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晋阳古城被毁到重生

老醯儿谝史 2020-11-01 15:11:11

自隋唐时期晋阳古城即日益成为维护中原地区的战略屏障。从防御突厥、回纥等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战略角度分析,显得格外重要。更由于其本身的地理条件,两山夹一川,以及其城防设施的日益完善,使得晋阳古城本身就成为了该地区政治势力的重要中心,公元前453年董安于初建晋阳古城时就以“铜墙铁壁”的质地将晋阳古城打造成为赵国的根据地。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当时的晋阳古城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公元307年刘琨驻守晋阳古城几十年,对于晋阳古城的维修与扩建功不可没,“闻鸡起舞”这个历史典故就发生在晋阳古城外的一片土地上。

自晚唐朝廷为了平定黄巢起义之乱需要将治所置于晋阳时的河东节度使,使这一要职授于沙陀集团李克用以来,晋阳古城更是成为沙陀集团武装势力为主的“北伐军事集团”的主要根据地,李克用自己就曾经利用晋阳古城的防御工程成功地击败了朱全忠数路大军的围困,在整个晚唐时期以及以后的五代十国历史上,便出现了谁拥有晋阳者,谁就有可能问鼎天下的实力保障!

然而,在宋太祖赵匡胤“三下河东”而不破后,返回洛阳的路上就病故了,赵光义对北汉政权是恨之入骨,尤其是对身处晋阳古城内的人民是恨的咬牙切齿!经过调兵遣将赵光义亲率大队人马御驾亲征,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拿下晋阳古城。赵光义在消灭盘据在晋城古城的北汉政权后却悍然下令烧毁晋阳古城,光烧还不解恨,又引晋水将晋阳古城彻底淹没,雄伟壮观,坚如磐石的晋阳古城就此毁于一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笔者的孤陋寡闻分析:

一、是北宋王朝的“强干弱枝”基本国策的本质体现。晋阳古城经过唐朝的扩建,五代时期进一步加固,城墙坚固,使得北宋屡攻不破,这是北宋政权不能接受的事实,同时也是不能容忍的,地方上有如此强撼的城池存在是孰可忍孰不可忍,因为在北宋朝廷收复南方割据政权时都是一帆风顺,唯独在平定北汉的晋阳古城时举步维艰,久攻不破!而且是损兵折将损失惨重!赵光义更是火冒三丈!赶紧招集大宋精锐兵力,且在南方分裂势力已经基本平定的前提下亲率大军兵临晋阳古城。在江南已平,大局已定,这时的北汉已经成为孤城一座,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刘继业(也就是北宋著名的杨业)被迫纳降,实际上为了城里的老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晋阳古城以其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唐末五代时期屡屡反抗朝廷中枢,对此了如指掌的北宋政权非常忌惮历史重演,“晋阳前临台骀泽,后依悬瓮山,坚不可摧,历来都是龙潜之地!”宋太宗遂令烧毁晋阳古城,以绝后患,还不放心又引晋水淹没了晋阳古城。

二、是封建迷信思想作祟

太祖赵匡胤因在宋州(今河南商丘)任归德节度使而发迹建立宋朝,古代天文学有“分野之说”,宋州为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商星之野”。而晋阳古代则属于“参星之野”。“天上商参不得相见,地下宋晋不得相依,家国盛者后服,衰者见叛不至引为方德。”这在残唐五代初期定都开封的后梁朱氏集团在与盘距在晋阳古城的沙陀李氏分裂势力的殊死搏斗中失利,最终丢掉江山的战例中可见一斑!宋太宗对此深信不疑,故在收复北汉后,则下令烧毁晋阳古城,而且下旨将晋阳府降格为并州,这也许就是太原市称之为并州的源故吧!甚至到了宋仁宗嘉佑四年,当时的晋阳府尹韩琦上表奏请将晋阳列为节镇,以增强其对于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侵扰,但翰林学士胡祁仍以“参商仇雠之讳,今欲崇晋,非国之利也,自宋兴,并最后服,太宗削之,不使列入80年,宜入旧制的荒谬理由反驳了韩琦的请求见,晋阳古城周边的军事堡垒被彻底毁掉,不但没有给北宋王朝统治带来长治久安的大好局面,反而因对北方契丹族的辽国政权的战争规模日趋扩大和残酷,则显得颇为失策,由于燕云十六州掌握在辽国人手里,而现在又没有了晋阳古城这座坚强堡垒的军事战略护佑,辽国的骑兵频频出现在中原大地,有入进入无人之地,便可以对中原大地任意抢夺,使得北宋政权的防御体系显得脆弱不堪!在这种情况下重建晋阳城被宰相赵普提上议事日程。重建晋阳城虽是赵光义的无奈之举,但是对于北宋朝廷来说是当务之急!

三、是少数游牧民族对于中原地区汉民族的侵扰,目的只有一个,因为他们哪里不生产粮食,主要生存靠肉食,但时间长了光靠肉不行,但是他们哪里又不能耕种粮食,所以到中原就是为了抢夺粮食!

四、是光义下令烧毁了晋阳古城,现在又下令重修晋阳城,由御敌大将军潘仁美急赴晋阳,在晋阳古城西北二十里的唐明镇的基础上重建晋阳城,尤其是在赵光义亲自北伐幽州遭遇惨败之后,更是要求扩大重建晋阳城的规模且增加重建力度,当然为了斩断龙脉保佑大宋江山永固之需要,重建工程并没有在烧毁的原址上进行,而是选在了晋阳古城西北方向二十里的唐明古镇,此时所建的晋阳城与彼时的晋阳古城无论是建制还是规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晋阳古城的建设者为董安于,他设计的城墙厚度为一丈,高度为三丈,墙内由黏土夯实,土内加铜条和荆条,外以墙砖加石灰裱实,其用意则不言而喻!晋阳古城初建规模是周长四十里,四个城门,四个瓮城,每一个瓮城占地一亩。新的晋阳城重建以后便屯兵于此,在之后的对辽作战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比起昔日的晋阳古城一个是铜墙铁壁,一个是裂迹斑斑,根本没法比!当时的晋阳古城里的人心齐,可以说人心比城墙更坚固!新城的劣势凸显无疑,对于控制河东,保护中原的屏障作用是大打折扣,虽然在北宋末年抗金的斗争中晋阳城和晋阳人民奋勇抵抗,殊死搏斗,但是在冷兵器时代城池的坚固耐用的作用不容忽视!

宋太宗赵光义无疑是自掘坟墓,毁掉晋阳古城也就是毁掉了自己的前程!历史的教训再一次认识赵国董安于的远见卓识!

晋阳古城从公元前497年初建到公元979年被毁毅然在三晋大地屹立1476年岿然不动。赵简子以它战胜了自己的对手,史称“晋阳之战”。刘琨对它进行了十几年的大规模修缮,凭它战胜了所有的动乱,史称“西晋之乱”。刘继业凭它让赵匡胤三下河东而不破,这就再三证明晋阳古城的魅力与魄力!“得晋阳者得天下”看来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晋阳大地是龙城,亦是藏龙卧虎之地,从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到唐太宗李世民,再到五代十国各个诸侯割据政权称霸或者称帝之前都潜伏在晋阳古城,一旦时机成熟立即称帝,并且是一帆风顺,马到成功!毫无悬念而言,试想晋阳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以实践为角度去分析“得晋阳者得天下”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第一、晋阳古城是中原地区的北大门,只要大门一开,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铁骑是一日千里。

第二、晋阳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谁占据了晋阳谁就有可能问鼎天下。

第三、晋阳是王业之基,一旦掌握了晋阳城的主动权统一大业顺理成章!

汉民族发源于晋阳、汉文化也发源于晋阳,汉历史书写于晋阳,大禹时期设立的九州之一冀州就在晋阳大地中心地区。

1、夏朝的初都在山西省夏县。

2、西周时期的唐叔虞始建晋国。

3、隋殃帝杨广称帝之前在晋阳做总管六年。

4、汉文帝潜伏晋阳十九年。

5、唐太宗李世民在晋阳古城城广纳天下豪杰。

6、平阳公主把守晋阳地区东大门娘子关。

7、宋太宗赵光义在晋阳做晋王多年。

8、朱棡在晋阳称王二十一年。

9、张之洞在晋阳巡抚三年。

综上所述就可以看出晋阳对于中国历史的走向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说晋阳古城的门就是晋阳古城的脸,宽盘大脸是一种形象,贼眉鼠眼又是一种形象,这就是为什么谢成要大修晋阳城,或者说大规模扩建晋阳城的必要性!

附八座城门之:

作为太原市现存唯一一座古城门楼遗址——拱圾门诞生于明洪武年间,同它一起建起的还有七个兄弟,分别是镇远门、阜城门,振武门、迎泽门、承恩门、宜春门、迎晖门,这八座城门分别从四个方向迎接着八方宾客。

但是有一门至今未更名,它就是拱圾门,拱圾门位于今太原市小北门街的北尽头,北大街之南侧,是太原市明代府城的东北门,亦称小北门。其城垣自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问世以来已经有644年的历史,民国时期的小北门附近还有山西省国民师范学校,现在位于太原市五一路东。明洪武8年(公元1375年)朱元璋把四儿子朱棡封在晋阳做晋王,当时的晋王府就是现在的太原市府东街101号大院(原来的省政府部门)。紧接着又派其亲家谢成来到晋阳,最主要任务是扩建晋阳城古城墙,以增强其防御能力。因为晋阳是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汇地带,按照以前的历史记载,晋阳城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侵扰,朱元璋也充分认识到晋阳城对于中原政权的重要性和它的战略地位,故将晋阳城列为九边重镇之一,城池是否坚固,城门是关键,所以谢成来到晋阳城以后,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将原来的四座城门扩建为八座城门,将城池周围的城墙进一步加固,所谓“固若金汤”就体现了当时的古城墙。

坐落于拱极门的东边是镇远门,这次太原市解放路进行改造便发现了镇远门古城门遗址,镇远门最初称之为镇朔门,它的具体位置在解放路与北大街交叉口南侧,是明代晋阳城府城北西门,俗称大北门。明洪武十年古城门告竣后的名称为镇朔门,顾名思义即为镇守朔方之意,就是为防范北方戎狄少数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直接点明了晋阳城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民国时代大北门街附近有“明辰学校”和“平民工厂”,大北门外有“西北机车厂”,“西北电化厂”,“西北修造厂”,“西北化学厂”,以及牧羊场等。

在明代太原城的西侧,从北向南分别是阜成门与镇远门,阜城门的具体位置就在旱西门街与新建路口东侧,是明代太原府城的西北门户,初名迎汾门后改阜城门,俗称旱西门。

其实旱西门并不旱,旧时旱西门低洼潮湿,城西北一带的雨水、污水大多推圾与此,所谓旱只是与地势更低的水西门相对而言。旱西门街南有饮马河,街北有西洋园、黑龙潭、黄河套等积水湖池,旱西门北那条柳溪街遗址就是明清时期的荒摊野坟,民国时期曾置牧牛场。

旱西门南侧是镇武门,镇武门的具体位置就在水西门大街与新建路交叉口的东北角,是明代太原府城的西南门,初名阅武门后改为镇武门。俗称水西门,宋代曾经称为金肃门。清代水西门南侧为满州城,后来才有了“方山会馆”,“第三实验小学,”和“镇铁寺”。水西门外有真武庙,庙后有镇河楼,并且有两头铸铁牛,还有旧教场、演武厅,最后称为模范牧场。

如今热闹非凡的迎泽大街上,在明代就坐落着着雄伟壮观的迎泽门,迎泽门具体位置在解放路与迎泽大街交叉口的西北角,是明代太原府城的西南大门,初名朝天门,后改为迎泽门,俗称大南门,大南门哪有旧大南门街,古清真寺,古弥陀寺,四牌楼,愉园寺等名胜古迹。

在现在的“五一广场“附近曾经有一座大气磅礴的城门为承恩门,承恩门具体位置在五一广场的东南角,是明代太原府城的东南门,初名太平门,俗称新南门。“辛亥革命”时期太原的起义军就是从这里入城的,此后新南门改成首义门,首义门大街东有关帝庙,东南角就是正太铁路局以及铁路警察局,还有很多汽车合作社。1951年五一劳动节前只剩下残缺的城垣遗址被彻底拆除,首义门不复存在,五一广场从此诞生。五一广场承载着山西省人民的历史而久负盛名!

现在的太原市建设路上,从北向南一路排列着迎晖门和宜春门,迎晖门具体位置就在现在的小东门街与建设路口的西南角,是明代太原府城的东北门,俗称小东门。旧时的小东门附近有“西北实业协会”,“西北实业杂志社”,“山西省政府汽车管理股及大教场,小东门外有“同蒲车站”和“西北铁路管理局”等民国时期的结构。在迎晖门的南侧是宜春门,宜春门的具体位置就在府东街与建设路交叉口西南角,是明代太原府城的东南门初名来春门后改为宜春门。俗称大东门。事实上大东门与春天没有任何关系,在太原城的八座城门中宜春门的军事地位相当重要,过去是重兵把守戒备森严,因此以军门著称!旧时大东门有兵营,马场,医院等很多重要机构和设施。

由于古晋阳城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少说游牧民族文明的交汇处,双方关系融恰时,古太原城就是一个商品交流的天然平台,双方交恶时古太原城周边就成为双方交战的战场。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消灭元朝腐败统治以后,就非常重视古太原城的历史地位和军事地位,故将四儿朱棡封为晋王,并派其亲家谢成(朱棡的老岳父)赶赴太原,主要的任务是扩建太原城,维修和加固旧城墙,这一点比赵光义很有远见卓识,以后发生的事情再一次证明朱元璋的先见之明,明末清初清军对太原城的围攻屡试不爽,也久攻不下,最后没办法只能采取“离间之计”才突破太原城的天际防线!

纵观山西五千年历史,晋阳古城2500年建城史,充分说明一点山西乃至太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老百姓曾经说过一句话是“得山西者得天下”,所谓众口铄金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春秋时期的晋阳古城以及明代修建的太原古城都对汉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到了关键时刻晋阳古城被唐朝历代皇帝称之为“龙城”或“龙潜之地”!宋代的“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明代的“晋王府”,使太原城的名气大振远扬海内外,洋人一提起晋商都会竖起大拇指!你就可以想象在当时太原城是何等繁荣。

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并不是为了炫耀什么,主要是激励年轻人要认真学习历史,冷静地反思我们的现状,通过学习历史,逐步学会掌握自己为太原市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本领,认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为太原市的发展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只要你尽心尽力去做好就不愧为一个太原人!

“控带山河,距天下之背脊”。晋阳城于天下之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城门是晋阳城的脸面,城门几经修缮几次被毁。太原市北大街修建时发现了“拱极门”太原市解放路修建时发现了“镇远门,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太原市五一广场首义门古城门的重新修建,昔日雄伟壮观的门楼将再展雄风!

作者:王恭建

2020年8月31日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