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球星们好像总喜欢对现役球员指手画脚,尤其是那些获得过辉煌成就的球员,他们似乎认为自己的时代才是篮球的黄金年代,现在的球员不管多强都会被找出各种各样的缺点,老哈达威最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老哈达威最近变得好话痨,整天在各种节目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好像他的意见就是真理一样,他对巴特勒的评价真是令人费解,说巴特勒因为没拿到续约就闹事,这种言论说出来自己不觉得奇怪吗,球员为自己的价值争取合理的回报怎么就变成了爱哭了,而且巴特勒当年在森林狼的情况远比简那是关于对球队投入程度和职业态度的冲突,巴特勒性格是强硬了点但绝对是拼命三郎,他在热火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贝弗利为巴特勒出头反击哈达威的做法其实挺仗义的,作为队友当然要维护自己的兄弟,尤其是当巴特勒一直以来都展现出了极强的职业精神和战斗意志,在热火的季后赛表现更是惊艳了整个联盟,带着一支并不被看好的球队一路杀进总决赛。
球员之间的口水战其实也是NBA文化的一部分,从来不缺少这样的元素,退役球员对现役球员的批评,现役球员之间的互怼,这些都为联盟增添了不少话题性,但有时候真的很难分辨这些言论到底是真实看法还是为了博眼球。
老哈达威可能是觉得自己的名气不够了,所以需要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回到公众视野,毕竟现在的媒体环境,越是争议性的言论越能引起关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退役球员转型做媒体后都变得特别敢说。
巴特勒确实有自己的性格问题,但称的很不公平,他在场上的拼劲和关键时刻的表现绝对配得上一个真正的硬汉,特别是在2022年季后赛中几乎凭一己之力带队的表现,展现出了超强的统治力。
推特上很多球迷都在讽刺哈达威,说他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没那么出色,有什么资格去评价现在的全明星球员,虽然哈达威确实有过几个不错的赛季,但跟真正的超级巨星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球员退役后普觉得自己那个年代的打法、规则和球员更纯粹、更强大,这可能是人之常情,但作为公众人物,这种偏见的表达有时候确实会误导一些不了解历史的年轻球迷。
有趣的是,哈达威并没有就巴特勒的事情多做解释,而是迅速转向了另一个更大的目标——勒布朗·詹姆斯,这似乎是退役球员批评的终极目标,因为没有人比詹姆斯更能吸引眼球,也没有人比詹姆斯更容易引起争议和讨论。
哈达威在阿里纳斯那个名叫《Gil's Arena》的播客上又生死时刻我需要得分时根本指望不上勒布朗,他自己都不敢出手,关键时刻他找谁救的话,听起来确实很震撼,毕竟勒布朗可是联盟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得分手,职业生涯得分已经超越了贾巴尔成为了历史第一,这样的球员怎么可能在关键时刻不敢出手呢。
思考一下哈达威说这话的心态,可能是因为勒布朗和迈克尔·乔丹的历史地位之争一直是篮球界的热门话题,而哈达威作为乔丹时代的球员,自然会倾向于站在自己那个年代传奇的一边,通过贬低勒布朗来抬高乔丹,这是很多退役球员的共同点。
不过客观来说,勒布朗在关键时刻确实有过一些被人诟病的选择,比如有时候明明自己有机会投篮却选择传球给队友,这种打法与大不同,但这并不能简单地判
勒布朗的职业生涯有无数的关键球表现,从2007年对活塞的东部决赛连得25分,到2013年总决赛第七场对马刺的关键中投,再到2016年总决赛对勇士的追帽,他在生死关头的表现早已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哈达威的评价真的很难站得住脚。
有趣的是,哈达威特意提到了欧文,好像勒布朗离开欧文就什么都不是了一样,但事实是勒布朗在热火时期没有欧文也拿到了两个总冠军,在湖人也在没有欧文的情况下再次夺冠,这些成就足以说明问题。
关键球这个概念本身就很主观,每个人对它的定义都不同,有人认为只有最后几秒的出手才算关键球,有人认为比赛最后几分钟的所有得分都很关键,如果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会不同。
统计数据显示,勒布朗在比赛最后5分钟分差不超过5分的情况下,命中率其实是很高的,远高于联盟平均水平,只不过人们往往只记住那些失败的瞬间而忽略了成功的案例,这就是所谓的确认偏见。
其实不只是勒布朗,即使是科比、杜兰特这样被公认为关键球高手的球员,他们的关键球命中率也并不是特别高,只是他们愿意频繁地在这种时刻出手,失败的次数自然也就多了,人们记住的往往是那些惊天一投,而不是平平无奇的失手。
熟悉NBA的球迷都知道,评价詹姆斯关键球能力的说法实在太多了,他确实没有太多标志性的绝杀球,这一点与科比、乔丹有明显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关键时刻就软弱或者不敢承担责任,他只是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时候选择传球确实是场上的最优解,尤其是当他被多人包夹时。
顶级得分手的职业生涯绝杀球数量其实都不算多,科比职业生涯有8个绝杀,乔丹有7个,杜兰特有6个,而詹姆斯也有7个,数据上并没有太大差距,只是由于他选择传球的次数更多,给这里起了很大作用,每当詹姆斯在关键时刻选择传球而队友没有投中,他就会被批评为不敢承担责任,但如果队友投中了,人们往往又会说他做出了正确的篮球选择,这种评价标准本身就很双标。
詹姆斯开发出投篮能力后确实变得更加全面了,尤其是在2012年之后,他的中距离和三分球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这使得他在关键时刻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冲击篮筐,这一点哈达威似乎没有注意到。
有趣的是,很多批评詹姆斯关键球表现的人往往忽略了防守端的贡献,比如2016年总决赛对勇士的追帽,那同样是极其关键的时刻,只不过不是进攻端的得分,这种全面性正是詹姆斯区别于其他得分型球星的地方。
数据分析表明,在比赛最后24秒内,当分差在3分以内时,勒布朗的命中率接近40%,这个数字在联盟历史上也是相当出色的,只不过由于他的总出手次数相对较少,所以绝对数量上没有那么多标志性的绝杀镜头。
人们评价球员关键球能力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往往更倾向于记住那些风格鲜明、独狼气质强烈的球员,而那些善于在关键时刻组织、传球的球员则容易被低估,这是一种篮球文化和审美上的偏好。
关键球能力与球员的个性和打法紧密相关,不同位置的球员自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作为一个全能型前锋,詹姆斯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方式自然会与纯得分后卫不同,这并不能简单地判定谁更出色或更有价值。
如果詹姆斯拥有库里那样的投篮能力,再加上自己的技术和身体天赋,那简直无法想象,这将是NBA历史上最恐怖的存在,没有之一,无解的三分球再加上无人能挡的突破,外加精准的传球视野,这样的球员简直就是游戏里调到最高属性的角色,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完美球员。
库里的投篮能力是历史级别的,他改变了整个联盟的打法,使三分球成为了常规武器而不再是辅助选择,如果这种能力被赋予已经拥有超强身体素质和全面技术的詹姆斯,那将彻底打破NBA的平衡,没有任何防守策略能够有效限制这样的球员。
但篮球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游戏,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即使是最伟大的球员也有短板,这恰恰是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你永远不知道谁会在什么时候克服自己的弱点取得突破,或者谁会在关键时刻暴露出致命缺陷。
詹姆斯的投篮能力虽然不如库里,但他在职业生涯后期确实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中距离跳投,已经成为了他的有力武器,这使他能够在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高效率的得分能力,这种自我进化的能力也是伟大球员的特质。
想象一下詹姆斯能够像库里一样在logo位置轻松出手并且高命中率,那防守方该如何应对,不能放他投三分,又不能让他轻易突破,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进攻机器,所以篮球界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球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库里和詹姆斯的结合其实代表了人们对完美球员的幻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篮球选手形象,但现实中球员的发展往往受到先天条件和环境因素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不同类型的超级巨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完美选手。
有趣的是,虽然詹姆斯没有库里的投篮能力,库里也没有詹姆斯的身体条件,但他们各自凭借自己的优势成为了时代的标志性球星,并且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说明篮球场上的成功不一定需要完美,而是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弥补短板。
从投篮机制来看,詹姆斯确实很难达到库里那样的水平,他的身高、体重、手感都与库里有很大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投射动作的流畅性和一致性,所以即使詹姆斯投入再多的练习时间,也很难获得库里那样的投篮能力,这是身体结构决定的。
詹姆斯是一个全面型的领袖而非冷血杀手,他的篮球哲学更接近于做出最佳篮球决策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个人英雄主义,这与乔丹、科比的风格有本质区别,但并不意味着他的方式就是错误的,只是不同的打念本身就很主观,通常指的是在关键时刻有着强烈的求胜欲望并敢于承担责任的特质,但这种特质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体现为个人强行得分,组织团队进攻、做出关键防守同样可以是。
有趣的是,人们往往会把打法混为一谈,似乎只有那些坚持自己投篮而不传球的球员才理解其实是有偏差的,真正的赢家应该是根据场上形势做出最有利于球队的决策,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个人表现。
詹姆斯在比赛最后时刻的一些选择确实经常被人诟病,尤其是那些传球给空位队友而不是自己强行出手的决定,这些行为被一些人解读为缺乏自信或逃避责任,但从纯篮球角度来看,传给空位队友往往是效率最映了大众对英雄主义的向往,我们都希望看到那种一个人力挽狂澜的戏剧性场景,而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团队配合,这是人类天性使然,但不应该因此低估那些不符合这种刻板印象的伟大球员。
从历史数据来看,那些被球员在关键时刻的效率并不一定比詹姆斯高,比如科比的关键球命中率其实并不出色,只是他尝试的次数多,成功的案例自然也就多,这造成了一种他更擅长关键球的错觉。
詹姆斯职业生涯中有很多关键时刻的精彩表现,比如2007年东部决赛连得25分,2013年总决赛第7场关键跳投,2016年总决赛追局限于独自得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不同的球员在压力下会有不同的反应方式,有些人会选择独自承担所有压力,有些人则更善于分散压力并寻求团队解决方案,这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不同的处理方式而已,关键是看最终结果如何。
詹姆斯最厉害的是全能性,他在球场的各个方面都能帮助球队,得分、篮板、助攻、防守,样样精通,这种全面性是他区别于其他超级巨星的独特之处,也是他能够在不同球队、不同体系中都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
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虽然个人英雄主义很吸引眼球,但真正赢得比赛的往往是那些能够全面提升队友水平的球员,詹姆斯恰恰就是这样一位球员,他不仅自己能得分,还能创造机会让队友得分,同时在防守端也能做出贡献,这种全能性使他的存在价值远超纯得分手。
有趣的是,随着数据分析在NBA的普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全能型球员的价值,例如今天的约基奇、字母哥这样的球员受到广泛认可,而在过去,这类球员往往不如那些炫酷的得分手受欢迎,这一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篮球认知的深化。
詹姆斯的全能性使他能够适应任何比赛形势,当需要得分时他能够挺身而出,当队友状态火热时他又能甘当组织者,这种柔性风格使他的球队通常有更高的容错率,不会因为单一环节的崩溃而整体失败。
科比、乔丹等球员以得分成名,他们在关键时刻往往选择自己解决问题,这种风格非常鲜明且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从团队篮球的角度来看,詹姆斯的全能型打法可能更有利于球队的整体成功,尤其是在漫长的季后赛中。
职业生涯数据显示,詹姆斯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得分、篮板、助攻都排名联盟前十的球员,这种全面性是前无古人的,虽然在单项数据上他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整体贡献无人能及,这才是衡量球员价值的真正标准。
全能性在现代篮球中的价值越来越高,位置变得越来越模糊,球员需要具备多种技能才能在高水平比赛中立足,詹姆斯早在十多年前就展现出了这种全能特质,可以说他引领了这一潮流,是现代篮球的开拓者之一。
近年来,随着一些全能型球员如约基奇、字母哥的崛起,人们对詹姆斯这种打法的理解和欣赏也越来越深入,意识到全能性不据比赛需要切换角色的超级能力,这可能是詹姆斯留给篮球的最大遗产。
全能型球员通常具有更长的职业寿命,因为他们不仅依赖单一技能,当身体机能下降时,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贡献继续保持价值,詹姆斯职业生涯长盛不衰正是这一特点的最好证明,即使在37岁高龄,他依然是联盟顶级球员之一。
关键时刻一摊一跪
因为他们在乔丹时代没有拿到冠军,只能说乔丹太强了,要是说乔丹比现在的球员还弱,那他们放到现在不是更弱了吗[笑着哭]
为黑而黑
以个人的眼光评判比自己成功的人只会拉仇恨败人品!
詹姆斯28次绝杀,谁有…
[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