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别人,别人就是自己戴戴;
给王熙凤,王熙凤是要转送其他人的。
张爱玲在小说《创世纪》里写过:“新年里到人家家里来,虽然小姐们用不着丢钱,近来上海的风气也改了,小姐家也有给赏钱的了”。这是民国时期,有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启蒙,所以“小姐家也有给赏钱的了”。可见在此之前,封建社会里,未婚小姐们是“用不着丢钱”、不需要给赏的。
当然不是说姑娘小姐禁止打赏下人,而是在人情世故、应酬来往中,未婚小姐参与得少,打赏的机会就少。比如说甄家派人来请安,贾母就安排:“这甄家又不与别家相同,上等赏封赏男人,又怕展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预备下尺头”。又比如贾芸派人送花给宝玉,“这银子赏那抬花的小子们,这钱你们打酒吃罢”。
给甄家的赏赐,是贾母安排,但当然不是贾母亲自动手,而是吩咐李纨探春;给送花的婆子小子赏钱,是袭人做主。这时李纨探春是代理管家事务,如果王熙凤不病,当然是她的义务。而袭人已经享受姨太太待遇,算是怡红院的代理主妇了。
送宫花的时候,王熙凤没病,就是荣国府的当家少奶奶。所以送到她手里的东西,一定免不了会有一部分转送别人,这是她的职责与义务。如果不信的话,可以看看邢夫人说嫁鸳鸯那次:“方才临来,舅母那边送了两笼子鹌鹑,我吩咐他们炸了,原要赶太太晚饭送过来的”,王子腾夫人送的鹌鹑,王熙凤要分一部分给邢夫人。如果还不信,可以再看看螃蟹宴一回:“这个盒子里是方才舅大方那里送来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给奶奶姑娘们吃的”。
看了这些,也就可以想象,薛姨妈给的宫花,“宫里头做的新鲜样儿,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枝”,并不算特别珍贵,但是新鲜可喜,送给三春黛玉这些未嫁少女,就是自己戴;送给王熙凤这样的管家少奶奶,就很可能需要转送别人了。
果然,王熙凤一接到宫花,就分了一半转送秦可卿了。
薛姨妈大家主妇做久了,基本的礼仪习惯是了解的。她未必知道凤姐会送给秦氏,却可以料到必有用处,所以就多给王熙凤一倍了。
就像薛蟠南下带加来的礼物,宝钗给黛玉的“与别人不同,且又加厚一倍”,是钗黛友谊的表现,也是体谅黛玉离乡物贵、需要这些东西来慰藉乡思。
四枝宫花,和“加厚一倍”的礼物,都是按需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