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式的“人造苦”要不得!

世纪金榜集团 2024-08-19 15:29:40

最近,沈腾马丽的新电影《抓娃娃》上映了。影片中,沈腾马丽饰演的明明是超级土豪,开豪车、戴名表,家住大别墅,屋里还有游泳池,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马继业考上顶尖的大学,人为地制造了一个特别穷苦的家庭:家徒四壁,每日粗茶淡饭、省吃俭用,一家人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靠捡废瓶子来补贴家用……

随着《抓娃娃》热映,不少人质疑“吃苦教育”违背教育规律,是“应当落幕的教育模式”。不过在当下,“吃苦教育”仍是一种现实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愈加丰富、生活日益优渥,加上对“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句“教育口号”的误解,家长、学校与社会联手为孩子们建造起安逸的“温室”,能“车接车送”绝不“走路挤公交”,能“家长代劳跑腿”绝不“辛苦孩子”,能“赞同鼓励”绝不“批评惩罚”……久而久之,一些孩子在溺爱中失去了独立性、责任感、奋斗精神,缺乏毅力、动手能力、抗压能力。

苦难本身并不孕育成功,它不值得追求,我们强调意志磨砺,是因为有时不得不面对苦难。真正的“吃苦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通过鼓励孩子参与家务、社会实践等方式,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养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顽强进取的品质。家长们千万不要过分强调和制造苦难,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世纪金榜张泉

世纪金榜集团董事长、丛书主编

资深教育专家

致力于发扬和传承国学文化

出生于教师世家

三尺讲台耕耘12年

带过9届高三毕业班

被评为“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中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教育行业星光领袖”“中国杰出贡献教育人物”“齐鲁文化之星”“齐鲁文化英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