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18期,喜欢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给个关注!
作者:小杰子
唐朝时期,在某天夜里,雷电交加,天空中不时闪出火光,只见两个光点猛烈撞击之下,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分头飞去,可想而知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神仙打架。
人们此时早已休息,只见其中一个光点落在了临江一个村庄,那光点落地后随着白烟消去,一个白衣女子躺在地上,不一会白衣女子艰难地起身,朝村内走去。
白衣女子摇摇晃晃走在街上,可能受伤实在严重,双腿已经不能支撑受伤得身体,便扶着墙一点点地向前移动,忽然看到一处人家还在亮灯,便抓紧脚步向那户人家前去。
白衣女子左手扶墙,右手轻轻扣动了门环,还未等里面的人开门便晕了过去,整个人依着大门。院内的刘禅在听到敲门声后,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出屋内来到大门,刚一打开,那位白衣女子便瘫倒在他身上。
刘禅叫了几声姑娘后,得不到回应便将其抱入屋内。刘禅心想如今天色已晚,怎么会有单身女子受伤在这街上,看来是遭遇不测了,他将白衣女子抱上床,然后仔细打量白衣女子。
透着屋内的烛光,刘禅发现那白衣女子肌肤娇嫩,白皙嫩滑,腰间还有一香囊,刘禅仔细一看写着“白云莲”三个字,自己回想一下貌似在哪见到过这三个字,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摇了摇头也不再多想,便摸了摸那女子的额头,发现特别滚烫,忙打水将毛巾捂上额头。
女子嘴中不时传出梦话:“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和你双修!”刘禅也是纳闷,这些词语他不曾听过,在书中也不曾有介绍,正当他打算帮女子更换毛巾时,突然白云莲猛然抓住刘禅手臂:“你是谁!”
刘禅惊慌道:“仙子你忘了,是你来到我这里的,我开门见你晕倒便把你抱入屋内了。”
白云莲瞪大眼睛回想了一下,于是放下警惕松开了手,可是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那只手反而抓住刘禅的脖子:“你叫我什么?”刘禅被吓得眼泪都要蹦出,连忙摆手道:“我叫你仙子啊?有什么不妥吗?”
白云莲道:“你怎么知道我的身份?要知道凡人是不可能知道我身份的,说,你是不是那黑熊的爪牙!”刘禅赶紧解释道:“是姑娘你刚才说的梦话,我听到了什么仙境,什么双修,然后你的腰间还有个香囊,我就猜你并非凡人,如有冒犯请您恕罪。”
白云莲一听忙松开手,不好意思地脸红了起来,随后便羞答答地说道:“看来是误会公子,刚才出于自保如有冒犯还请公子原谅。”刘禅摸了摸脖子,又看了看女子,心想这女子变化还挺快。
刘禅为了防止那白云莲再生事端,向后挪了几步道:“不知道仙子是何缘故落得如此狼狈。”
白云莲也马上气若镇定,缓解了一下情绪道:“哎,这要从我的身世说起…”
白云莲本是蓬莱仙岛的一条白鲢鱼,受到仙岛的环境影响逐渐有了道行,然而妖精修行往往到一定阶段都要接受天劫的洗礼,如果能够渡过此劫方可修成大果,可是能够修成正果的却是寥寥无几。
在这仙岛之上还有一黑熊,和白云莲一样,受到仙岛环境的滋润开始有了心智,慢慢地也积累了道行,但是黑熊性格粗狂,动不动就大喊大叫,惹得白云莲十分厌烦。
谁知黑熊不知从哪里得来一本仙书,上面有一条记载着如果双精双修,方可渡劫,修成正果。于是黑熊便来找白云莲,想与之结合双修共同达到渡劫的目的。可是白云莲天生傲气,本对黑熊心生厌烦,更不想与其双修便拒绝了。
那黑熊不死心,便要强行双修,白云莲不允,便发生了这天上之战,最后两败俱伤。
刘禅听后顿感匪夷所思,然后又安慰道:“仙子遭遇此劫,我也感同身受,既然来到我这里便好好休息,可惜我肉体凡胎也不能帮助你什么。”刘禅说完便低了头。
白云莲第一次被别人关心,忽然心头一暖,有些说不上的感觉让心脏砰砰乱跳,想到黑熊可能不肯就此罢休,白云莲也是长叹了一口气:“唉,这次我伤得比他重,如果他卷土重来,我可能只能就犯了。”
刘禅一听忙站起身来道:“仙子你放心,只要我在,除非从我的尸体踏过去,不然我定不会让他动你分毫。”
白云莲噗嗤一声笑了:“公子倒是勇敢,可惜无用。”
刘禅大义凛然道:“能为正义而战,我死也不后悔。”
白云莲被刘禅的精神所打动,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和刘禅说道:“不知公子可愿与我双修?”刚说完马上就把头扎进了被子里,害羞地不敢看刘禅。
刘禅起初还扭扭捏捏,可是想到如果让那黑熊得逞,那天下出现了这么个神仙岂不会天下大乱?但是又不能趁人之危便说道:“我与仙子刚刚结识,你遭此劫难,我是不是有点趁人之危”
只见白云莲唰的一下把被子掀起,一把将刘禅吸了过来,随后两人便双修起来。
第二日,经过双修之后,白云莲意气风发,精神抖擞,昨日的伤已经全部愈合,随后便与刘禅辞行:“相公,我此次前去将黑熊降服,之后便会回来了。”说着便走出了大院。
刘禅右手扶腰,左手扶墙道:“娘子一定要多加小心,我会一直等你归来。”白云莲也不再多说,嗖的一声便消失了。
刘禅在家里等啊等,终于在一个月以后,白云莲打扮得犹如妇人一般归来,刘禅紧紧握住她的双手道:“娘子你可算回来了”
白云莲调皮地说道:“相公,从此以后我便在这里生活了”
随后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
声明:#民间故事#核心是通过故事反应人世间的善与恶,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借故事明事理、传递正能量,请不要与封建迷信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