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行领导内行这一直是我们文化生活中的争议热门话题。
我见过一个最好的比喻,内行是一位会开汽车的司机,外行是一位坐在副驾驶上的领航员。一番细品之下,顿觉其中大有奥妙。
作为内行,有些人刚拿到驾照,有些人拿到了A1、B1的驾照,有些人甚至是拥有多年驾龄的赛车手。在内行之中大家的水平和专业之间也是有所差别的,甚至有一部分同时开车和修车的技能属于内行中的全才。
领航员的外行前往新的道路时,司机不知道具体路线,是需要对路线熟悉的人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对司机进行指路,保证大家能够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
李微与领航员姜伟涛
但是,我们经常碰到坐在副驾驶的人会对我们说,你开得太快了,你开得太慢了,拐弯的时候要注意,你挂挡的方式不对等等,这些很让我们头疼。我们需要指点,但是不需要指指点点。
上述情况是内行领导内行时的一种表现,那么内行领导内行不行吗?
很多事情告诉我们,内行领导与内行下属之间的争斗最为激烈,可谓是一山不容二虎之势。我国封建时期的各个朝代中的党争就是属于内行之间的争夺战,中间惨烈的战斗之后也会迎来新阶段,过程和结果中的得失大家就见仁见智了。内行之间的斗争结果必然会出现一家之言,在各个时期这个结果也是有好有坏,不能简单批判这种争斗是错还是对。
外行领导内行是什么结果呢?
这其中好和坏的例子都是举不胜举,刘邦是军事上的外行,项羽是军事上的内行,结果是刘邦最终取得了胜利;高俅是治国的外行,在他的干预下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各地发生暴乱,影响朝政的稳定。
但是,现在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我们知道了更多了当今社会中发生外行领导内行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马云和俞敏洪跨界做公司;乒乓球之前的换帅案例。
外行与内行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我们看一下专业人士的做法。
在比赛期间,领航员为车手安排生活琐事,对比赛路线进行精确的记录,并且要用最简洁和有效的言语传达给车手。车手也要对路线有个基本的认识,更方便地明白领航员的指令。如果外行的领导和内行之间能够如此相处,那么很多问题就已经不是问题了。
现在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外行领导内行成为了一种趋势,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与执行。前面我们谈到了马云,而电动汽车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是经济学毕业,这也不影响他造出了传奇汽车。
埃隆·马斯克
那么现实生活中遇到外行领导内行,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作为下属,面对外行的领导我们有三个办法:
要做好本职工作,向领导汇报工作时要用最为简洁的语句让领导明白你的意思。
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要认为领导对于业务不熟悉,从而敷衍领导安排下来的事情。
认真思考领导所指引的方向,辅助领导完成任务。
作为领导,如何管理下属去达成目标呢?我们有三个办法:
培养自己的大局观,能为团队带来新的视角和思维。
使团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得到改善与减少,并且尊重下属。
把之前自己从事领域中的专业能力与现在领域相结合,作为自己的一技之长。
编者能力有限,文中会出现一些不足的地方,希望读者朋友能够指点出来,在此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