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有个老病号,姓王,已经82岁了。
每次来医院复查,检查报告拿出来,比年轻人还健康。
他一边穿着老头衫慢悠悠地扣扣子,一边笑呵呵地跟我说:“医生啊,我这血压三十年前就高了,现在还活蹦乱跳的,你说奇怪不奇怪?”

我翻了翻他的检查单,确实,血压控制得稳稳当当,心脏也没啥大毛病,肾功能也还算不错。
我忍不住问他:“你咋做到的?”
他想了想,摸摸下巴,慢悠悠地说:“哎,五十多岁那年,我就不瞎折腾自己了。”

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好久。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像王大爷这样,能活到80岁甚至更久的高血压患者,很多在55岁左右就已经慢慢改掉了一些要命的习惯。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些活得久的老病号,到底在55岁以后,开始不做哪些事了?

有些人年轻的时候,脾气大得跟火药桶一样,啥事都得争个输赢,输了就憋气,赢了也不见得开心。王大爷以前也是这样,年轻那会儿做生意,被人坑过,气得血压飙到180,差点脑袋炸了。
但后来他想明白了,人活着,最重要的是自己不难受,别人的烂事,犯不着搭上自己的命去较劲。
医学上讲,长期压力大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就蹭蹭往上窜。一生气,血管就像被人狠狠捏了一把,时间长了,血管壁会变硬,弹性变差,最后就容易堵住或者破裂。
哈佛大学有项研究发现,容易生气的人,心血管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2倍。
活得久的高血压患者,大多在55岁以后,学会了不跟自己过不去。
有事说出来,别闷着,难过了就找人聊聊,憋在心里,最后难受的是自己。

王大爷年轻时候是个肉食动物,猪蹄、红烧肉、大排骨,顿顿离不开。
可到了55岁,他突然发现,饭后一测血压,比平时高出一截,医生还告诉他,油腻的食物会让血液变得更粘稠,血管里的垃圾越来越多,血流不畅,血压自然就上去了。
吃太咸,也是血压升高的罪魁祸首。盐里的钠离子会让血管里的水分增多,血容量一上去,血压就跟着飙升。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的盐摄入量别超过5克,可现实中,很多人一碗面条下去,5克盐就进肚了。
长寿的高血压患者,通常在55岁以后就开始“轻口味”了。盐少放点,菜里油也少下一勺,肉虽然还是吃,但不再是每顿饭的主角。
王大爷后来学会了用蒸、炖、焖的方式做菜,口味清淡了,血压也稳住了。

年轻的时候,熬夜好像没啥事,第二天顶多困一点。但人一过55岁,身体就不太扛得住了。
长期熬夜,身体的激素分泌会紊乱,交感神经老是兴奋,血压自然就降不下来。
有一个研究发现,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比正常睡眠的人高出37%。
长期熬夜还会让身体的代谢变差,增加体重,肥胖本身也是高血压的帮凶。
王大爷55岁以后,晚上10点准时躺床上,白天该干啥干啥,晚上不再折腾自己。
睡觉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和吃药一样重要,睡得好,血管才能歇一歇,血压才不会老是飙升。

王大爷以前觉得,运动是年轻人的事,老年人就该坐着歇着。但后来他发现,越是不动,血压越难控制。
血管就像橡皮筋,老是闲置着不用,时间长了就变硬、失去弹性,血压自然就高了。

研究显示,每周坚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骑车,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但这里有个前提,不能“运动式养生”,就是平时一点不动,突然去猛跑5公里,这样反而容易出事。
王大爷55岁以后,每天早上公园里溜达一圈,下午吃完饭再走几步,既不累,又能活动筋骨,血压也慢慢稳住了。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有个坏习惯,血压高了才吃药,血压一正常就停药。
但高血压是个长期的病,控制住了,不代表就好了,一旦停药,血压可能会反弹得更厉害。
王大爷早年间也犯过这个毛病,后来有一次,他停药三天,血压一下子升到了190,差点脑出血。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乱来了,每天定时吃药,血压稳得跟年轻人一样。
能活到80岁的高血压患者,基本上都已经接受了一个事实:高血压是个长期战斗,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按时吃药,不拖延,该复查就复查,这才是稳住血压的正确方式。

王大爷现在82岁,身体还挺硬朗。他每次来医院,都笑呵呵地跟我说:“医生,我这血压啊,早就跟我和解了。”
我听了也乐了。确实,血压高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把它当回事。
那些能活到80岁的高血压患者,大多在55岁左右,就学会了不折腾自己,开始跟身体和解了。

如果你也有高血压,或者身边的亲人有高血压,不妨从现在开始,少做点伤身体的事,活得久一点,活得舒服一点,比啥都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朱文颖,陈伟伟,黄洁,等.《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中国循环杂志,2023,38(3):205-220.
王文,李建平.《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研究进展》.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0):1683-1687.
生死命中早已注定,顺其自然吧,该来的总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