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贪污白银10亿两,临终前给儿子下2两道密令,保全后人200多年

如烟历史 2024-12-18 13:27:49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危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一些人通过科举考试或者军功而出人头地,成为了朝廷的重臣,有的人为国家效力,有的人为民谋福,但也有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污,为自己谋取私利,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和珅。

和珅是乾隆时期的第一大贪官,他贪污的金额之巨,令人咋舌。据说,他的家产抵得上当时清政府十多年的财政收入,足以造就一个小国。他的贪污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引起了民间的不满和反抗,为清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然而,和珅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他也有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在他感觉到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的时候,他给自己的儿子下了两道密令,这两道密令,竟然保全了他的后人200多年,让他们在动荡的历史中,得以安然无恙。

和珅的贪污之路

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但他的父母早逝,他和弟弟和琳过着贫困的生活。他很聪明,学习刻苦,精通汉、满、蒙、藏四种语言,但他却没有考中科举,而是通过另一条途径,进入了官场。

和珅成为了乾隆皇帝身边的侍卫,凭借着他的才干和奉承,很快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一路高升,直到成为了朝中的第一号大臣。他掌管了国防、财政、外交等多个部门,成为了乾隆的左膀右臂,无人敢于触犯。

和珅有了权,自然也有了钱。他开始了他的贪污之路,他利用自己的职权,收受贿赂,敛财无度,他还制定了一套制度,将那些贪官的钱财,全部充入乾隆的个人小金库,而不是国库,这样既能笼络皇帝,又能保护自己。

他还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各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贪污网络,无论是税收、工程、征发、采购,都能从中渔利。

和珅贪污的金额,是难以估计的。根据《清史稿》和《清朝野史大观》等史料,他的家产至少有10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多年的财政收入,或者说是当时全球白银总量的一半。他的财富,足以让他成为一个小国的国王,甚至可以与欧洲的大国相抗衡。

和珅的贪污,不仅使得国家财政困难,也使得民间苦不堪言。他的贪污行为,引发了多次民变和农民起义,如白莲教起义等,这些都是清朝的一场场惨痛的教训。

和珅的赐死之因

和珅的贪污,虽然惊天动地,但他却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庇护。乾隆皇帝对和珅的贪污,是有所察觉的,但他却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觉得和珅是一个能办事的人,而且和珅也经常给他送钱送礼,让他感到满意。

乾隆皇帝甚至将和珅视为自己的金库,觉得和珅的钱财,其实就是自己的钱财,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放而已。

和珅也很清楚,自己的命运,完全取决于乾隆皇帝的心情。只要乾隆皇帝在位,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一旦乾隆皇帝驾崩,他就会面临危机。

因为他知道,乾隆皇帝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对他一直不满,甚至有过几次冲突。他担心,嘉庆皇帝一旦登基,就会对他下手。

和珅的担心,最终成为了现实。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退位,让位给嘉庆皇帝,但仍然保留了太上皇的权力。嘉庆皇帝对和珅的贪污,一直耿耿于怀,但他却没有办法,因为乾隆皇帝还在幕后掌控着朝政。嘉庆皇帝只能忍耐,等待时机。

嘉庆四年,乾隆皇帝终于驾崩,嘉庆皇帝终于有了自己的天下。他立即下令,将和珅召入宫中,对他进行审讯。

和珅的赐死之果

嘉庆皇帝对和珅的审讯,持续了几个月,期间,他使用了各种刑法,试图从和珅口中,得到他的贪污细节和藏匿财物的地点。但是,和珅却一直坚持不说,他只是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请求皇帝宽恕。

他甚至还写了一封遗书,向乾隆皇帝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歉意,说自己是为了报答皇帝的恩情,才贪污了那么多钱财,而且他也没有私吞,而是都放在了皇帝的小金库里。

嘉庆皇帝对和珅的态度,感到十分气愤,他觉得和珅是在欺骗他,也是在侮辱他的父亲。他下令,将和珅赐死,而且不许他自尽,要用白绫勒死他,这是一种极为残忍的死刑,只有对那些罪大恶极的人才会使用。

他还下令,将和珅的家产全部没收,将和珅的亲属全部处死,将和珅的亲信全部逮捕,将和珅的墓地全部毁掉,将和珅的名字全部抹去,他要让和珅在人间和地下,都没有一点痕迹。

嘉庆皇帝的处置,引起了朝野的震动,也引起了民间的欢呼。和珅的死,被视为是清朝的一次大清洗,是对和珅的一次正义的惩罚,是对乾隆时期的一次彻底的否定。嘉庆皇帝也因此,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赢得了人心,为清朝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嘉庆皇帝并没有完全达到他的目的。他虽然杀了和珅,没收了和珅的家产,但他却没有找到和珅的全部财物。

据说,和珅的财物,有一部分是藏在他的府邸里,有一部分是藏在他的亲友家里,有一部分是藏在他的墓地里,有一部分是藏在他的私人金库里,有一部分是藏在他的秘密地点里。嘉庆皇帝只找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绝大部分,却一直没有下落。

有人说,和珅的财物,是被他的后人继承了,有人说,和珅的财物,是被他的同党分走了,有人说,和珅的财物,是被他的敌人抢走了,也有人说,和珅的财物,是被他的密令保护了。

和珅的密令之谜

和珅在临终前,给自己的儿子下了两道密令,这两道密令,是他的智慧和谋略的体现,也是他的贪污和密令的最大谜团。

这两道密令,分别是:“不许留家谱!不许建任何祠堂!无论如何不能留下纪念先人的场所!”

和珅的后人之运

和珅的后人,因为他的密令,而分成了两支,一支是留在北京的,一支是迁移到南方的。这两支家族,都有着不同的命运,但都有着相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很低调,都很谨慎,都很隐秘,都很富有。

留在北京的那支家族,虽然被嘉庆皇帝处死了大部分,但还有一些幸存者,他们在北京,过着平静的生活,他们不再涉足政治,也不再经商,他们只是做一些小本生意,或者从事一些文化艺术,他们不再显摆自己的财富,也不再招惹是非,他们只是保持自己的生活水平,或者做一些慈善公益,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

迁移到南方的那支家族,虽然改了姓改了名,但还有一些特征,可以让人识别出他们的身份。他们都有着一双浓眉,一双大眼,一张方脸,这是和珅的遗传特征,也是他们的标志。

他们在南方,过着富足的生活,他们从事各种行业,有的做生意,有的做官,有的做学问,有的做艺术,他们都很有才华,也很有成就,他们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培养了许多的人才,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自己的荣耀,为了传承自己的血脉。

和珅的后人,经历了清朝的衰落,民国的动乱,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的发展,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存在,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财富,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智慧。他们是和珅的后裔,也是和珅的见证,他们是和珅的贪污的结果,也是和珅的密令的效果,他们是和珅的兴衰的反映,也是和珅的智慧的延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