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927年11月13日.黄麻打响了鄂豫皖武装起义第一枪

进取这文刀缘 2024-11-15 07:12:33

《黄麻起义:鄂豫皖武装反抗的壮丽开篇》

在历史的长河中,1927 年 11 月 13 日这一天,注定被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上。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刻,在中国湖北省的黄安(今红安)和麻城,3 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怀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在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下,毅然向黄安县城发起了进攻。他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他们的脚步坚定不移,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

这一枪,是反抗压迫的怒吼,是追求自由的呼声,是点燃革命烈火的星星之火。黄麻起义的烽火中,诞生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潘忠汝任总指挥,他英勇无畏,指挥若定;戴克敏任党代表,他信念坚定,引领方向。他们带领着广大农民和革命志士,为了理想和信念,舍生忘死,奋勇向前。

在这场伟大的起义中,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而在他们当中,走出了众多杰出的革命将领,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国家的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

黄麻起义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在湖北省领导的第一次工农武装起义,它与六霍起义、商城起义一道,被誉为是鄂豫皖红军的先声,曾对红四方面军的创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时黄麻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如下:

中共黄麻特别区委:书记符向一,常委吴光浩、刘镇一。

中共黄安县委书记:王志仁;

中共麻城县委书记:曹学楷;

中共黄麻起义总指挥部:总指挥潘忠汝。

黄麻起义后,潘忠汝率部向木兰山转移,在突围途中,他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1岁。

黄麻起义的队伍里走出来的董必武、李先念,他们后来相继成为了国家主席,以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殚精竭虑。

上将韩先楚、陈锡联、秦基伟、刘华清、谢富治等,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英勇杀敌,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保卫立下赫赫战功。他们的军事智慧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成为了中国军人的楷模。

中将詹才芳、聂凤智、王近山等,同样在革命的征程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为革命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黄麻起义,是鄂豫皖地区革命斗争的重要里程碑,它为后来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干部和军事人才。它所孕育的革命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革命者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不懈奋斗。

让我们铭记这一历史时刻,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和弘扬黄麻起义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黄麻起义是继秋收起义之后,我党在长江以北首次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农民武装起义,它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的序幕,为后来红四方面军的组建起了先导作用。黄麻起义后,红11军在木兰山正式成立,湖北遂进入了土地革命的高潮阶段。黄麻起义部队后来演变成了出了三支红军部队。

第一支是1931年11月7日在黄安七里坪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第二支是1932年11月30日在黄安檀树岗重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这支部队是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后,由留下的部队重新组建。

第三支是第25军转移后,坚持敌后游击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组建的红28军。

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

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

2、红25军抵达陕北后,和陕北红军刘志丹领导的部队合并改编为红15军团。抗战爆发后,红15军团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

3、红28军,1938年2月在七里坪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由黄麻起义红28军改编的新四军第四支队,是当时,新四军人数最多,战斗力强的主力部队。

由此可见,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中115师、129师,新四军四支队都是黄麻起义部队的种子。

黄麻起义共走出了126位开国将军‌。‌

具体包括:

‌国家正副主席‌:2位,董必武、李先念。

‌开国大将‌:2位,徐海东、王树声。

‌开国上将‌:12位,许世友、王宏坤、陈再道、郭天民、周纯全、王建安、韩先楚、陈锡联、刘华清、秦基伟、王诚汉、谢富治。

开国中将‌:23位,包括刘飞、詹才芳、张仁初、徐深吉、李天焕、徐斌洲、张天云、胡奇才、王近山、吴先恩、聂凤智、刘昌毅、王必成、李成芳、张才千、周希汉、鲍先志、郑维山、张池明、周志坚、杜义德、陈庆先、韩伟。

‌开国少将‌:89位,包括程儒珍、韩卫民、袁克服、金世柏、罗厚福、李世炎、耿锡祥、黎锡福、邹国厚、徐绍华、贺键、熊应堂、程悦长、殷国洪、卢燕秋、张天恕、郑国仲、况玉纯、秦光远、陈美藻、李定灼、江波、刘福胜、赵鹤亭、马忠全、闵学胜、戴克林、戴克明、程启文、罗应怀、甘思和、胡正平、汪运祖、何德庆、张志勇、涂锡道、张竭诚、詹少联、谢正荣、周世忠、江腾蛟、高厚良、肖永银、肖永正、肖志贤、吴世安、吴振挺、张潮夫、伍瑞卿、何辉燕、黄立清、吴杰等。

南昌起义走出28名开国将帅:

其中7名元帅、4名大将、5名上将、7名中将、5名少将。

秋收起义走出22名开国将帅:

其中1名元帅、7名上将、8名中将、6名少将,

广州起义走出9名开国将帅:

其中3名元帅、1名上将、3名中将、3名少将。

通过上述比较,黄麻起义走出的开国将军要比

“三大起义”

走出的将军多。遗憾的是黄麻起义未走出元帅。

我们一起去分析黄麻起义未走出元帅主要有两个原因。

1、黄麻起义主要由当地农民组成,没有正规部队参加,主要领导人不是职业军人。“三大起义”中都有正规部队参加,主要领导人有职业军人。

2、黄麻起义的主要领导人符向一、刘镇一、吴光浩、王志仁,早在1928年前,先后牺牲。如果他们不过早牺牲,一定会对中国革命做出更大贡献,共和国元帅里可能会有他们名字也说不定呢是不是?

黄麻起义对中国革命和军队的建设功不可没。

0 阅读:0

进取这文刀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