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的一首云雨后的诗词感慨万千失敬后人至今成千古绝句

颐阁雅 2025-03-25 08:35:12

雨霁潇湘:一首绝句的千年回响

唐大中九年的秋雨格外缠绵,梓州官舍的檐角滴着断线珍珠。贬谪至此的李商隐倚着斑驳的朱栏,看竹叶上的雨珠在暮色里泛着青光。远处巴山的轮廓在雨雾中时隐时现,像极了长安城头飘摇的旌旗。

案头的青瓷盏盛着半盏冷茶,墨迹未干的信笺被穿堂风卷落在地。他弯腰拾起时,瞥见纸角洇开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字样,忽然想起昨夜梦中,妻子王氏正将晾晒的旧书搬进厢房,素色裙裾扫过阶前新生的苔痕。这个画面在脑海里反复晕染,竟与二十年前玉阳山修道时撞见的那场山雨重叠——那时他躲在紫阳观檐下,看着雨帘中飘来的纸伞下,分明是女冠宋华阳惊鸿般的眉眼。

更漏声惊醒了恍惚的诗人。他披衣推门,潮湿的夜气扑面而来,石阶积水倒映着破碎的月光。远处的嘉陵江传来沉闷的涛声,仿佛万千离人隔着重山在絮语。指尖触到怀中那枚双鱼玉佩,温润的触感让他想起新婚时妻子用红线穿过玉孔的郑重,当时烛花爆开的轻响,与此刻竹枝折断的脆响竟如此相似。

砚中残墨被雨水点出涟漪,他蘸笔写下"君问归期未有期"时,一滴雨水恰好坠在"期"字右上,墨迹沿着纸纹蜿蜒成巴山的形状。待续完"却话巴山夜雨时",檐角的积雨突然倾泻如注,将满院竹影冲刷得支离破碎。他望着漫天雨丝,忽然明白有些思念不必跨越千山万水,就像这场夜雨终将落入每个望月人的眼眸。

三百年后的某个春夜,苏东坡在黄州临皋亭翻到泛黄的《李义山诗集》,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时,窗外骤雨初歇,江心跃出一轮明月。他取酒独酌,忽然懂得那些被雨浸透的诗句,原是用半生离合酿成的月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