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这不是你一直渴望的长大吗?为什么闷闷不乐?原来成年人的世界这么无聊。
前言二:时至今日伤疤还在,不同的是我却一个人在这夜晚的冷风里被吹的东倒西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孤独从心里滋生,蔓延到骨子里,参杂着腥臭的血液,迎接下水道里老鼠一样的生活。
前言三:那个年代没有996,没有无休止的加班,日子是正常的过,每天晚上吃完饭都陪着父母到处走,可现在他们连周末都要加班,全家一起玩都已经变成了奢侈,我恨资本家压榨我父母。
前几天好不容易找到小学同学,兴冲冲的把小破校的现状发给她们,得到的却是一句“你去帮我看看厕所有什么变化吧”,就这一句话给我整破防了,差点没弹个语音骂她
哎,大家都是没有过去的人吗?这么不愿意回忆过去的旧事,一旦别人提起就冷嘲热讽之?
我反正挺恋旧的,给大伙介绍自己吧
我小学一直到高中都在厦门,大街小巷我实在是太熟悉了,倒着走路都能走回家里,我本以为我会在这里度过我的一生。直到高中毕业的时候和父母赌气,去了遥远的福州(其实也才两小时的车程)
本来以为再也回不去厦门了,没想到父母的假期很短,只待了十几天,又得跟候鸟一样匆匆飞回去,加上哥哥出远门,去深圳投奔叔叔谋取生计
这下好了,我更没有理由留在老家了,只得听了父母的话,乖乖的跟了过来
厦门这地方,一眨眼也有三年没见了,我在福州过得不如意,所以无比怀念从前在厦门的日子
哎,十几岁的时候看多了玄幻爽文,总以为自己是特别的,上了大学才发现,我竟然是个“普通人”
我这个人迷迷糊糊活了二十多年了,都要成家立业的年纪了还整天跟小孩一样傻乐,可我也是时候摆脱自己的稚气了吧。正好借着这篇回忆录把心事说出来,也算是我和过去少年的告别吧
我应该长大了,懂事一点,变得成熟可靠。而成熟的标志不就是接纳并正视自己的过去吗?
这地方小学校车天天经过,太熟悉了,这画面都刻在我脑海深处了。往上走是每周末都和父母一起去的三航公园,往下是每周日去我爸工厂,回来都给我买的武大郎烧饼。
我本来特别厌恶我爸小市民的劣根性,老拿“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一套教育方式框着我。但想起来给我买饼的往事,还是会念着他的好。他到现在还是相信彩票,每个月都花几百块交“智商税”,虽然挣不了大钱,但给我的教育不比别的孩子差
画面右边的这个油漆店和旁边饭店的台阶隔开了一道“深渊”,小时候我每次跳都怕踩空,现在我轻轻一跃就是2米远,可已经没有当时那种快乐的心境了。越长大烦心事越多,越难满足自己。
这不是我一直渴望的长大吗?为什么闷闷不乐?原来成年人的世界这么无聊。
这种曲折的小巷子是我的“童年阴影”,生怕被角落里的人拐走,每次看见都是紧张的抓紧了大人的衣角。长大了再回来发现只是住了一些老人,天天用闽南话骂人,可就算是脏话,都让故地重游的我感到亲切
那个年代没有996,没有无休止的加班,日子是正常的过,每天晚上吃完饭都陪着父母到处走,可现在他们连周末都要加班,全家一起玩都已经变成了奢侈,我恨资本家压榨我父母。
离家最近的公园,两排行道树矗立,过了这么多年了只有树还是老样子,一如往昔。左边篮球场换了一批又一批高中生,我还记得就在后面的单杠上,我哥被几个高年级的用脚踹,正因如此,长大后看到校园霸凌就让我暴怒,只恨自己当时的软弱无能,没能保护我哥。
我终于明白王小波说的“世界上所有的抱怨,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说的就是我这种弱者
这么多年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怨气,今天终于烟消云散了,十几年了,也都过去了。
人生很短,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恨一个人。
右边是图书馆,在里面看过鸟山明的《七龙珠》《阿拉蕾》,还有《剑逆苍穹》,里面有h情节,都是躲到角落里偷偷看,还给我看的面红耳赤的。
前面的篮球场上,有很多爆粗口的小学生打街球,水平有限但是声势浩大,进个球巴不得让全世界知道。有些清纯高马尾穿着学生制服裙的妹子很好看,可惜她们在玩抓娃娃机,实在是太幼稚了,瞬间让我失去了攀谈搭讪的想法。
有些老人会坐在图书馆前面的台阶上晒太阳,本来我嗤之以鼻。直到我也坐在那里,才发现简直是洞天福地,连云流的速度都慢了许多,可以尽情享受慢节奏生活的惬意,只可惜地上有民工叔叔吐的七八口浓痰,不要问我为什么能数出来,因为吐的很有规律,很有分布的层次感、设计感。
只可惜,她们累了马上就能回到家里休息,我却是坐了几小时的车来的,到了晚上还得累死累活的骑回去。
哎,与其说,快乐是她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倒不如说人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她们吵闹。
家母也曾是这下班回家大军里的一员,父母95年就在厦门,25年过去了,她们也还是这样庸庸碌碌,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了,一晃眼我爸也快五十岁了,岁月不饶人,我也不再是那个,看一集下午五点的《铠甲勇士》,然后去接妈妈的小学生了。在草地上磕到膝盖留下个伤疤,然后被父母兄轮番劝慰,时至今日伤疤还在,不同的是我却一个人在这夜晚的冷风里被吹的东倒西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孤独从心里滋生,蔓延到骨子里,参杂着腥臭的血液,迎接下水道里老鼠一样的生活。
其实怀念的感觉仅限于第一次故地重游,到后面再回头去看,只是茫然,我为什么要来这里?不都是一样的高楼大厦,厦门的大街小巷不都一个尿性?我有时间不去睡觉,发什么病?坐这么久的车回忆过去?
说到底我只是来过厦门的一个农民工子女,这所谓的堂皇富丽的国际大都市,经济特区厦门,跟我有什么关系?
哎,一晃二十岁了,才发现我没有任何一个去处,哪里都不留我的位置。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感叹在扬州的日子浑浑噩噩,我在厦门这十二年又何尝不是?
就到这里吧,这次回忆其实并不愉快,也谈不上圆满。可天地本不全,这回忆之旅不够完美,倒也应了“不全之理”
我是阿山,祝你幸福。
我一个山东人,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厦门,十五年了,也是没有一点归属感,每年最期待的就是买好票回家过年的那几天,最不期待的也是那几天,因为只要踏上了回家的车就等于拨动了回来的倒计时时钟,这里始终找不到归属感
姑姑远嫁到厦门!16岁我出来打工。一直在厦门,现在35了!人生最美好的时段奉献给了它!然而这里却没有我的一砖一瓦!生意不会做,只能死打工,毕竟没有那个生意头脑。我爸爸30年前就来了,也是一事无成,都说穷不过3代,我的下一代可能会改变吧!
作者应该是在找那种归属感,但是在这个居住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的城市里,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生在这个时代巨变的纪元中,幸也不幸
我和楼主一样,我来自泉州,14年来厦,选错了城市,若当初一毕业就奔赴长沙,至少目前能在长沙安家。可惜,一切谐己晚矣。
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思念的是家乡,其实寻找的是自己的童年,单纯没有忧虑的时光。要是从出生到成家一直生活在一片土地上,那才是挺悲哀的
我们都只是外来务工人员!即使能在厦门这边上学念完学业也只是外来子弟学校出来的
从图片可以看出作者也是混殿前片区的[点赞]
这个好像真的殿前那里,应该不会错了,至少图片那里就是殿前那里
父母在,家是父母;父母不在,家是妻儿。
殿前
殿前,哪里也有我的回忆。第一次创业的地方。
殿前,小时候住的地方。记得那附近有三所小学一所初中[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