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鲁智深在抓住方腊后,悄悄跟众位英雄说,不如离开宋江。但遗憾的是,只有六个人听懂了他的意思,并且最后他们都有了个好结果。
鲁智深到底给了点啥暗示呢?还有啊,那六个人到底是谁呀?
【01 宋江归顺朝廷】
要搞清楚这六个人的身份,咱们得先聊聊宋江这个人,毕竟这些好汉们的命运跟他紧密相连。
宋江成为水泊梁山起义军头头之前,梁山上已经换过两拨老大了。最开始是“白衣秀士”王伦,后来换成了“托塔天王”晁盖。
王伦这人没啥大抱负,心眼儿还小,见不得别人比他强。他考试没考上,心里头那个憋屈啊,对社会也是一肚子怨气,最后就跑上了梁山。说白了,他就是拿梁山泊当个躲事儿的地儿,逃离现实世界的“避风港”,压根儿没想过要为老百姓谋福祉,更别提扯旗造反那档子事儿了。
在《水浒传》里头,王伦虽然露面没几次,但他的故事挺吸引人。他怕有本事的人抢了他的地盘,一开始就不让林冲加入,后来又把晁盖给赶跑了。可他这人吧,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心术不正。结果呢,最后是自己害了自己,被林冲给收拾了。
晁盖这位二把手初次亮相,那叫一个讲义气,根本不把权贵奸臣放在眼里,浑身透着股子反叛劲儿。他带着一伙人巧妙劫了生辰纲,这事儿在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让他名声大噪,好评如潮。
他上了梁山,当上头儿后,就开始带着兄弟们抢那些有钱人的,帮穷人,打击坏人,保护好人。他这人肚量大,不抠门,讲义气,还特谦虚,不张扬。这些好品质,让其他好汉们从心底里佩服他,都愿意听他的。所以,晁盖带着的这支起义队伍,那是越来越红火,势头正猛。
不过,宋江一当上水泊的头儿,原来的那些想法就全没了。他把大伙儿聚会的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还扯起了替老天爷办事的大旗。这一改,就等于给后来朝廷收编他们、去打方腊那帮人、还有梁山兄弟们最后倒霉的事儿,都提前铺好了路。
宋江这个人在后来被人们议论纷纷,有人骂他狡猾,有人看不起他贪色,还有人批评他过于愚忠。特别是那个叫金圣叹的文学评论家,更是把宋江说得一无是处,评为了最差的一类人。
反正吧,每个人看哈姆雷特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宋江这人吧,也挺爱帮衬别人的,遇到难处的人他总是出手大方。不过呢,他跟晁盖不太一样,主要是因为他心里那套封建的老规矩太深了,这让他有时候想法挺矛盾的。
啥理念呢?说白了就是“孝顺和道义”这俩词儿,它们像是一副隐形的重担,压得宋江喘不过气来。他一方面对那些江湖英雄好汉挺同情也挺佩服的,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要是真去造反那就是对不起朝廷,不忠不孝了。
宋江那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简直就是他最大的软肋,也正是因为这个,才导致了“接受招安”那个悲惨的结局。
他觉得吧,要想在历史上留个好名儿,给国家做点贡献,就得走“招安”这条路。听起来像是胸有大志,但其实也暴露了他宋江心里那股急着要功名的劲儿,还有对“功成名就”那种深深的舍不得。
但说白了,不管你打算干啥,招安说白了就是认输,这点儿没跑儿。
你得明白,北宋那会儿,就是晚期那段时间,因为坏人当道,官府又不作为,地主们还拼命压榨老百姓的血汗钱,所以那些江湖豪杰们实在受不了,就一个接一个地站出来反抗了。
要是梁山那些英雄们还选择向朝廷低头,那就像是自己往陷阱里跳。在那个又黑又狠的社会里,他们很可能不会有啥好下场。
所以,宋江在梁山非要走“归顺朝廷”这条路子时,武松、鲁智深、李逵这些反对的人立马就跳出来,死活不同意,还特别看不起他这做法。
不过,尽管反对派一直在努力反抗,但最终还是没能摆脱那些江湖上的哥们儿义气,没办法,只能跟着大势走,和宋江一块儿接受了朝廷的安抚招揽。
鲁智深在抓住方腊之后,他听出了宋江话里有话,意思就是让众位兄弟离开梁山。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事情。
【02 鲁智深活捉方腊】
要是问《水浒传》里哪个角色最受欢迎,那鲁智深肯定是榜上有名,最受欢迎的那一个。
鲁智深,人称“花和尚”,一开始在军队里可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算得上是朝廷的小领导。但在官场里混久了,他亲眼见到了太多的龌龊和腐烂事儿,慢慢看透了那些掌权人的真面目。所以,他这人就不爱受拘束,追求的是自由自在,压根儿不是那种一门心思想着升官发财、享受荣华富贵的人。
大家都知道,鲁智深这人长得高大魁梧,外表看起来挺吓人,好像粗鲁又霸道,但其实他心底特别善良,没什么心眼。他从来不会随便杀人,只对付那些坏蛋,保护好人。他这一辈子,活得堂堂正正,问心无愧。
鲁智深,大家叫他鲁达,意思就是心胸开阔、爽快大方。他有个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那就是看到不公平的事,立马就会站出来帮忙。
鲁智深这人,特别喜欢除掉世上的坏人坏事,还特别会展现人性里好的一面,所以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身正气。你看他,为了帮路人,直接动手打了镇关西;为了朋友,又在野猪林大闹了一场;还有那个小霸王周通,也被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总之,他就是爱管闲事,但都是出于好心。
鲁智深这家伙,虽然不算正经八百的和尚,喝酒吃肉样样来,清规戒律全不放在眼里,但他心里头始终装着慈悲和救世,一辈子都同情心满满。
说到梁山泊要接受“招安”这事儿,宋江是铁了心要干,可鲁智深却不买账。他直接站出来反对,态度硬得很,简直就是“别人都想不通,就我一人清醒”。他这样,就是因为他心里头那份对自由的执着,谁也别想改变。
他绝对是《水浒传》里的顶尖角色,是那种特别理智的好汉。
鲁智深以前就看明白了官场那一套肮脏手段,现在他也清楚宋江心里头那点小九九,不就是想要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嘛。虽说他也跟着大伙儿一块儿向朝廷低了头,可心里头啊,跟揣了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总觉得梁山这条路是越走越窄,早晚得走到头。
事实证明没错,宋江被收编之后,正一步步往绝路上走。
梁山好汉们接到皇命去打辽国,他们费了好大劲,收回了好多被辽国占去的地方。可没想到,宋朝的皇上却听信了坏人的话,说要跟辽国和好,这样一来,梁山兄弟们拼死拼活立下的功劳就全白费了。
但是,宋江压根没瞧上眼前的这些情况,还是继续做着他的美梦,又带着兄弟们把田虎和王庆给摆平了。虽然打了很多胜仗,威名远扬,可到头来还是没得到皇上的一点儿赏赐。
要是宋江那时候能收手,不继续走下去,可能就不会落得那么惨的下场。但人生这东西,没有那么多假如,宋江还是不听劝,又去攻打方腊了。
虽然梁山英雄们之前几次出征都胜利归来,但跟方腊那一仗,可真是吃了大亏,人员伤亡特别重。就连武松这样的猛将,在激烈的战斗中也被敌人砍掉了一只胳膊,真是惨啊。
鲁智深这家伙,真的挺出众。在打方腊那会儿,他简直牛气冲天,一棍子就把对手撂倒了,让对方在地上疼得直打滚,牙都掉了好几个。
鲁智深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宋江看着他,直接说道:“我这就回京城,跟皇上说说,让你恢复平民身份,去当官,也好给祖宗争光。”
不过,鲁智深对官场的那些套路可是门儿清,他根本不把功名利禄当回事儿。他大义凛然地说:“我这心里头啊,早就没啥盼头了,当官啥的,我可不稀罕,就想找个安安静静的地儿待着。”
宋江看到这种情况,接着说道:“如果你不想回到俗世生活,那就到京城去,找个有名的大寺庙当主持,这样也能让祖宗脸上有光。”
鲁智深一听这话,不屑地哼了一声说:“老子啥也不要,只要死后能留个全尸就行。”
这次聊天,算是鲁智深和宋江彻底闹翻的最后一次对话。要是梁山上的那些兄弟们听了后,能赶紧回过神来,麻溜地离开宋江,说不定最后的下场就不会那么悲惨了。
不过,挺让人感慨的是,大多数英雄好汉还是没能醒悟,继续在迷途中打转。只有六个人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最后有了好结果。那么,这六个人到底是谁呢?
【03六人得以善终】
在梁山泊那一百零八位英雄里,鲁智深算是结局挺美满的一个,他“向死而生”,笑着在听潮声中圆寂。除了他,还有六位好汉最终也混得不错。他们分别是林冲、武松、燕青、李俊以及童威、童猛这哥俩。
在《水浒传》里头,“豹子头”林冲那可是个挺重要的人物,作者花了不少笔墨写他。他和鲁智深挺对脾气,俩人都是讲义气的英雄好汉,不过呢,他俩个性差别挺大,各有各的脾性。
一个文雅,一个豪放,一个性格沉稳,一个脾气火爆,但这丝毫不妨碍两人之间的深厚交情。他们内心都藏着一份纯真和善良,都是实打实的好人。
林冲以前是在东京教八十万禁军枪棒的教头,后来他老婆张氏被高衙内看上了,他一气之下就反抗了。结果,高俅这个坏蛋就陷害他,把他发配到了沧州。没办法,林冲只好跑到梁山去当土匪。到了梁山后,他本事大,成了梁山马军里的五虎将之一。
打完方腊那场大战后,林冲倒霉地得了风病,身体动不了了,就留在了杭州的六和寺。没过半年,他就因病去世了。说实在的,这或许就是他命里该有的一劫,但好歹也算是安稳地走完了这一辈子。
武松这人和鲁智深一样,都给官府办过事儿,对官场里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也很清楚。他最后不跟宋江混了,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
武松本事大得很,特别恨坏人,打起仗来没人能挡。不过,在打方腊那会儿,他倒霉被一个叫包道乙的天师给砍伤了左胳膊。就因为这事儿,宋江后来就不太用他了。
武松没了打斗的劲儿,瞧着宋江对自己那副不冷不热的样子,心里也凉了半截。他就找了个由头,说是要照看林冲,然后就去了杭州的六和寺。听说他在那儿一直活到了80岁,最后是自然老死的,没啥病痛。
“潇洒哥燕青”,他是卢俊义身边最得力的手下,也是梁山好汉里数一数二、英俊潇洒的帅哥。特别是他身上那一片片精美的纹身,简直美轮美奂,让人一看就觉得他英气逼人,风采无双。
燕青虽然出身不高,但他既勇敢又机智,脑子转得快。他摔跤技术一流,射箭也准得很。战场上立下大功,可他从不炫耀,既不奢侈浪费,也不觉得自己多了不起。
宋江谋求招安之时,燕青大展身手,靠着聪明才智和过人魅力,把皇帝身边的红人李师师给迷住了。他赢得了李师师的信赖,随后就通过她给梁山好汉牵线搭桥,最终助宋江一臂之力,成就了大事。
但是,燕青瞧见打完方腊那仗后,梁山泊的兄弟们伤亡惨重,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觉得要是还死心眼地跟着宋江一条路走到头,说不定哪天自己也得把小命搭上。所以,他拼了命地劝卢俊义别再当官了,可最后还是没劝动。
接着,燕青给宋江写了封告别信,然后就毫不犹豫地走了,跑到山里躲起来,尽情享受山水美景。
李俊,人称“混江龙”,原本是在扬子江上划船做点小买卖的。后来,他参与了救宋江的行动,在那白龙庙里,跟众好汉一起小小的聚了一下义,然后就跟着大伙儿上了梁山。到了梁山后,他成了东南水寨的领头人,负责管水军。
但在攻打方腊往南走的那会儿,他就瞧明白了宋江的真实心思,根本不顾兄弟们的死活,一门心思想当大官拿厚赏。特别是看到鲁智深和武松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梁山,他立马就和费保他们几个铁了心结拜,最后干脆跑到暹罗国去了,还当上了开国皇上。
他离开时,带上了两位兄弟,一个叫童威,外号“出洞蛟”,另一个叫童猛,人称“翻江蜃”。他们三个最后的结果,可以说是最圆满的。
看看水泊梁山的108位英雄,他们曾誓言同生共死,风光一时。不过,除了鲁智深和另外六位有个还算不错的结局,剩下的大部分好汉最后都挺惨的,真是让人觉得可惜又可悲。
但是,《水浒传》里的那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形象鲜活,性格分明,喜欢和讨厌都摆在脸上,还有那副慷慨大方、见义勇为的英雄模样,深深地刻在了读者的心里头。
【结语】
《水浒传》那可是咱们中国文学史上响当当的经典,虽说里面108位英雄好汉最后各奔东西,散得七七八八,但整个故事读起来还是让人激动不已,心里跟打了鸡血似的。
老话常说:“看看历史能长智慧,瞧瞧过去能懂未来。”读读那些经典名著,真的能让人想很多。说白了,就是不管在哪个社会,哪个时候,能让自己保持清醒,那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你得明白,那些一心只想追求钱财名利的人,往往容易掉进坑里。要想过得安稳快乐,福禄双全,还是得做个心里没鬼,正直坦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