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段时间很流行一个笑话,某电视台的记者随机采访路边群众,问题是:“你幸福么?”某位被访群众不知是幽默细胞活跃还是天然呆,竟然回答记者说:“我不姓福,我姓曾。”我自识不是一个悲观的人,可是你若问我幸福与否,我却也很难在一时间作答。
佛教有云:众生皆苦。世界上有干般万般的苦,不管你是天赋异禀,还是家财万贯,在苦难上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需分到一些。貌美如花的少女可能忧虑年华易逝,年过毫素的老奴也可能懊悔青葱决定。多少人在深夜里独自哭泣?失恋,失业,失败。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我未曾见过一个幸福的人。
不幸福既是我们的常态,就总有其存在的理由。许多诗人、作家,都发现苦难是灵感的伴侣。他们常常在深夜写作,大抵也是因为神经在夜深人静之时最为脆弱,许多疮疤都在此时隐隐作痛,许多苦水都在肚内翻江倒海,意欲吐出。也有很多时候,我们经历着如同隧道般漫长的苦难,我们在其中碰壁,痛不能言,可是等我们脱离了黑暗,被阳光刺得双目流泪,可能才会后知后觉地发现苦难带给我们的意义。所以哪怕为了砥砺灵魂,也要有苦难的存在,不然连你自己,也会觉得太过顺风顺水,人生了然无趣。
但总是不幸福也不行,背负苦难,在苦难里寻找人生的意义,那是苦行僧的追求,并非我等普罗大众所能承受。所以,和苦难和平相处的能力就显得万分重要。我所见过的乐观派,其实在人前人后都有着诸多的烦恼和痛苦。人人都以为他们豁达,其实他们只是经受的苦难太多,难以消化,转而学会了自我开导与忽略而已。
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在学着跟这个世界和解,我们妥协,我们退让,我们希望以此来保全幸福快乐。所以,当有烦恼来临,我们尝试去解决,当有不幸发生,我们找方法去弥补。我们一直在尽自己的可能去改变我们的周遭,以使它向好的,至少不是更坏的方向发展。可是我们真的有能力改变外界么?我们有没有想过,最应该做的,是与自己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