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回家,门口偷听婆婆与人密谋,她躲进棺材逃过一劫

诗祁 2025-03-14 14:06:08

奇女子夜归,巧闻密谋藏身棺,生死一线显神通

在咱华夏大地的南边,有那么一座古镇,名叫云隐镇。

这镇子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可最为人称道的,还是那镇子里流传的各种奇闻异事。

今儿个,咱就来讲讲云隐镇上,一位奇女子的故事。

这女子名叫翠花,长得那是如花似玉,心眼儿也活泛。

翠花自小便聪明伶俐,啥事儿一点就透。

翠花家世代行医,到了她这一代,更是将祖传的医术发扬光大,远近闻名。

翠花的爹娘在她十五岁那年,便将她许配给了镇上的书生李文远。

李文远为人儒雅,满腹经纶,二人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时光荏苒,翠花和李文远成亲后,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李文远一心攻读圣贤书,翠花则在家中操持家务,孝敬公婆。

李文远的母亲,张老太太,是个精明强干的女人,对翠花那是既挑剔又疼爱。

挑剔的是翠花的家务活儿,疼爱的是翠花的聪明伶俐。

婆媳俩虽然偶尔拌嘴,但总体上还算和睦。

这天,翠花像往常一样,去山里采药。

她轻车熟路地穿梭在林间小道,不到晌午就采满了一篓子草药。

翠花哼着小曲儿,踏上了回家的路。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山间景色宜人,翠花心情格外舒畅。

可当她走到家门口时,却听到了一阵压低声音的密谋。

翠花心中一惊,忙悄悄贴近门缝,偷听起来。

这一听不要紧,差点儿没把翠花吓得魂飞魄散。

原来是张老太太和镇上的地痞刘二狗,正在密谋要害李文远!

“二狗啊,这事儿你可得给我办利索了。

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张老太太的声音低沉而狠厉。

“放心吧老太太,我刘二狗别的本事没有,杀人放火那可是拿手好戏。

等李文远一死,这李家的家产还不都是您的?”刘二狗嘿嘿奸笑,语气中满是贪婪。

翠花听到这儿,心里跟刀绞似的。

她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对自己还算不错的婆婆,竟然会下此毒手!

翠花强忍住泪水,心中盘算着对策。

她知道自己不能硬碰硬,否则非但救不了李文远,自己也得搭进去。

正当翠花一筹莫展之际,她瞥见了院子里的一口空棺材。

这口棺材是张老太太为了以防万一,提前准备好的寿材。

翠花急中生智,决定先躲进棺材里,再想办法。

她轻手轻脚地打开棺材盖,悄悄钻了进去,又轻轻合上盖子,只留一条小缝透气。

不一会儿,张老太太和刘二狗就进了屋。

翠花听得清清楚楚,他们正在商量晚上动手的具体细节。

翠花心中暗自庆幸,多亏自己躲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翠花在棺材里憋得满头大汗,但她不敢有丝毫松懈。

终于,夜深人静之时,张老太太和刘二狗以为一切安排妥当,便各自睡去。

翠花这才悄悄推开棺材盖,爬了出来。

她顾不上擦拭汗水,急忙跑到李文远的书房,将他摇醒。“文远,快醒醒!

咱家有危险!”翠花焦急地说道。

李文远睡得正香,被翠花这么一摇,顿时惊醒。“咋了翠花?

出啥事儿了?”他揉着眼睛问道。

翠花将刚才偷听到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文远。

李文远一听,脸色大变,他没想到自己的母亲竟然会对自己下手。

但眼下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如何保命。

“翠花,咱俩得赶紧想办法离开这里。

否则,咱俩都得没命!”李文远说道。

翠花点点头,二人迅速收拾了一些细软,准备趁夜色逃离。

可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

翠花和李文远对视一眼,心中一紧。

他们知道,一定是张老太太发现了异常,派人来抓他们了。

“咋办?

这下咱俩插翅也难飞了。”李文远急得满头大汗。

翠花冷静地想了想,说道:“文远,你别急。

咱俩先藏到柴房里,等他们走了再做打算。”

二人慌忙跑到柴房,躲在一堆干草后面。

不一会儿,门就被撞开了,张老太太带着几个家丁闯了进来。

他们四处搜寻了一番,没找到人,便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翠花和李文远见他们走远,这才敢从柴房里出来。

可他们刚走出柴房,就看到张老太太和刘二狗正站在院子里,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哼,我就知道你俩会躲在这儿。

想跑?

没那么容易!”张老太太说道。

翠花和李文远面面相觑,心中绝望。

难道今儿个他俩真要命丧于此了吗?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狂风刮起,乌云密布,天色瞬间暗了下来。

紧接着,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鸣。

张老太太和刘二狗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一愣。

翠花趁机拉着李文远,朝大门跑去。

可他们刚跑到门口,就被张老太太拦住了。“想跑?

门儿都没有!”张老太太说着,就朝翠花扑了过来。

翠花急中生智,从怀里掏出一包药粉,朝张老太太撒去。

这药粉是她特意准备的迷药,专门对付这种紧急情况。

张老太太猝不及防,被迷药迷得晕头转向,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刘二狗见状,吓得拔腿就跑。

翠花和李文远趁机逃出家门,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二人一路狂奔,不知跑了多久,才敢停下来喘口气。

他们互相看着对方,心中五味杂陈。

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对张老太太的失望和愤怒。

“翠花,多亏有你。

否则,今儿个咱俩就得交代在这儿了。”李文远握着翠花的手,感激地说道。

翠花摇摇头,说道:“文远,咱俩是一体的。

你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

咱俩得一起面对。”

二人决定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再想办法解决这事儿。

他们来到一处废弃的破庙里,生火取暖。

翠花将这事儿前前后后想了想,觉得这事儿透着蹊跷。

“文远,你说咱娘为啥要害你呢?

她这么做,对她有啥好处?”翠花问道。

李文远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娘她……她可能是想独占李家的家产吧。

毕竟,我若是死了,这李家的一切,可就都是她的了。”

翠花叹了口气,说道:“文远,这事儿咱得好好琢磨琢磨。

咱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人害了。”

二人一夜未眠,一直在商量对策。

天蒙蒙亮时,他们决定先回镇上,暗中调查这事儿。

只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揭露张老太太的真面目,为自己讨回公道。

二人小心翼翼地回到镇上,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

他们开始暗中观察张老太太和刘二狗的举动,试图找到他们的破绽。

且说这云隐镇上,有个名叫老铁的道士,颇有些神通。

他听说了翠花和李文远的事儿后,便决定出手相助。

老铁知道这事儿背后必有蹊跷,他决定先去找张老太太探探虚实。

老铁来到张老太太家,假意给她算命。

张老太太一看是老铁,便请他进屋喝茶。

老铁一边喝茶,一边跟张老太太闲聊。

聊着聊着,他就把话题引到了李文远身上。

“老太太啊,我看您这面相,最近恐有血光之灾啊。”老铁故作高深地说道。

张老太太一听,心里咯噔一下。

但她强作镇定,说道:“道长说笑了。

我这身子骨硬朗着呢,哪儿来的血光之灾啊?”

老铁微微一笑,说道:“老太太啊,您可别不信。

这事儿啊,跟您儿子李文远有关。”

张老太太一听李文远的名字,脸色顿时变了。

但她还是强装镇定,说道:“道长这话从何说起啊?”

老铁故作神秘地说道:“这事儿啊,说来话长。

但我可以告诉您的是,这事儿跟您最近做的一件事儿有关。

您若是能及时收手,或许还能躲过一劫。”

张老太太一听这话,心里更加慌乱。

但她还是嘴硬道:“道长啊,我这人行事光明磊落,没啥可害怕的。

您这话啊,我听不懂。”

老铁叹了口气,说道:“老太太啊,您若是执迷不悟,那谁也救不了您了。

您好自为之吧。”

说完,老铁起身告辞。

张老太太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忐忑不安。

她知道,这事儿怕是真的瞒不住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咱们下回书,再接着聊翠花和李文远如何智斗张老太太,揭开层层迷雾,最终真相大白的故事。

咱们下回再见!

且说那张老太太,送走老铁道士后,心里跟揣了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突突直跳。

她坐在炕沿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了个大疙瘩。

心想:这老铁道士神神叨叨的,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李文远那孩子,真会成了我的灾星?

正琢磨着呢,刘二狗慌慌张张地跑来了。“老太太,不好啦!

李文远和翠花那俩小崽子,回镇上了!”

张老太太一听,手里的烟袋锅子差点掉地上。“啥?

他们还敢回来?

不是叫你把他们解决了吗?”

刘二狗挠了挠头,一脸无辜。“老太太,我也想啊。

可那俩人跟泥鳅似的,滑不溜手,我哪儿找得到他们?

这不,我刚打听到点儿消息,就赶紧来告诉您了。”

张老太太气得直咬牙。“你个废物!

这点儿事都办不好!

行了,别在这儿碍眼了,赶紧滚吧!”

刘二狗被骂得狗血淋头,灰溜溜地走了。

张老太太坐在炕上,思前想后,觉得这事儿不能再拖了。

得赶紧想个法子,把李文远和翠花这俩眼中钉肉中刺给拔了。

可这事儿咋办呢?

张老太太犯了难。

就在这时,她想到了一个人——镇上的王神婆。

这王神婆自称能通鬼神,会些旁门左道。

张老太太心想:不如找她来试试,看看能不能用啥邪术,把李文远和翠花给收拾了。

打定主意后,张老太太穿上衣服,急匆匆地往王神婆家赶。

到了王神婆家,张老太太说明来意。

王神婆一听,眼睛一亮。“这事儿好办!

老太太,您放心,我这儿有的是法子,保管叫那俩小崽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张老太太一听,心里乐开了花。“那敢情好!

神婆啊,这事儿就拜托你了。

只要能办成,钱不是问题。”

王神婆嘿嘿一笑,露出满口黄牙。“老太太,您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说罢,王神婆便开始摆弄她的那些法器。

又是念咒又是画符,折腾了大半天,终于弄出个纸人儿来。“老太太,您把这个纸人儿拿回去,放在李文远的枕头底下。

不出七天,他保管就得病倒,到时候,就是大罗金仙也救不了他。”

张老太太接过纸人儿,喜滋滋地回家了。

她按照王神婆的吩咐,把纸人儿放在了李文远的枕头底下。

然后,就等着看好戏了。

可这一等,就是七天。

李文远非但没病倒,反而精神头越来越好。

张老太太心里犯嘀咕:这王神婆咋回事儿?

咋不灵了呢?

正纳闷儿呢,翠花找上门来了。“婆婆,我听人说,您找了王神婆来害文远?

这事儿是真的吗?”

张老太太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还是强装镇定。“翠花啊,你这说的是啥话?

婆婆咋会害文远呢?

定是有人造谣生事,你可别信。”

翠花看着张老太太那张虚伪的脸,心里一阵恶心。“婆婆,您就别装了。

文远枕头底下的纸人儿,我都看见了。

这事儿,您咋解释?”

张老太太一听,知道自己这事儿是瞒不住了,干脆破罐子破摔。“哼!

既然你都知道了,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

没错,我就是想害李文远!

这李家的家产,本就该是我一个人的!

他凭啥跟我争?”

翠花一听这话,气得浑身发抖。“婆婆,您咋能这么狠心?

文远可是您的亲儿子啊!”

张老太太冷笑一声。“亲儿子咋啦?

在钱面前,啥亲情都是假的!

翠花啊,我劝你还是识相点儿,赶紧跟李文远离婚,这李家的家产,还能分你一份儿。

否则,哼!

你也别想好过!”

翠花听着张老太太这番话,心里彻底凉了。

她知道自己跟这张老太太是没法儿讲道理了,只能另想办法。

翠花回到家,把这事儿跟李文远说了。

李文远一听,也是气得不行。“这老太太,咋能这么心狠手辣?

不行,咱得想个法子,揭露她的真面目,让大伙儿都看看她是个啥样的人!”

翠花点点头,说道:“文远,你说得对。

咱不能就这么被她欺负了。

可这事儿咋办呢?”

李文远想了想,说道:“咱可以找老铁道士帮忙。

他既然能看出这事儿有蹊跷,那他定然有办法帮咱。”

说罢,老铁道士便开始摆弄他的法器。

又是烧香又是磕头,折腾了大半天,终于请来了一位仙家。

这仙家附身在老铁道士身上,开口说话了。“张老太太这事儿,我已知晓。

你们放心,我定会帮你们讨回公道。”

说罢,仙家便附身在老铁道士身上,来到了张老太太家。

一进门,仙家便指着张老太太的鼻子开骂。“你这恶婆娘!

心肠咋这么黑?

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想害!

今儿个,我若不教训教训你,你还真以为自己能无法无天了!”

张老太太一听这话,吓得浑身瘫软,跪在地上连连求饶。“仙家饶命啊!

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仙家可不吃她这一套,抬手就是一巴掌。

张老太太被打得嘴角流血,脸肿得跟馒头似的。

“哼!

今儿个就暂且饶你一命。

若再敢为非作歹,我定要取了你的狗命!”仙家说完,便离开了张老太太的身体。

老铁道士缓过神儿来,看着跪在地上的张老太太,叹了口气。“恶有恶报啊!

你好自为之吧。”

说罢,老铁道士便带着李文远和翠花离开了。

这事儿很快就在镇上传开了。

大伙儿都知道张老太太是个啥样的人了,都纷纷疏远她。

张老太太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整日里郁郁寡欢,没多久便病倒了。

李文远和翠花呢?

二人经过这事儿后,感情更加深厚了。

他们携手共度难关,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老铁道士也因为这事儿,在镇上名声大噪,成了大伙儿心目中的活神仙。

这事儿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每当提起来,大伙儿还是津津乐道。

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张老太太这事儿啊,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可就在这个时候,镇子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儿。

这事儿还得从那天傍晚说起。

那天,天刚擦黑,酒馆里正忙着收摊儿呢,忽然听见外面有人喊:“救命啊!

快来人啊!”

李文远和翠花一听,扔下手里的活儿就往外跑。

到外面一看,只见一个年轻人躺在地上,脸色煞白,浑身直哆嗦。

李文远赶紧把人扶起来,问道:“咋回事儿啊?

这是咋了?”

那年轻人嘴唇直颤,好一会儿才说出话来:“我……我路过镇西头那片老林子,听见里面有动静,就好奇进去看了看。

结果……结果就看见一个黑影儿,跟个大猴儿似的,眼睛冒着绿光,吓死我了!”

李文远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

他知道那片老林子邪性,以前就听说过不少关于那儿的传言。

这下可好,看来是真出事儿了。

翠花在一旁听着,也是吓得脸色苍白。

她拉住李文远的袖子,说道:“文远,这事儿咱得管啊。

要是真有啥不干净的东西,那可咋整?”

李文远点点头,说道:“嗯,这事儿咱得找老铁道士问问。

他见多识广,兴许知道那是啥玩意儿。”

说罢,俩人便急匆匆地去找老铁道士。

到了道观,却发现门紧闭着,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文远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

翠花在一旁急得直转圈:“这可咋整啊?

老铁道士不会也出啥事儿了吧?”

李文远想了想,说道:“不行,咱得进去看看。

万一他真有个好歹,咱也能及时发现。”

说罢,李文远便用力推门。

这门平时挺好开的,今儿个却跟吃了秤砣似的,纹丝不动。

李文远使足了劲儿,才“哐当”一声把门推开。

一进门,俩人便愣住了。

只见老铁道士躺在地上,脸色蜡黄,嘴角还挂着血迹。

李文远赶紧上前扶起老铁道士,问道:“老铁,你这是咋了?

咋弄成这样儿了?”

老铁道士缓了口气,说道:“哎……我今儿个闭关修炼,结果招来了个不干净的东西。

那玩意儿厉害得很,我差点儿没扛住。”

李文远一听这话,心里更紧张了。“那……那镇西头那片老林子里的黑影儿,是不是就是那玩意儿?”

老铁道士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那玩意儿。

它原本被封印在老林子里,结果不知被谁给放出来了。

这下可好,镇子上怕是要不太平了。”

翠花在一旁听着,吓得直打哆嗦。“那……那可咋整啊?

咱……咱得想个法子,把它给收了啊!”

李文远一听这话,眼睛一亮。“出马仙?

咱上哪儿找去?”

老铁道士想了想,说道:“我记得咱镇子东边有个村子,村子里有个老太太,她是出马仙的传承人。

咱可以去找她帮忙。”

说罢,三人便立刻动身,往镇子东边赶。

到了那个村子,一问便知,那老太太姓孙,人称孙大仙儿。

李文远和翠花说明来意后,孙大仙儿便答应帮忙。

她告诉李文远和翠花:“那玩意儿是镇西头老林子里的一只黑熊精,被封印了上百年。

如今被放了出来,肯定是要报复人类的。

要想收了它,得准备些东西。”

说罢,孙大仙儿便列了个单子,让李文远和翠花去准备。

啥大公鸡啊、黑狗血啊、朱砂啊,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俩人忙活了整整一天,才把这些东西准备齐。

第二天晚上,孙大仙儿带着这些东西,来到了镇西头的老林子。

她告诉李文远和翠花:“你俩在外头等着,别进来。

这里面邪性得很,你俩要是进来了,我怕顾不上你俩。”

李文远和翠花点点头,便在外头等着。

只听见林子里头乒乒乓乓地响,也不知道孙大仙儿跟那黑熊精斗得咋样了。

过了好一会儿,林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只见孙大仙儿脸色苍白地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黑乎乎的小瓶子。“那黑熊精已经被我收进这瓶子里了,以后不会再出来害人了。”

李文远和翠花连连点头,保证以后再也不干这种事儿了。

这事儿过后,镇子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李文远和翠花的小酒馆生意也越来越好,俩人还生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三口过得其乐融融。

老铁道士呢,经过这事儿后,也收敛了不少。

他不再四处云游,而是留在镇子上,帮大伙儿解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儿。

至于那片老林子,再也没有人敢进去瞎折腾了。

大伙儿都知道,那里头住着神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这事儿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每当提起来,大伙儿还是心有余悸。

都说:“人呐,还是得敬畏自然,敬畏神明。

要不,真出了事儿,后悔都来不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