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新论】“金溪之眼”的背后,是个体权益与公共利益的必然协同

天眼新闻 2025-02-11 00:41:52

近日,江西金溪G206绕城公路上的“路中房”,被网友戏称为“金溪之眼”——房主因不满补偿,坚持不搬,最终让该房兀立路中如今进退维谷。

个体权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事实上,当地政府拆迁政策是透明且有章可循的,多数拆迁户已通过协议搬迁开启新生活。反观这种“赌徒心理”不仅让个体承受巨大损失,也让公共工程陷入被动。

“钉子户”现象的产生,既有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也与社会上一些以讹传讹的“拆迁神话”有关。于个体而言,需破除“越坚持越获利”的执念,认清政策标线的确定性;于政府而言,则要建立全周期沟通机制,用透明化操作消解信息不对称,建立预期管理。当拆迁户能通过案例库了解同类补偿标准,当工作人员能用成本核算展现政策刚性,投机空间自然消弭。

“金溪之眼”的背后,昭示了个体权益与公共利益的必然协同。在法治框架下,既坚守政策底线,杜绝“会哭孩子有奶吃”的恶性示范,又以人性化沟通破除认知壁垒,方能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毕竟,民生工程的车轮既不能因个案停滞,也不该留下被时代碾碎的个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景雄

一审 方勇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