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人说的三高,指的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发病人群越来越多,甚至出现年轻化趋势。
然后各种的心脑血管问题就随之而来,所以我国的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药物常年畅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6b3ec5db2f15befaf01a952f7a569e.jpg)
虽然古人没有高血脂、高血压这种说法,但是古人通过各种症状总结了多种的治疗大法和经典方剂,这些方剂同样适用于现代人的体质。
黄煌老师是经方的著名研究者和传播者,他让经方更容易被广大医师所熟练应用,接下来介绍几个黄煌老师总结的经方体质,看看我们自己属于哪一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8ad09b4f7e43e9c6838f740fb13790.jpg)
大柴胡汤
这是古代治疗宿食的一个经典方剂,能止痛、除胀、通便、降逆、清热的作用,黄煌老师尤其强调适用于上腹部按之满痛。
原方中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斤、枳实四枚、芍药三两、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
现代用量可根据比例进行调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e41dae484602a766bf54c6dcba20519.jpg)
体质一般是比较壮实,上腹部有胀满疼痛,按压有抵抗感,甚至有明显压痛,多有嗳气、恶心、呕吐、便秘、舌苔厚等表现。容易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炎、便秘等疾病。
临床应用中也可以随症加减,烦躁有痞证可合用三黄泻心汤;
脸红、腹部压痛、小腿皮肤干燥有鳞屑、舌质暗有瘀斑,可合用桂枝茯苓丸;
焦虑、腹部胀满明显可合栀子厚朴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7f58b6bdc025c3aa8015b195edb2a8.jpg)
咽喉异物感明显可合半夏厚朴汤;
急躁易怒、口干苦、心悸失眠,可合黄连解毒汤;
胸痛、痰黄稠、便秘重,可合用小陷胸。
从现代药理研究可以总结,该方有利胆、排石、保肝、抗炎、通便、解热、镇痛、止呕、降脂、降压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体质虚弱的人慎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e48cb6963c1dbb1ee8daa19a6bbaddf.jpg)
防风通圣散
俗话说,有病没病,防风通圣,足以说明防风通圣散在中医界的战略地位。
该方有表里双解、清热散风之功效,主要应用于身体困重、头晕胸闷、身痒出红疹、口干苦、小便短赤、大便不爽为特征的表里俱实之症。
原方中有防风、连翘、荆芥、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栀子、大黄、芒硝、黄芩、石膏、桔梗、甘草、滑石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7e1b716d3ac85211d29aa020cd8f3e9.jpg)
由于原方药味众多,不建议自己买药煎汤服用,需要时购买中成药即可。
原方治证较多,对于体质要求,主要是适合体型壮实肥胖的患者,但是面色黄暗,出汗不多,或者不易出汗;
食量较大,容易过敏或者皮肤长痤疮、红疹,大便不畅。
一般青少年容易见于过敏人群,荨麻疹、湿疹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46ca378c0b7115c088e7936b6d4c596.jpg)
中年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便秘等体质较为盛壮的患者。
所以药理研究它有抗过敏、减肥、降脂、降压等作用。
同样体质虚弱的患者要慎用。
桂枝茯苓丸
这是一个经典的活血化瘀方,原文中适用于少腹急结、肌肤甲错等症状。
主要组成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分量相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87b3acd8dfcc7866c7903b2e72304f.jpg)
原文说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
所以该方适应人群,同样是体格比较健壮,多位中老年人,通过面色、舌苔暗红、小腿皮肤有鳞屑、静脉曲张、抽筋等表现可以推断有淤血之象的患者。
药理研究该方具有扩张血管、改善慢性炎症、增强免疫等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50c57f1c34bffae496f483e7cc0c99.jpg)
五苓散
这是水逆病的专用方,很神奇,什么是水逆呢?
一句话,就是水入即吐,很多病案都是抓住这个主要症状,各种方法都不行,五苓散下去一剂见效。
当然,能用散剂最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445c55923cc90009e173f06702ba7c.jpg)
这是经典通阳利水的方剂,适用于口渴、吐涎水、腹泻、汗出、小便不利等症状;
原方中有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也有人用肉桂,这里我是喜欢桂枝、肉桂都用一些,因为有一种说法是古代桂枝与肉桂没有严格区分。
原文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五苓散主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6196da9faacd3e6909b0d2cbe41b4de.jpg)
这种体质一般不是只有胖人,瘦人也有,而且胖人多见于虚胖的患者,容易浮肿,面目虚浮,有口渴的感觉但喝水不多,大便可能不成型,舌质多为淡胖有齿痕。
有低热、恶心纳差的患者可合小柴胡;
腹胀,咽喉异物,可合半夏厚朴汤;
腹痛月经不调合当归芍药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1950646ee00a6459f7692ad8228d3e9.jpg)
精神差,有腹水或水肿明显,可合真武汤;
药理研究该方有利尿、保肝、降脂、降压、抑菌抗炎的作用。
泻心汤
这是经典的止血方剂,能清热泻火、除痞、通便,适用于上焦出血、心烦、心下痞等特征的疾病。
常用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f5339b2f5112a317d0a53657a973ac.jpg)
可以泡服,体质一般比较壮实,有头昏头痛,容易鼻子出血或者眼部出血、吐血,便秘,血液粘稠度较高。
上腹部疼痛不适明显可以合大柴胡;
烦躁神昏,舌红苔黄,可合黄连解毒汤;
颈项强痛,高血压等可以合葛根芩连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1a19402e465a4d909c010b705a602e0.jpg)
药理研究该方能止血、通便、降压、降脂、抗感染等作用。
尤其注意的是该方不用煎煮太长时间,黄煌老师甚至让患者泡服,甚至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血也有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