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系列是PLUS澎润在8月新推出的一个系列,旨在帮助各位业主直接对话到酒店行业内各个领域的专家,请他们从最权威、最落地和最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当下酒店和酒店业主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期主题源于PLUS顾问团队最近遇到的很多项目,这些业主开建酒店时信心满满,急于上马开工;但造到一半,工作被迫停滞了,因为他们发现,当项目拥有了高大上的定位、光鲜的外表(外立面)和精彩的内在(内装)后,酒店的重要功能却缺失了——不足的机电配套区域和后勤区域、不足的服务梯、过小的厨房、冲突的运营动线,甚至在客房及餐饮这样基础的运营区域,客人所感受到的舒适度也不怎么好…….
这些就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每天协助业主去面对的问题,但可悲的是,有些地方能改,有些地方却因建筑结构的定型等已“无力回天”。由此,我们不禁感慨,有时候我们在纷繁的设计理念中,忽视了酒店设计和开发的初衷以及支持运营的基本原则,大家对于品牌和设计效果的关注远远大于对于酒店内核部分的重视。本期,就让我们由此展开对话PLUS特邀的资深工程技术顾问李翔先生。
考虑酒店建设的坪效比
现在开发建设一座新酒店,业主们也会很与时俱进地问,怎么从一开始就将酒店的坪效和酒店的设计标准相结合,从您的角度怎么看待坪效问题呢?
李翔工程及技术支持顾问
其实这个也是我在面对各个业主时常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业主越来越在意坪效,而顾客越来越在意酒店的设计是否新颖,所以怎么平衡两者或将两者相结合已经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一种趋势。反观现实,酒店行业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竞争也愈加激烈,可是酒店的投资回报率持续降低,远不如从前。所以有些业主会对我说,听到一些独特的设计,怕了!因为据行业数据显示,五星级酒店的投资回收期一般高达20-30年,大家不知道这些投资是否值得。
李翔 工程及技术支持顾问
图中是我们现在经常建议业主的一种提高坪效的方法。但是这时候,很多业主就不满意了,因为大家总会觉得客房就要大,这样才会显得豪华,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来看,我们讲究聚气,大客房未必是真正的豪华。偌大的紫禁城,可供皇帝睡觉的地方也就10个平方米,这就是最好的例子。那再举个实际点的例子,五星级的北京东方君悦酒店,实际客房面积也仅仅28平方米,也能卖到两千多的房价。
所以,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应该追求的是在较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相对空旷的视觉感受。酒店设计还需要回归理性,当你理性思考了,坪效自然就上去了。
重新定义酒店客人的舒适度
总是会有业主和我们讨论说,明明已经在设计和装修上下了血本,为什么顾客的反馈并不如预期,究竟怎样才能提高酒店的舒适度,从而提升酒店的品质呢?
李翔工程及技术支持顾问
其实我认为大家有个误区,总是认为聘请了大牌设计师对酒店对客区域进行豪华装修,对设计风格和装饰效果颇费苦心就可以赢得顾客的满意度,提升舒适度,可是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对于“普罗大众“的消费者来说,“视觉上的享受并不代表身体上的愉悦”。而要想重新认识酒店客人的舒适度和体验感,我建议针对客人在酒店各项设施的实际使用感受方面去进行研究,比如围绕如何让客人休息得更好等方面来展开客房的设计。
重新认识酒店的后勤区和运营动线
我们发现很多酒店设计,完全忽视了后勤区和酒店动线的需求,其实这些对于酒店未来的运营都是至关重要的,那究竟要怎样在设计阶段就规划好后勤区域呢?
李翔工程及技术支持顾问
其实据我所知,目前很多酒店的后勤区域规划设计还仅仅是业主交给土建设计院代劳,很多后勤区域仅仅在面积方面能满足酒管公司的要求(一般要求约1500平左右),但在动线方面完全是错误的。所以一定要在前期审核,并把动线规划好。那我就简单列举以下几条基本要考虑的动线。
加强关注酒店机电系统
那关于酒店机电系统和设备呢?这对很多新手酒店业主们来说,感觉是个很迷茫且头疼的问题。
李翔工程及技术支持顾问
酒店机电系统从大而全的极限需求设计到够用就好。需要考虑缩减机房面积及设备参数,避免“大马拉小车”式的粗犷设计理论和概念,而要做到“小马拉小车”。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节能。以往的酒店机电设计一般是为了考虑酒店极限条件下的接待能力,且酒店日常维护保养的便捷性需要更多地考虑峰值负荷和备用,因此酒店的机电系统设计大都大而全,但这些并不节能。目前我们可以从酒店节约多少能源的角度,直接分析酒店到底用多少能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例如通过改善大锅炉、大循环的供冷供热模式,模块化制冷及制热会更加节能。在生活热水的供应方面也响应国家号召少用或者不用锅炉,多采用其他形式供热机组,节省能源消耗。
以设计优化提升人工效率
众所周知,人工成本是酒店运营的最大支出项,不知道在酒店的设计阶段或者技术应用方面,是否就有一些诀窍可以提高未来酒店运营的人工效率呢?
李翔工程及技术支持顾问
其实在这方面需要酒店的不同部门进行不同的分析,目标主要是合理利用设备和设施的组合。我可以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将酒店的大堂吧和全日制餐厅厨房合并,就可以有效减少员工并提高出品率了。当然除此之外,我另外再举些小诀窍与大家分享。
李翔工程及技术支持顾问
卫生间
客房的卫生间的设计,浴缸和洗手盆马桶的卫浴设施摆放是需要设计师巧妙考虑的,要尽量避免出现人手不宜够到的凹槽,这些地方容易结成污迹,很难清理,会增加员工的工作量和时间成本。
宾客服务中心
酒店一般会有宾客服务中心(电话总机)、客房服务中心、宴会会议销售预订和客房销售预订部、厨房送餐预定部等几个客人接待岗位,上述岗位隶属不同部门,看似区别明显,但从工作内容角度看,都有很强相似性,酒店可考虑将其合并,形成统一的电话服务机构,节省酒店员工配置。
酒店IDS信息发布系统
酒店IT一般在酒店按常规时间上下班,无法应对突发时间段的临时任务,所以在设计上需要考虑在前厅部增加设置一台客户端,让24小时上班的前厅部员工协助将客人信息进行发布
对话小结:
酒店的技术和工程部分,就像是酒店的幕后英雄,虽然不为客人所见,但是时时刻刻关系着客人的舒适度,关系着运营的流畅程度,甚至还关系着酒店的投资回报和可以坚持到改造的年限。虽然这些技术性设计原则看似晦涩枯燥,但在开发和设计阶段若不重视就会造成永久性的设计和运营缺陷,关乎酒店的长治久安,轻视不得。
真心希望今天的对话分享,让大家重新认识了酒店的“内核”。最后让我们再次感谢本次的约稿专家李翔顾问,为我们的倾情讲解。
当然PLUS也欢迎行业内的各位大佬约稿访谈,来分享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