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德福为数不多的,对老丁的评价中,总结出来一句话:老丁这个人,半肚子墨水,一肚子的花花肠子。
在很多细节里都可以看出,老丁是一个文化人。
他和江德福住在一个宿舍,每次他出场,都是一身干净的白衬衫,在书桌面前写毛笔字或者看书,一副书生模样。
江德福和安杰相亲的时候,他随手从身边拿出一支笔塞给江德福。江德福是在婚后安杰的要求下,才开始洗脚的,可老丁没有任何人要求,每晚都会洗脚。
和江德福这个文化大老粗不同,老丁是接受过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
和最近热播剧《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很是相似,老丁虽然出身农村,但一直热衷于学习,王秀娥死后,想要娶一个文化人。
可老丁的人生,也是充满了戏剧性。
和江德福比起来,他确实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同样的出身,同样的从军经历,同样有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婆,老丁的文化程度要比江德福高,但他的人生之路,并没有江德福顺遂。
毕业后,江德福选择建设海岛,老丁欢天喜地的代替江德福留校,却没想到后来的变故,反倒让江德福占了便宜。
时局纷乱,局势动荡,老丁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灰头土脸的到海岛去投靠江德福。多年好友兼同事,最后老丁成了江德福的下属。
老丁的职场生涯,可谓是时运不济。
而在感情当中,老丁也是极其羡慕江德福的。
江德福一个文化大老粗,可以娶到安杰这样的知识分子做老婆,这是农村男人最大的荣耀。
所以,江德福以娶了安杰为骄傲,老丁对此也大有愤愤不平之势。尤其是在和他做了邻居以后,王秀娥和安杰的差距,立马就看出来高低了。
王秀娥和安杰对于男人来说,一种是精神上的享受,一种是物质上的满足。
老丁和江德福参加演练回到家之后,王秀娥跟老丁说的是饿不饿,渴不渴,并且给老丁留好了饭菜,江德福也在老丁家饱餐一顿。
而安杰则问江德福,演习考试考的怎么样?
同样都是老婆,两个人关心的却不一样,这就是两个人的差距。
对于老丁来说,他前半生一直享受着物质的满足,在王秀娥去世之后,他很执着于精神上的享受,一定要娶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老丁当时的适婚对象有两个,一个是牙医,一个是葛老师。
不论这两个人人品如何,出身怎么样,老丁看上的就是她们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可老丁对外宣称想要找有文化女人的原因,却是可以跟他说说心里话,聊天能跟他聊到点子上。
实际上呢,他根本不了解牙医。牙医跟他谈不拢的时候,甚至上手打他,泼妇的架势比江德华可厉害得多。
脸上被抓了手指印,老丁实在没脸见人,只能在江德福的安排下出差几天,他和牙医的婚事也告一段落,没有再提。
和葛老师的婚事,老丁自己打了退堂鼓。
他上有八十岁的母亲,下有好几个孩子等着他养活,所以他不敢赌上自己的全部身家。
江德福和老丁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江德福当时无牵无挂,所以只要安杰愿意跟着他回老家去种地,他就敢豁出去。
可老丁不一样,这也能理解。
让人无法苟同的是,老丁想要娶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女人,却什么也不愿意付出。
口口声声说的有文化的女人,也不过是面子工程,只要对方有文化,人品可以不管不顾,能不能和自己聊的来,其实也不重要。
老丁真正想要的,并不是能和自己聊得来的女人,而是文化程度高的女人。因为这样,就可以极大的满足他空缺的虚荣心。
最终,老丁还是和江德华结了婚。
好马不吃回头草,江德华就是老丁的回头草。
这个女人对老丁可谓是一心一意,没有任何名分的情况下,她主动表明心意,在老丁家,像老婆一样照顾她。
在安杰家多年,江德华身上早已经没有了农村女人的那股气质,反而和安杰学得像是一个城市女人。老家来人的时候,她甚至因为老家的人摸了安杰的被褥,和她们大吵了一架。
除了没有学历,江德华完全符合老丁的要求,并且江德华还有城市女人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很能干。
嫁给老丁以后,她除了照顾老丁的生活起居之外,还帮老丁带孩子,带老丁的孙子,这样的女人,怎么就配不上老丁呢?
江德华身上这些优秀的品质,老丁统统看不到,而在新婚之夜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老丁觉得自己赚到了。
在那个年代,二婚的女人是被人看不起的,在相亲市场也并不受欢迎,所以牙医才会隐瞒自己二婚的真相。
老丁看不上江德华的真实原因,大概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江德华是二婚。
可在结婚当晚,老丁发现江德华和之前的丈夫有名无实,他的表情欣喜极了。一个二婚男人娶了江德华这个黄花大闺女,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对于他来说,足够了。
读书人自有读书人的清高,就像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就像高加林卖不出的馒头,更像老丁的虚伪。
就像江德福说的,我一个文化大老粗都可以娶到安杰这样的知识分子,半肚子墨水的老丁,为什么就不能娶一个有文化的女人呢?
老丁是既得利益者,他享受着江德华带给他舒适的生活,却嫌弃江德华没有文化。而这种没有文化,单纯指的是学历,何其悲哀。
读书人,真的不必太清高。
一旦太过清高,就会错失很多美好,就像老丁会错过对他一片痴情的江德华,高加林会错过对他无比热爱的刘巧珍。
读书很好,但不要被条条框框限制了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