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了大山,就这么走了么?身后留下的故乡老家呢?

上海云河 2025-04-09 12:50:42

“走出大山”是我们以前经常看到听到的一句宣传语,也可以看作是励志的一种鼓励,好像是从央视到地方台,都是把这个当做一种公益广告来播放的,画面非常地积极向上,非常地正能量。除了几秒钟的视频,还有几十秒的短视频,有名有姓的榜样人物,他们都是“走出大山”的杰出代表,也自然,他们自己本身都已经走出了大山。

大山,就是他们的故乡,他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对于我们这样从来没有到过大山的山外人来说,是无法想象“大山”到底是啥样的,更无法想象大山里的人是如何的生活状态。我是从电视里看到的大山的点滴,已经让我非常震撼,我是想象不到大山原来是这么这么地大,我是想象不到大山里的人是这么这么地贫穷。感谢我们的电视工作者,感谢我们的媒体工作者,让我们透过缝隙看到了大山里真实的一面,尽管,这只是冰山一角,已经让我很是震撼,也让我的心情很是沉重。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渴望走出大山,我却无法想象他们走出大山有多么艰难,这真的是一座大山,矗立在他们眼前,阻挡着他们走出去的脚步,也重重地压在他们的心里。官方也鼓励他们走出大山,说是走出大山就是改变命运,就是出人头地。我是觉得这样的鼓励是有所欠缺的,是不完整的,就像说话只说了半句,下半句话给憋回去了,听了很不是滋味。不是么?能走出大山的不说凤毛麟角,至少也是人中豪杰,走出了大山,就这么走了么?那些没有走,走不了的父老乡亲呢?身后留下的故乡老家呢?设想,如果是我,经过千辛万苦才走出大山,我还会回去么?好像我也不太愿意的,毕竟大山外和大山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再回去,那“走出大山”的意义又何在呢?我是觉得,单单是走出大山是不够的,还是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到父老乡亲和故乡老家,不可能带他们一起全部走出大山,但是至少也不应该忘记了故乡,而是要帮助他们建设家乡,改变家乡。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道德绑架。但现实是,走出大山的人,就这么走了。而我们的媒体,也在赞扬他们这样的一去不回头,这让我很是不解。不是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么?如果走出了大山,还能再回过头,还能看到自己的父老乡亲和故乡老家,这样的“走出大山”难道不是更有意义,也更值得我们推崇么?

0 阅读:0

上海云河

简介:简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