并非是靠着控制舆论才拥有了这样出色的成就。

恰恰相反的是,当年布尔什维克党人发展壮大的时期,正是他们的敌对势力在其统治时期风头正劲的时候。

那些敌对势力的舆论攻击非但没能阻止红色苏联阵营的发展,反而让他们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再到后来,由于苏联社会的体制弊端早已积重难返,“舆论战”又仿佛一支强有力的催化剂,自此催生了一系列恶果。

戈尔巴乔夫的本意是想通过放松对舆论的管控来促进信息的有效传播,而这一切,势必是离不开新闻媒体这个媒介的。

然而在戈尔巴乔夫任职时期,新闻媒体却并未如他预想中的那般,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在西方国家的授意和操纵下,这些媒体和报刊刻意地利用苏联人民群众“偏听偏信”的这一特点,公开反对苏联政府。

久而久之,苏联的舆论彻底走向了失控,各种形形色色的反对派势力亦如潮水般疯狂地涌出。

当下苏联所有的功绩都被反对派给抹杀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则成为了这些人笔下宣传的神圣与天堂。

随着“舆论公开”思路的跑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随之进入了一条死胡同里,苏联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地位也严重下降。

苏联国内开始出现一系列“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现象,比如说征兵危机以及各地接连不断的动乱事件等等。

对外来看,原本苏联阵营中的多个联盟国也出现了离心的倾向。

更为严重的是,“舆论战”还甚至影响到了苏联的军队。

苏联的士兵因为信仰缺失,纷纷陷入了一股迷茫的状态,更有些精锐部队纷纷调转枪口,转而将炮火对准了苏联政府。

苏联引以为傲的“百万雄兵”就在“舆论战”的影响下瞬间崩塌,最终一步步地走向了悲剧。

中国该如何应对舆论战

在“舆论战”的交锋中,“先下手为强”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究其原因,就像心理学课堂上经常会说到的那种“首因效应”。

双方之间,形成的第一印象总是会对二者之后的关系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先入为主”。

这种“首因效应”,其实也正是“舆论战”的一种手段。

在全球信息化不可阻挡的新时代中,国与国之间的渗透愈发严重与隐秘。

这些渗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隐蔽性,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国家安全。

就拿人民网曾经向公众发文解说过的“知更鸟计划”来说,这就是美国政府为了对付中国以及其他国家而采取的一场“舆论战”。

从中国政府已经逮捕的一些间谍来看,国内的意识领域已经被敌对势力渗透到了一定严重的地步,比如说屡禁不止的“毒教材”事件,甚至是在央视卧底多年的美女主播成蕾事件、《光明日报》高层董郁玉事件等等。

这些间谍最大的优势,并非在于他们的“武力值”,而是在于他们的伪装性和欺骗性。

谁能想到,这些外表光鲜亮丽的社会精英,并且还是在官媒的工作领域之中,但实际上却是敌对势力派来的间谍。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对于使用“舆论战”的手段都是乐此不彼。

回顾国内新冠近几年来的情况,中国的抗疫也时不时地出现一些被抹黑的声音。

从最开始起源于武汉的“病毒溯源”,再到后来的“清零孤立政策”,期间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无视中国抗疫成果的各种声音。

其实从这些时间点细细来看,不难发现,对中国抗疫成果的抹黑,其实和特朗普发起的“舆论战”“贸易战”的时间点都是重合在一起的。

疫情最初爆发的那段时间里,中国的国家形象在不少人民群众的心里都是非常糟糕的,甚至还有好些人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武汉封城这样残酷的事情。

直到疫情蔓延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以后,国内社会才看到了中国抗疫的正确性,并且在整个抗疫的过程中,国家最大程度地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

如今当人们再重新回过头来看中国的形象时,才发现,中国一直都本着以人为本的抗疫方式,同时还不断地向海外国家输送了许多疫苗、口罩以及呼吸机等抗疫物资,而那些西方国家却出于各种理亏、傲慢、狂妄的心理,一直在肆意地抹黑甚至是恶毒地歪曲和攻击中国。

这实际上也意味着,舆论战成为了国与国之间外交的一项发力重点,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无烟的战场。

中国想要打好这场舆论战争,上至国家政府,下至人民百姓,都应该携手努力。

首先,关于国家政府方面,要理性倡导客观的言论环境。

当下的中国社会存在着种种舆论和思想冲突,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讨论也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

与此同时,一些极端的言论也非常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国家政府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宣传方式,不断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辨别糟粕的能力,让公众学会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不被虚假的信息所蒙骗。

此外,政府和官方媒体应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宣传正面的价值观和文化热点,以增加公众对政府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同时要注意及时吸收民间的舆论反馈,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在对外的传播战略中,中国需要注意在国际舆论中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向外展示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形象,提高我国的国际舆论竞争力。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里,中华民族需要更多的团结和理性。

各种社交平台的类型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发表意见的平台,然而,也有一些有心人利用这些平台来发表许多阴阳怪气、甚至是分裂国家和民族团结的荒诞言论,这种行为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在这场舆论战中,人民群众需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来洞察网上各种虚虚实实的言论,对于一些情绪化的措辞,我们要学会冷静对待。

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这也是我们打赢这场舆论战的重点之一。

这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避免被反对派势力误导和操控,才能不被舆论的浪潮带着迷失了方向。

2023年4月份,全国人大表决在最新通过的《反间谍法》中也明确了针对网络安全的相关措施。

针对一些在网络上散布不良言论的人员,不论这些人是不是敌对势力,都会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查和一定的处罚。

这也意味着,从这里开始,互联网不再是“法外之地”。

这场反渗透的战争,不仅仅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中华民族和谐稳定的需要。

舆论战是一场艰辛的持久战,这不但需要国家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提高对敌对势力的辨别水平,只有全民上下都积极参与到这场战斗当中去,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好我们国家当下国泰民安的局面。

0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