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妈妈常说:"过年了,得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那会儿不懂,现在终于明白了。
过年,对中国人来说,不光是换新的年历,更是一种特别的仪式感。
01
昨天坐地铁,听见旁边两个姑娘聊天。
"你今年回老家过年吗?"
"回啊,再忙也得回去,不然妈妈该念叨了。"
"票买到了吗?"
"买是买到了,就是得转三趟车,折腾一天。"
"这么麻烦还回去啊?"
"必须回啊,过年不回家,没有过年的感觉。"
原来,回家,就是中国人过年最大的仪式感。
02
前几天去菜市场,碰见老王买菜。
"哎呦,今年买这么多?"
"可不,儿子儿媳妇要回来过年,得多准备点。"
说这话时,老王眼睛都亮了。
他告诉我,儿子在广州工作,平时忙得连视频都难得开一次。
去年过年因为工作没回来,他和老伴儿吃年夜饭时,电视声音开得特别大,就怕家里太安静。
"今年可不一样了,他们要回来住一星期呢!"老王笑得合不拢嘴。
年夜饭的味道,也是中国人最深的仪式感。
03
街口老李家的饺子馆这几天格外忙。
"大家都在准备年货,生意更好了。"老李边包饺子边说。
"为啥啊?"
"家里老人想吃饺子,年轻人包不好,就来买。这两天光卖速冻饺子就卖了两千多斤。"
说起过年,老李爱人插话:"你是不知道,有个老大爷,儿女都在国外,一年到头见不着面。年三十那天,老人家一个人来吃饺子,说什么都要坐在店里吃完。"
"为啥不打包回家吃?"
"他说啊,一个人在家吃得太安静,在店里热闹。"
过年,就是要热热闹闹。
04
楼下小郑刚买了车,准备开车回老家。
"开车回去要六个小时呢,坐高铁多快啊。"
"可不就图个仪式感嘛,"小郑眨眨眼,"开车路上还能带爸妈去看看沿途的风景。"
小郑说,去年没开车,坐的高铁,太快了,转眼就到家,感觉少了点过年的味道。
今年开车回去,走走停停,说不定还能买点特产带回家。
买年货,贴春联,蒸年糕,这些看似老套的事,却是过年最浓的仪式感。
05
小区门口的超市,这几天卖年货卖疯了。
"现在的年货种类多了,但该买的还得买。"超市老板娘说。
"该买啥啊?"
"茶叶、糖果、瓜子花生这些,虽说平时也能买到,但过年买就是不一样,图个喜庆嘛!"
隔壁王大爷每年都要买一大包糖,说是留着给串门的孩子们吃。
虽说现在串门的人少了,但他还是年年买。
"这不就是个仪式感嘛,买了心里踏实。"
过年,就是要的这份踏实。
06
前两天下班,遇见老张贴春联。
"现在不是还早吗?"
"早啥啊,再过几天孩子们就该回来了,趁着天气好,先把春联贴好。"老张乐呵呵地说。
他告诉我,往年都是等孩子们回来一起贴,今年想给他们个惊喜。
"你说这春联外面打印的多好看,可我还是喜欢自己写,虽然歪歪扭扭的,但有年味儿。"
仪式感,就藏在这些歪歪扭扭里。
过年,是回家的路,是团圆的饭,是长辈的唠叨,是晚辈的撒娇,是一家人挤在一起看春晚。
这些看似普通的日子,却是中国人心里最深的仪式感。
点个在看,祝愿天下所有游子都能顺利回家,和家人一起过个热热闹闹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