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子为何不传位给亲生儿子,反而要传给兄长赵伯鲁的后代?

东世说历史 2023-02-10 16:24:04

赵襄子赵毋恤是晋国赵氏家族的第七任首领,也就是那个曾经将智伯瑶颅骨(晋国智氏家族首领) 制作成酒器的赵氏家主,是赵、韩、魏三家瓜分智氏,乃至晋国公室的关键人物,和战国初期第一任中原霸主魏文侯属于同时期人物。

赵毋恤在位时期的主要成就是联合晋国韩、魏两大家族,共同攻灭晋国权力最大、实力最强的智氏,为此使赵氏终于具备了位列诸侯的势力,确立了之后“赵国”的版图,最终成为瓜分晋国的三大家族之一,可以说赵毋恤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奠基人。

然而赵毋恤却没有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立兄长赵伯鲁的长子赵周为嗣,封其为代成君(原代国代地)。由于赵周死得早,先于赵毋恤去世,赵毋恤便又立赵周之子赵浣为赵氏的继承人,即赵献侯,史称“赵献子”,那么赵毋恤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因之一是赵毋恤当初“得位不正”,赵氏家族的继承人本是赵毋恤的兄长赵伯鲁,也是赵毋恤之父赵简子最初确立的世子。

赵毋恤虽然是赵氏家主赵简子赵鞅的儿子,但他并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只是赵简子诸多庶子中的一个,而且还是名分、地位最低的庶子。因为赵毋恤的母亲原本只是赵简子身边的一名婢女,就连赵简子最初也并不看好这个儿子,只因其母出身低贱。

《史记》记载:简子曰:“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

但赵毋恤从小就聪明好学,且胆识过人,不像诸位兄长纨绔,后来经当时著名的相术师姑布子卿推荐,逐渐被其父看重。最终赵简子废掉原世子赵伯鲁,破例将庶子出身的赵毋恤立为世子,于是赵毋恤就这样成为晋国赵氏家族的继承人,史称“赵襄子”。

赵襄子继位后,认为自己并非赵氏家族的嫡长子,却被嫡兄赵伯鲁让出嗣位,因此赵襄子就希望将继承权重新归还给兄长赵伯鲁一系,为此始终不肯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为继承人,最终决心传位于伯鲁之孙赵浣,是为赵献侯。

除了“得位不正”的原因外,赵襄子选择传给兄长赵伯鲁一系也是碍于当时的“宗法制度”。 由于宗法制的核心思想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必须严格区别嫡、庶关系,以便维护王族、贵族世袭统治的地位。

西周初期完善的宗法制度到了东周前期的春秋末期时已经实行了数百年,职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赵襄子得到本该属于嫡兄赵伯鲁的继承权就违反了宗法制。当然其父赵简子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赵氏家族的大业考虑,然而此举也会影响赵氏家族的团结,同时也不为当时人们所容。

赵襄子或许是迫于家族内部和来自外界的舆论压力,以及对兄长赵伯鲁一系的愧疚,于是最终决定还位给兄长赵伯鲁的直系后代。只有捍卫深入人心的宗法制才能平息国内矛盾,并维护赵氏家族的内部团结,从而利于赵氏稳定发展。

庶子出身的赵毋恤是如何被立为继承人,成为赵氏家主的?

赵毋恤的父亲赵简子赵鞅是当时晋国的风云人物,正是他打破晋国长期以来六卿轮流执政,互相制衡的格局,由六卿变为智、赵、韩、魏四家主政。后随着晋国正卿智氏家主智文子荀跞“油尽灯枯”,赵简子终于以压倒性优势担任晋国的新一任执政正卿,也是赵氏在晋国的第三位正卿,为此赵氏再一次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在执政晋国的同时,赵简子也没有落下对儿子们的教育和培养,为此将训诫之辞刻于竹板,要求诸子认真习读,领悟其中要旨,并定时考察一众公子的学习成果。有一次,当时非常出名的相术师姑布子卿前来拜会赵氏家主,赵简子还专门让其为诸位公子相面,看看儿子中有没有可以当将军的。

《史记》记载:“异日,姑布子卿见简子,简子遍召诸子相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曰:“赵氏其灭乎?”子卿曰:“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简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则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

姑布子卿细看了一圈,也没有发现能当将军的公子。赵简子为此非常担忧,就说道:“赵氏将会灭亡吗?”,姑布子卿却说道:“我曾在来的路上见到一个孩子,应该也是家主的儿子吧!”。这个孩子便是赵毋恤,由于其母是从翟地来的婢女,出身低贱,赵简子也就从来没有重视过这个儿子,以至于这次相面也没有叫他前来。

经姑布子卿这么一说,赵简子才将“几乎遗忘”的儿子赵毋恤叫来。姑布子卿一见赵毋恤就站起来说道:“家主的这位公子这才是真正能当将军的人啊!”。赵简子这才开始重视起这个儿子,之后每次召集儿子们前来谈话和考查,也没有再落下赵毋恤。

《史记》记载:“自是之后,简子尽召诸子与语,毋恤最贤。”

由于赵毋恤自幼聪明好学,不像诸位兄长那般游手好闲,不爱学习,甚至连父亲要求认真学习领悟的训诫竹板也已遗失,因此每逢考察,赵毋恤都能背诵如流,从而逐渐被父亲看重,赵简子也认为赵毋恤是诸位公子中最为贤能的一个。

之后随着诸位公子逐渐长大成人,赵简子也对他们有了更深的考察。有一次,赵简子给诸位公子出了一个题目,表示在自家封地的常山之上藏了一个宝符,最先找到的有奖赏。诸位公子听完便立即赶到常山上四处寻找,不过都没有找到父亲所说的宝符,包括嫡长子赵伯鲁和庶子赵毋恤。

毕竟将符节那么小的一个物件藏在一座山上,无异于大海捞针,岂能轻易找到呢!或许赵简子根本就没有在山上放什么宝符,而是想以此考察儿子们会如何应对。正当诸位公子垂头丧气表示未能找到宝符时,赵毋恤却站了出来,表示找到了“宝符”。

《史记》记载:“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

赵毋恤对父亲说道:“我从山上看到了相邻的代国,凭借我们家族的实力,是可以夺取代国的,这对赵氏而言才是宝符。”。赵简子听后认为这个儿子果然很贤能,不仅深谋远虑,更有雄心壮志,拿下代地符合家族的长远利益,正是他心目中理想的继承人,于是不再犹豫,废掉了嫡长子赵伯鲁的世子之位,改立庶子出身的赵毋恤为世子。

在公元前476年末,赵简子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便将世子赵毋恤叫到榻前说道:“为父去后,等下葬完毕,你千万要记得登上夏屋山去眺望!”,赵毋恤应下。赵简子又说道:“若是他日赵氏有难,退守晋阳足以依靠!”,赵毋恤流着眼泪回应道:“父亲,孩儿记住了,一定不会忘记您的嘱托。”

赵毋恤安葬父亲后,以世子身份承袭了赵氏大宗首领,同时也继承了父亲在晋国的官爵,史称“赵襄子”。不过由于四卿轮流执政,智氏大宗首领荀瑶继赵简子死后担任了晋国正卿。

赵襄子嫁姐讨好代君,谋取代国

赵襄子明白父亲临终前让他“登山眺望”的意思,因为夏屋山的北边就是代国,也就是他当初和父亲所说的“宝符”。于是赵襄子将父亲下葬后,就穿着孝服登上了夏屋山,虽然山上的景色十分优美,但赵襄子眼中只是远眺着前方代国的土地,感慨道:“若得代地,赵氏必会更强!”。

《史记》记载:“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襄子姊为代王夫人。”

赵襄子下山后,就开始谋划如何夺取代国。之后打听到代国君主好色,赵襄子就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了代君,以示友好,双方应该结盟互助。不久后,赵襄子就选出一些善于跳舞的女子,在夏屋山上摆宴邀请姐夫代君。

代君听闻后,便抱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应约前往夏屋山。赵襄子让厨师用铜制的大金斗为姐夫和其随从斟酒和上菜,并让舞女在山顶跳舞尽兴,等代君和其随从享用兴致正浓的时候,赵襄子便下令让暗中埋伏的武士下手,在刹那之间,只见厨子翻过大金斗猛击代君,武士也取出兵器攻击代君随从。

《史记》记载:“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

代君和其全部护卫、随从死后,赵襄子就想接回姐姐,不过他的姐姐却没有和他回赵氏封地,而是哭泣了一番,最终用磨尖的簪子自刺而死,代国人将代君夫人死去的地方命名为“磨笄山”(也称刺笄山),这个地方至今还仍存在。赵襄子来不及为姐姐的死伤痛,当即便发兵攻打代国。

攻取了代地后,赵襄子将其封给了兄长赵伯鲁的儿子赵周。因为赵襄子认为自己不是赵氏嫡长子,是他抢了嫡系兄长伯鲁的嗣位,就想还位于兄长,由于原世子伯鲁早逝,赵襄子便将兄长之子赵周立为嗣,并封其为“代成君”。

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家,攻灭智氏,确立赵国版图

赵襄子攻灭代国不久后,就与晋国正卿,智氏宗主智伯生出嫌隙。原因晋国攻打郑国时,赵襄子没有听从晋军统帅智伯下令攻城的命令。

赵襄子的父亲赵简子死后,智伯担任正卿,扛起了晋国大旗。智伯除了利用职务之便,为家族谋利之外,也没有放弃晋国的霸业,为了继续维持晋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智伯曾亲率军队攻打齐、郑两国。

在公元前464年,智伯再次与赵襄子出兵攻打郑国,而这次很顺利,一路攻取了郑国九座城邑,很快便兵临郑都新郑城下。智伯就命令赵襄子率兵攻城,但赵襄子为了保全家族势力,便没有听从智伯的命令,两家从此不和。而晋国这次出兵也由于将佐不和未能攻克郑都。

后来越王勾践灭亡吴国赶上了末班车,成为春秋末期的最后一位霸主,智伯为了重振晋国霸业,便主动献出万户封邑,以增强晋国公室的实力,并要求赵、韩、魏三家也献地。韩、魏两家碍于智氏强大,虽然明知智伯是在削弱其余三大家族,但为了避免被智伯针对,还是如数献出了土地。

《史记》记载:“知伯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以其围郑之辱。知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乃奔保晋阳。”

不过赵襄子因为之前和智伯生有嫌隙,加上也不愿被智伯摆布,便非常坚决地拒绝了智伯的献地要求。而智伯见赵襄子再次抗命,勃然大怒,于是挟韩、魏两家出兵攻赵。赵襄子自知以赵氏之力本就难以和智氏对抗,何况还是三家之力,便按照父亲临终之言退守晋阳,再做打算。

《史记》记载:“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襄子惧,乃夜使相张孟同私于韩、魏。韩、魏与合谋,三国反灭知氏,共分其地。”

虽然赵襄子借地利之险固守了一年多,三家始终无法攻克城墙完整的晋阳城,但不久后,智伯便想出水攻,于是掘开汾水灌淹晋阳城。任再坚固的古代城墙也禁不住在水中长期浸泡,眼看联军即将攻克晋阳,赵襄子为此十分着急,于是派人暗中出城联络韩、魏两家。

韩、魏两家本就是碍于智氏强大而胁迫,也担心会再现“唇亡齿寒”,如果赵氏灭亡,恐怕智伯瑶接下来就会将矛头对准韩、魏,于是两家和赵氏达成合谋。最终三家联合反过来攻打智伯,赵襄子也采用了水攻之计,派人杀掉守堤官吏,决堤放水反灌智军,三家大败智氏军队。

由于赵襄子非常痛恨智伯,便砍下其首级,将智伯的头颅处理雕刻上漆,当成了饮酒的爵器。之后赵襄子为彻底解除后患,便再次联合韩、魏消灭了智氏,并瓜分智氏封邑,从此晋国四卿又变为了三卿执政,之后三家不断瓜分晋国剩余的土地,因此称之为“三晋”,而赵氏瓜分智氏和晋国公室土地后,也具备了位列诸侯的实力。

赵襄子决定还位与兄长赵伯鲁一系

后来赵襄子娶了空同氏的一名女子为妻,并生下了五个儿子。不过赵襄子并不愿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而是想还位给赵氏嫡系,也就是其兄长伯鲁一脉,由于兄长已经去世,就一定要传位给伯鲁的儿子代成君赵周,但赵周也早逝,于是赵襄子便立赵周的儿子赵浣为继承人。

《史记》记载:“生五子。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浣立,是为献侯。”

公元前425年,赵襄子去世,其侄孙赵浣成为晋国赵氏家族大宗首领。不过赵襄子的儿子赵嘉不服,在赵浣刚即位后就将其驱逐,自立于代,史称“赵桓子”。

《史记》记载:“桓子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

赵桓子在位一年后去世,国人认为桓子自立并非是襄子的本意,于是一起杀掉了桓子的儿子,重新迎立赵浣即位,最终赵伯鲁之孙赵浣承袭了赵氏家族首领的地位——史称“赵献子”。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赵襄子是真的想还位于兄长伯鲁一脉。

结语:

赵献子去世后,其子赵籍即位。在公元前403年,赵氏赵籍与韩氏韩虔和魏氏魏斯正式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史称赵烈侯、韩景侯和魏文侯。之后赵、韩、魏三国与秦、齐、楚、燕四国形成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开启了战国时代。

文/历史紫陌阁

欢迎点赞关注,谢谢支持。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