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抗涝品种,南方多雨筛选,营养对比试验,隔壁县见闻

大毛说三农 2025-02-24 05:57:10

番茄抗涝品种,南方多雨筛选,营养对比试验,隔壁县见闻

在南方多雨的地方种番茄可真是不容易。很多番茄品种一下雨就怕涝,那根部泡在水里就容易生病,植株也长不好。就像我们隔壁县的李大哥种的番茄,之前没选对抗涝品种,一到雨季,那产量就掉得厉害。后来专门做了筛选,找到适合南方多雨环境的品种。

先说番茄品种这事儿。咱们常见的番茄品种多,但有些抗涝能力真不行。像普通的大红袍番茄,在普通地里长得还好,一到多雨季节,水排不出去的地里就焉了。还有那种樱桃番茄,看着可爱,可抗涝也差。我有个网友说,他在广东种过樱桃番茄,一场大雨过后,好多植株都倒了。

而在筛选抗涝品种方面呢。比如说浙粉702这个品种,它的茎秆比较粗壮,在多雨环境下能更好地支撑植株。在南方的一个试验地里,种了浙粉702,还有金棚一号、中杂9号这些品种。刚开始的时候都差不多,3天里下了小雨,植株状态没什么差别。等到7天的时候,一场中雨过后,普通品种的叶子有点发黄,浙粉702还比较绿。15天的时候又下了场大雨,中杂9号有部分植株根部有点积水迹象,而浙粉702根部没出现那种严重积水的情况。一个月后对比,浙粉702的产量比金棚一号高了大概15%左右。

说到营养对比试验。这可重要,毕竟咱们种番茄也是为了吃嘛,营养丰富才好。像紫番茄这个冷门品种,虽然产量不是特别高,但是它富含花青素,这可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质。有个云南的朋友说,他在自家院子里种了点紫番茄,平时做沙拉吃,颜色好看不说,感觉还对身体好。

还有黄番茄,它的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我曾在河北的一个小村子里看到有人种黄番茄。那个村子在华北地区,平时比较干旱。但这个网友说,黄番茄在水分比较充足的时候,维生素C的含量能比普通红番茄高出不少呢。

我们再看看不同地区的种植情况。在南方,像福建、广东这些地方,气候湿润,降雨多。我见过福建的一个种植户老陈,他的番茄地就在一个小山坡下,雨水很容易积在那儿。他曾经试了很多品种,才找到适合的。他说北方的种植情况和他这儿差别挺大。北方像山东、河北等地,虽然也有降雨多的时候,但总体来说,种植时考虑抗涝的因素没南方那么多。

在居家种植方面,也有很多人都想种点番茄。有朋友说在家里的阳台种了盆栽番茄,选的是一个叫碧娇的品种。这个品种植株不大,适合在阳台有限的空间里生长。但是到了夏天,南方的雨水要是多了,阳台排水要是不好的话,这碧娇也有点扛不住。

在营养对比这块。我还知道黑番茄这个冷门品种,它除了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之外,还有很多的矿物质。有个江西的朋友,他专门研究不同番茄的营养,他说黑番茄弄成汁喝,口感很浓郁,营养也丰富。他做了个简单的小测试,把黑番茄和高山番茄的营养成分做了对比,发现黑番茄的铁含量比高山番茄要高一些。

不同的种植场景对番茄的抗涝要求也不一样。比如说在咖啡厅那种室内种植的话,光照和湿度都是人工控制的,对排水要求没那么高。但在农村的大菜园子里,那排水就得好好规划。我有次去江西的农村玩,看到一个很大的菜园子,种满了番茄。园子主人说,他要把排水沟挖得深深的,不然一场大雨番茄就毁了。

在营养方面,还有一种叫圣女果的小番茄。这个品种很受欢迎,既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像菜一样炒着吃。它的糖分含量相对较高,口感甜脆。有个海南的朋友告诉我,他在海南种的圣女果,日照时间长,甜度高,营养也不错。他比较过海南种的圣女果和其他地方种的,发现海南种的在维生素含量上因为日照充足有点优势。

咱们再说说不同地域种植时间对番茄的影响。在华北地区,春天播种的话,大概到三个月左右就能收获。但是在南方,像云南、广西这些地方,四季温度比较适宜,播种的时间就比较灵活。不过这也意味着面对雨水的时间更多,所以选抗涝品种在南方就更重要了。

再讲讲网上的一些种植经验分享。有个山东的网友说他想在自家院子里种番茄,因为山东偶尔也有暴雨。他就到处研究,最后选了瑞克斯旺的黄珍珠这个品种。他说这个品种在当地试种了一段时间,在遭遇连续一周的降雨后,果实没出现太多软烂的情况,而且果实的色泽也不错。

还有在广东的一个新手种植户。他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随便在网上买了些番茄苗种在自家屋顶的花园里。那屋顶排水还算可以,但是一下了大雨还是有点害怕。他种了普通的番茄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果实长得不均匀,有些还开始掉果。然后他看了很多种植论坛,换了抗涝一点的品种,情况就好多了。

在营养比较上。有一种叫牛排番茄的,它的果肉厚实,汁水多。有个福建的朋友做营养实验的时候发现,牛排番茄在同等种植条件下,其钾元素的含量比普通的园番茄要高不少。这对维护人体的心血管功能有一定的帮助。

在居家阳台种植的小番茄品种中,除了碧娇,还有一个叫黄珍珠的小番茄。它比较抗病虫害,在潮湿的环境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有一个住在浙江杭州的朋友在自家阳台种了这个品种,他说虽然是南方多雨的环境,但是只要注意一下通风,这个黄珍珠就能长得不错。他把黄珍珠和之前种的普通小番茄对比,发现黄珍珠的果柄更结实,不容易断。

我们再回到地域差异这块。广西是一个气候炎热多雨的地方。有个南宁的朋友种番茄的时候,他说他特别注意土壤的排水性。他会用一些粗沙混合土壤,这样就算下大雨了,水也能很快流走。而且他选的番茄品种也是专门适合南方多雨气候的,叫桂粉1号。这个品种在当地的种植中表现良好,它的藤蔓比较细长,不容易倒伏。

在营养对比中,还有一种叫袖珍番茄的品种。这种番茄体型很小但是味道很浓郁。我曾经和一位在湖南种袖珍番茄的朋友聊过。他说袖珍番茄在富含硒元素的土壤里生长,其抗氧化的营养物质含量会更高。他在湖南的一个富含硒元素的山区里种这个品种,发现和在普通土壤里种的相比,营养有很大的提升。

在户外种植场景里,像在农田边搭建的遮雨棚里种番茄。有个河南的朋友这么做。他说虽然河南总体不算特别多雨,但偶尔下大雨的时候,遮雨棚就能保护番茄。他种的番茄品种是洛粉15,在遮雨棚里生长得很好。他对比过在没有遮雨棚下种植的同类品种,发现有遮雨棚的番茄生长更稳定,坐果率更高。

不同品种的番茄在口感上差别也很大。比如罗城1号这个冷门品种,口感沙甜,有股独特的香味。有个广西桂林的朋友说,他种的罗城1号在正常天气下口感非常好,但是一下雨就担心口感会变。不过好在它的抗涝能力还不错,所以他还能接受。他和邻居种的普通番茄对比,邻居的普通番茄下雨天就变得绵软,没有那种清爽的口感。

再说说南方的山区和平原种植番茄的情况。在山区的梯田里种番茄,排水是顺着梯田的地势走的。有个福建龙岩山区种番茄的老乡,他说他在梯田种番茄,选择品种时要考虑雨水的流速对植株的冲击。他选的抗涝品种在南方的山区种植,产量和品质都比较稳定。而平原地区,像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种植密度比较大,对排水的要求就更高了。这里的种植户们为了防止积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抗涝品种的选择是相辅相成的。

从种植时间来看,在南方的春季,如果播种过早,温度还比较低,番茄苗生长慢。等天气转暖又突然降雨的时候,幼苗就容易被水淹。有个云南的朋友就吃过这个亏,他说他提前播种了一批番茄苗,在一场春雨后,很多苗都烂根了。而如果是合适的播种时间,再加上抗涝品种的加持,像浙粉8号这个在南方春季种植表现都不错的品种,就能健康成长。

在家庭种植的小角落,比如窗台种植番茄。有个贵州的朋友说,他的窗台虽然不大,但也种了番茄。他选的是小巧玲珑的品种,因为窗台排水是个大问题。他做了个简易的排水装置,选抗涝品种也很谨慎。他的番茄和邻居在同样窗台种的品种一对比,他选的抗涝品种在遇到连续几日降雨时,土壤没那么快干涸,植株的状态更好。

再回到营养对比上。有一种叫千禧番茄的,它的籽很多。有个四川的朋友研究发现,千禧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很有特点。它在多雨环境中,对土壤中氮元素的吸收效率比一些别的品种高,这可能和它自身的生长特性有关,不过这也导致它在生长后期如果不注意施肥平衡,可能会徒长。

在户外的大棚种植番茄的场景里,南方的沿海地区,像广东汕头的海边大棚。这里湿度大,降雨也集中在某个季节。大棚里的番茄品种选择抗涝是第一步,还要注意环境的通风。有个汕头的大棚种植户说他种的千禧番茄品种,在调整好通风并且做好排水措施后,即使在多雨季节,也能收获不少果实。他和内地大棚种的普通番茄品种对比,发现自己在海边的番茄因为雨水多,果实更水润,但是维生素C含量要略低于内地一些光照充足的地区种的番茄。

不同品种在果实大小上也有很大差异。比如西烦红这个冷门品种,果实特别大。有个河北的朋友看到后很感兴趣,在自家院子里也种了,但是发现河北的气候和南方多雨地区不同,他种植的时候虽然果实大,但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伤。而南方的种植户在种植西烦红的时候,会特别注意果实采收的时间,在果实稍微成熟就采摘,因为南方多雨的天气下,存放时间长了容易腐烂。

在南方的各个角落,都有种植番茄的身影。从海南的热带风光到湖南的山水田园,从福建的沿海地区到广西的壮族山村。每个地方的种植者都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气候、土壤、种植场景等因素,不断筛选适合的番茄品种,并且通过对比营养等多种因素,选择最优质的番茄品种进行种植。这也让我们看到,种植这件事,是多么的因地制宜。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一个新的地区要开始种植番茄,既要考虑当地的特殊气候,又要兼顾营养需求,同时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种植,你会如何综合考量这些因素来选择和种植番茄品种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