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天,河北秦皇岛家长黄敏接到一通招生电话。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的老师拍着胸脯保证:"孩子来读五年一贯制大专,毕业包分配工作,月工资至少3000块!"看着女儿张莉中考成绩不理想,黄敏心动了。
8月底,母女俩坐了七个小时火车来到石家庄。在三简路16号的西校区,她们交了8300元学费住宿费,收据上明明白白写着"五年一贯制"。可第二天晚自习,老师突然让15岁的张莉签一份《非学历培训协议》。协议里冒出来个"16000元课时费",还说考不上大专只能拿结业证。黄敏事后才知道,女儿稀里糊涂签了这份"卖身契"。

三年后,张莉只拿到一本"铁道运输管理"的职高毕业证。说好的畜牧专业不见了,更别提大专文凭。孩子又在学校多耗了一年准备单招考试,结果两次都没考上,只能退学回家。黄敏翻出当年的招生简章,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五年拿大专文凭",现在全成了泡影。
和张莉同病相怜的还有40多个孩子。杨泽旭是张莉初中同学,当年明明报的畜牧专业,毕业证上却变成了铁道运输管理。家长们发现,孩子们的中专毕业证都盖着"石家庄东方铁路航空中专"的章,可校长名字和收费收据上的"米贵岐",分明就是经济职业学院的院长。

记者到三简路校区探访时,这里已经拆成一片废墟。学校搬到了灵寿县新校区,负责人两手一摊:"我们和中专学校早没合作了,他们只是租我们地方办学。"对于专业对不上号的问题,他推说"那是中专学校的事",可学生毕业证上的校长名字明明是他们院长。
最荒唐的是解释学费问题:"这些孩子开学站错队,钱交错地方了!"记者追问:"四十多人都交错了?"负责人面不改色:"对,都交错了。"可家长们手里保存的收据,清清楚楚盖着"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中职部"的红章。

现在,这些被骗的孩子们散落在各地。有人去电子厂打工,有人在家待业。张莉的职高毕业证根本找不到像样工作,当初承诺的"月薪3000包分配"成了笑话。教育局回复说这些孩子确实没大专学籍,可没人解释为什么招生时要说"五年一贯制",更没人退还家长们交的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