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2月10日讯(通讯员 左曙东 王雯 记者 朱鼎兆)近年来,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静默杀手”。近日,涟水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团队再次运用“救命神器”体外膜肺技术(ECMO)救治一名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心跳骤停张奶奶,最终将张奶奶从“死神”手中拉回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e1bd9e12fc9c83127ff354c6ce683ec.jpg)
71岁张奶奶突发胸痛、胸闷,症状逐渐加重,家人见状紧急将其送至涟水县人民医院急诊救治。到达急诊时,张奶奶已出现意识模糊,急诊值班医护人员立即评估病情,给予一系列急救措施,同时通知胸痛中心主任何君杰前来会诊,为其行相关检查,排除急性心梗可能。考虑到张奶奶血压、血氧饱和度数值等持续下降,药物应用无效,当务之急是维持生命体征,不然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于是张奶奶被医护人员护送往重症医学科(ICU),予以严密监测救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eaad346ecd3b4880b4a176383555d8.jpg)
果不其然,刚进重症医学科,张奶奶突然出现心跳骤停。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胡男彬,ICU负责人朱学专,主治医师于娜娜带领团队迅速投入抢救,行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并给予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升压等治疗。重症医学科团队经全面综合评估张奶奶病情,考虑其可能因“急性肺动脉栓塞”所致心跳骤停,行体外膜肺氧合(EMCO)是最佳治疗方案,救治成功率高。
经与张奶奶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医务科带领团队立即为张奶奶行外周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置管术。ECMO团队成员默契配合、分工协作,穿刺置管、预冲管路、管路连接、机器运转等一系列步骤紧锣密鼓进行,迅速为张奶奶建立体外心肺功能生命支持。半小时后,随着ECMO的成功转机,经过膜肺氧合的鲜红血液回流张奶奶体内,张奶奶脉搏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迅速改善。同时张奶奶因缺氧血乳酸达危急值,为其ECMO串联人工血液净化机改善肾功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f5a352343e53a8182996438ee1945b7.jpg)
危险暂时渡过,但导致休克、心跳骤停的原因尚未明确,警报仍未解除。为明确病因,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待张奶奶生命体征平稳后,团队转运ECMO到CT室行肺动脉造影检查,提示:肺动脉栓塞,印证了初步诊断。
经过3天的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张奶奶心、肺、肾功能、血流动力学、器官灌注明显改善,病情逐渐好转。第5天,张奶奶基础生命体征恢复良好,经评估已达ECMO撤机标准,当天顺利撤机。并邀请甲乳血管外科主任朱旭昶前来会诊,经复查张奶奶肺动脉栓塞已溶解消失。随后,张奶奶转入甲乳血管外科普通病房进一步康复治疗。
新闻多一点:
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脂肪、气体或其他物质堵塞导致肺循环灌注不足,引起组织缺氧和肺功能障碍。通俗点地讲,就是肺的血管被堵住了,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肺栓塞的表现
肺栓塞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咳嗽、心悸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肺栓塞的预防
长时间坐卧不动时,应适时活动双腿,避免血液瘀滞;长途旅行时,应适时起立活动,避免长时间静坐;术后、产后等情况下,应按照医生建议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及时发现深静脉血栓。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