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无意间的话语,却让陈创终身都背上“哮天犬”的称号。
可若不是张国立对他的一句提点,绝不会有如今的陈创。
身为演员,能被观众记住是好事。
但形象固化只会影响演艺事业的发展。
面对令人无奈又欣慰的现实情况,陈创却想的很开。
这个众人都嫌弃不已的角色,可是自己的救命稻草。
娱乐圈竞争向来激烈。
身在其中想要成名,背后都有难以诉说的血泪史。
颜值家世都不出众的陈创自然也不例外。
虽是科班出身,可实力出众的他却未能顺利得到重用。
在各个剧组中漂泊周转,拼尽全力也只能得到群演配角。
好在陈创并没有因为角色的微小而产生懈怠之心。
不管接到什么角色,都会打起百分百的精力对待。
而这种积极谨慎的心态,也如愿为其带来好运。
和张国立合作时,成功得到对方的注意力。
那时的陈创不过是个跑龙套的小演员,
面对圈内的知名前辈难免心里发怵。
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他每天捧着剧本细心钻研。
若是遇到不太确定的细节问题,也会鼓足勇气向张国立老师请教。
看着努力的后辈演员,张国立很是欣慰。
并直接给出对方超高评价:“挺好的,没问题。”
可谁料陈创听了这话却十分急躁。
自己全心全意请教,前辈怎么能敷衍呢?
眼前执着倔强的年轻人,立马逗笑了张国立。
为了不让对方多心,他只能再次正式回答:
“我说的都是真心话,你演的确实很不错,不过略显生硬,需要继续练习。”
一次虚心请教,就这样开启两人的“师生缘分”。
随后张国立处处留意陈创,时不时对他进行点拨。
不忍心对方就此没落下去,直接带着他演戏。
凡是张国立出演的电视剧,几乎都能看到陈创的身影。
角色或大或小,最起码能他始终坚持在演员这条路上。
可即便有张国立的提携,他也没能实现逆风翻盘。
不甘屈服的陈创,只能继续在配角的道路上默默奋斗。
直到2004年,他终于等来了自己翻身的机会。
然而谁也没想到,迎面而来的却是更加困难的抉择。
正是这一年,电视剧《宝莲灯》开始筹拍。
陈创去剧组“探班”,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角色。
谁料刚到剧组,他就被化妆师紧紧盯住。
“这部剧有个角色很适合你,要不要试试?”
听了这话的陈创激动不已,兴致勃勃的准备应下此事。
可随后就听到对方的补充,笑容立马凝固在脸上。
“狗要怎么演?人演狗也太离谱了。”
难以接受的陈创就准备放弃这次机会。
好在张国立及时出现,让他接纳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为完美呈现最终的效果,陈创每天都跑到宠物店仔细观察。
在网上搜集资料,几乎将自己变为“业余动物专家”。
种种努力之下,“哮天犬”成为《宝莲灯》剧组中最大的惊喜。
活灵活现的表演,迅速获得观众的喜爱。
可在大家不知道的地方,他为这个角色吃尽苦头。
拍摄时期正值夏季,可陈创却要穿着黑色连体衣。
密不透风的装扮,让人十分难受。
可陈创从头到尾没有一声怨言,沉默而认真地完成拍摄。
2004年对于陈创而言,是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不仅靠着“哮天犬”得到大众的认可。
更是打败王志文、姜文等大佬,拿下另一个重要角色。
《富贵》的制片人亲自上门邀请陈创出演主角。
喜从天降,陈创在欣喜之余更觉压力。
众所周知这部剧是从小说《活着》改编而来。
在此之前,葛优已经与张艺谋合作完成影版拍摄。
自己该怎么做,才能超越影帝呢?
由于太想演好这个角色,陈创简直寝食难安。
甚至半夜做梦都是拍戏找不到机位。
在重重压力之下,陈创也没有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决定迎面而上,与影帝“当面博弈”。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导演的眼光十分毒辣。
无论是外形还是演技,陈创都完美诠释角色。
甚至有不少观众认为,他演绎的“富贵”比葛优演得还要好!
更是靠着这个经典角色,拿下人生的第一个“最佳男演员”。
随后陈创又接到《孔二皮进城记》。
靠这部电影,一口气拿下三个影帝奖。
已经39岁的他,终于成为圈内的“新起之秀”。
可谁也想不到,事业刚走上正轨的陈创却突然在圈内消失。
时代在不断发展,娱乐圈也随之在发生变化。
潜规则、小鲜肉、资本家都在圈中逐渐浮现。
安分守己的“戏骨们”,只会遭到市场的淘汰。
面对职业困境,陈创并未就此一蹶不振。
他并不是无法适应娱乐圈的现状,只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
当初违背父母意愿执意成为演员,最终要的就是这种结果吗?
陈创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
如果不出意外,他应该继承父母的衣钵。
父亲为此费尽心血,教他各种“生存技能”。
7岁的陈创就被父亲丢进梨园自由发展。
经常因为动作不到位被打得皮开肉绽。
在父亲的严加管教下,陈创的基本功十分扎实。
17岁顺利考入文艺学院,成为正式的戏曲学子。
看到儿子年纪轻轻就受到认可,父亲十分欣慰。
可这种开心并没能持续多久,就被“当头一棒”彻底打醒。
毕业之后,陈创突然想转行成为演员。
儿子的广阔大道就在眼前却要放弃,父亲当然不同意。
况且就他这个长相,怎么跟人家帅哥美女厮杀?
两人为此大吵一架,却还是拗不过陈创的倔脾气。
1994年,陈创成功考入北电大专班。
与同学频繁拍戏接广告不同,陈创却只顾着练功学习。
两年的勤奋,让他以第一的成绩转入本科班。
与蒋勤勤、金巧巧、富大龙等人成为同学。
相比同学们的星途坦荡,陈创好似一粒微尘。
隐没在同学光辉之下的他,完全接不到戏。
直到与张国立的合作,才改变了他的人生。
即便后来再次被时代抛弃,陈创也没有自暴自弃。
而是逐渐学会享受生活,吹箫练字、吟诗作对。
偶尔在剧组客串,倒也十分满足。
在他心里,是否能红早已不重要,只要有戏演就行。
《倚天屠龙记》中的“韦一笑”、《唐朝诡事录》中的“费鸡师”、
《大山的女儿》中的“龚福洋”、《风吹半夏》中的“数学老师”。
虽是小角色,但每个人物都被陈创塑造的十分完美。
这些细小而伟大的角色,足以看出他对事业的认真。
可他之所以能成为圈内清流,绝不仅仅是因为对角色的成功演绎。
面对感情,陈创一如既往的认真谨慎。
出道多年从未有过绯闻,感情经历十分简单。
时至今日,他只和一个女人有过瓜葛。
周佑君是国内著名琴师,能力十分出众。
创作的《武家坡》、《贵妃醉酒》京剧名段深受欢迎。
两人因京剧相识,确定心意后立马闪婚。
可惜最终还是因为性格不合走到离婚的地步。
离婚后,陈创再未传出过新的恋情绯闻。
看来这段婚姻对他的影响确实不小。
以至于多年后谈及这段感情,还是让他黯然伤神:
“经营爱情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坚守婚姻更是难上加难。”
或许两人是相爱的,但婚姻不是只有爱情这么简单。
如今已经48岁的陈创,依旧孑然一身。
可也正是这种“固执”的性格,让他收获不少好友。
陈创和刘敏涛因《富贵》而相识。
戏内的两人是互相亏欠的患难夫妻。
戏外的他们却是惺惺相惜的好友。
两人的友情持续18年,是彼此最可靠的肩膀。
放弃追求感情,陈创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在事业中。
即便籍籍无名,依然在演员的道路上不断奋斗。
偶尔休闲之时,便将自己投入到休闲的日常生活中。
虽没有大富大贵,但日子也算完美无忧。
但陈创的内心始终有一个还未实现的梦想。
在梨园长大的他,对戏曲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
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拍摄一部关于梨园的作品。
既是对父母的回报,也是对自己的童年回忆。
希望陈创能早日完成这个“简单而又普通”的愿望。
(此文章描述内容、图片均来自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图片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内容有存疑部分或与事实不符,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