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暗示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很多的时候,它都可以让一个人发挥出超强的能力。
一、心理暗示的积极影响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心理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
工人们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心理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在实验室里,反复给被实验者喝大量的糖水,经过检验,可以发现其血糖增高,出现糖尿并且尿量增多等生理变化。后来,不给糖水,实验者用语言暗示,同样会发生上述生理变化。
这一实验表明,语言暗示可以代替实物,给人脑以兴奋的刺激,虽然被实验者并未喝糖水,但人脑仍然参加了体内糖的代谢活动。人们常讲的“望梅止渴”,也是由于心理暗示的积极影响。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美国的罗杰.罗尔斯,他出生在美国一个叫大沙头的贫民窟,从小也受到不良影响而不学无术。
有一天校长拉着他的手说“我一看到你这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你以后会成为纽约州的州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且坚信这是真的。于是,从那天起,他的衣服不再沾染灰尘,他说的话不再肮脏难听,他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每天都按照州长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在他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第53任州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这个案例说明,心理暗示一旦被内化,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一个人的潜能,进而促进一个人走向成功。
二、心理暗示的消极影响有一个女人,离了两次婚,原因都是家暴。原本她不打算再婚了,结果遇到了一个阳光且善良的离异男人,对她很是关心,母亲及身边的朋友对于这个男人的人品、条件都很认可,于是在家人及周围朋友的劝说下,两人结婚了。婚后的日子,两人很幸福。然而好景不长,半年之后她又被家暴了。周围的人就很不解,这是为什么呢?脾气那么好的男人,怎么会动手打她呢?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她小时候就经常看到父亲打母亲,在她心理就有这么一种认知:我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因为我有那样的家庭,有着那样不堪的童年。
所以每次和老公吵架,她都会说,你打我啊,打我啊,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你要不打就不是男人。吵架时,本来就失去了理智,再被她这么一激,三任丈夫都动手打了她。这就是因为她接受了自己的心理暗示,她也会像母亲那样被家暴,所以,每当争吵时,她的潜意识就自动启动了被家暴的程序,每次都不可控地说些过激话以至激怒了丈夫。这样的心理暗示其实也说明了一些现象,为什么有一些癌症病人在被告知得癌后很快死亡,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因为癌症在大多数人的思维里是不治的,越这样想,心情越抑郁,正常细胞与癌细胞对抗成功的概率越小,因此说好多癌症病人其实是被吓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