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缺席EXO周年纪念活动!SM公司回应:行程冲突无法参与

予你星辰 2025-04-09 14:10:07

2025年4月9日,SM娱乐的一纸公告像一枚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EXO粉丝圈的层层涟漪——“张艺兴因行程问题无法参与EXO出道13周年纪念活动”。公告评论区瞬间涌入数万条留言,有人翻出2012年出道MV中青涩的“Lay”,有人贴出他独坐东方卫视跨年舞台的背影。这场缺席,不仅是个人与团队的割裂,更是一代人青春记忆的断层。

一、时间线回溯:从“主舞Lay”到“独立张艺兴”

2015年:转折起点张艺兴成立个人工作室,成为SM公司首位获准在中国自主活动的艺人。彼时的他,仍以“努力平衡团体与个人”为承诺,在EXO巡演间隙录制《极限挑战》,机场晕倒的画面让粉丝心疼不已。

2017年:矛盾激化缺席EXO全球巡演引发中韩粉丝争议,韩国粉丝论坛热帖《痛快》获178赞,质问“为何不退团”。同年,SM声明解释“行程冲突”,但粉丝发现他在《极限挑战》中与孙红雷的互动时间远超团体排练。

2023-2025年:渐行渐远EXO完整体回归计划中,张艺兴未续约的消息首次曝光。2025年,他主演的电影票房破20亿,个人微博粉丝突破8000万,与EXO的公开互动仅剩社交媒体点赞。

《孤注一掷》大家都看过吗?评论区说说看

二、缺席背后:个人与集体的博弈论

合约的“弹性枷锁”SM公司声明强调“双方协商决定”,但知情人士透露,张艺兴的工作室拥有高度自主权,中国行程优先级高于团体活动。这种“半独立”状态,让他既能保留EXO成员身份获取国际曝光,又可深耕国内市场——如同踩着钢丝的舞者,稍有不慎便遭舆论反噬。

中韩市场的天平倾斜2025年数据显示,张艺兴中国代言费已达EXO团体代言的3倍,其主演电视剧《破晓》网络播放量超50亿,远超EXO近年专辑销量。粉丝@星海轨迹评论:“当个人价值远超团队标签,选择从来不由己。”

地缘政治的隐形推手2017年“萨德事件”期间,张艺兴因爱国举动获赞,但也被质疑“借势切割韩团”。2025年中韩文化摩擦再起,他的缺席被部分网友解读为“敏感时期的主动避嫌”。

三、行业镜像:偶像经济的“去团体化”浪潮

中国成员的“出走定律”自吴亦凡、鹿晗解约后,张艺兴成为EXO唯一的中国成员。他的路径开辟了新范式——不解约但减少团体曝光,既能规避违约金风险,又可享受“国际偶像”光环。

团体与个人的共生悖论EXO需要张艺兴维持中国市场热度,而张艺兴需要“EXO-Lay”身份提升国际认可度。但这种平衡正被打破:其个人超话阅读量是EXO官博的12倍,抖音话题#张艺兴 solo#播放量达37亿。

粉丝群体的分化裂变“唯九党”(支持全体成员)与“Xback”(张艺兴个人粉)的争论持续十年。此次缺席事件中,前者痛心“青春落幕”,后者欢呼“独立偶像的胜利”。结语:在偶像与演员的十字路口

当张艺兴在《无限超越班》中指导新人“要有破圈勇气”时,EXO正在排练室重跳《咆哮》。这场缺席或许早有伏笔——从绑沙袋练舞的练习生,到掌控自己事业版图的CEO,他的选择映射着中国偶像产业的进化论:团体是起点,但绝非终点。正如资深经纪人李姐所言:“娱乐圈没有永恒的组合,只有永恒的生存。”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9

予你星辰

简介:每天花 3 分钟,和我一起穿越回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