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破100亿后,忙坏海外网友:又吵架又破防……

马到成功呢 2025-02-20 10:17:07

《哪吒2》破100亿后,忙坏海外网友:又吵架又破防……

海外反响:文化共鸣与激情互动

海外看哪吒,天涯共此时。

当《哪吒2》于2月14号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时,无数观众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影院。

*当小小魔童真正“踏出一条自己的路”走出国门后,观众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

各地的首映礼座无虚席,票房预售甚至一票难求。

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票房数字上,截至发稿前,《哪吒2》总票房已突破100亿大关,创造了纪录,成为了首部成功闯入全球影史票房前20名的非好莱坞电影,真是改写历史。

面对如此现象级的大片,海外网友似乎陷入了热议与争论之中,各种破防互动在网络上掀起了另类的“哪吒”热潮。

这到底还是我印象中的中国电影吗?

《哪吒2》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首先整破防的,不仅是局外人,更是身在异国的华人们。

两天前,一位身处多伦多的博主在网络上吐槽:“影院一周只排两场,太难抢!”

眼看只剩下一个残疾人专座,他忍不住发出灵魂拷问:难道为了看个电影还得把自己腿打折吗?

经过几番努力,这位朋友终于欢天喜地地抢到了下周四的电影票。

离奇的现象不仅限于此,早期在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预售也曾出现过一票难求的情况。

在2月12日的时候,《哪吒2》在美国的提前点映场次已售罄。

当《哪吒2》在南加州举行首映活动时,恰逢雨天,却依然有无数的华人观众冒雨而去,以表达对中国电影的支持。

许多留学生还相约组团观看,在观影结束后,他们甚至燃情合唱起《槐花香》,引得现场其他观众也跟着哼唱,场面令人动容。

新西兰的影院也难逃这一热潮,原本只排了一场的首映,后来在影迷的强烈要求下,休息日排片一举增加到12场。

身处异国他乡,看到中国电影在世界舞台发光发热,谁又能不心生自豪?

《哪吒2》的精神内核,不正是华夏子孙流淌在血脉里的精诚团结吗?

那些哭着笑着从影院里走出来的华人,同样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在海外华人们为《哪吒2》的“百亿补贴”行动中,这其实也是一场真挚的双向奔赴。

*祖国人民,你们好好睡觉,夜班我们来值。

更有趣的是,华人们为了观看《哪吒2》,竟不小心把希腊带火了。

因为整个欧洲目前只有希腊在上映《哪吒2》,迫不及待的影迷疯狂组团前往希腊,准备在观影之余一睹爱琴海的美丽。

与此同时,依然有不少观众深感遗憾,因为他们却错过了这部让人期待的电影。

《哪吒2》的出海反响,先在震撼全球之前,已将自家华人整破防了:想看无缘、一票难求、看了却会感动得泪流满面——祖国的发展变化原来是这般惊人又美好。

制作背后:不凡的匠心与坚持

至于老外们对《哪吒2》的反应,惊叹程度完全不输华人:“中国电影什么时候会这么强了?”

那么,《哪吒2》究竟凭什么能够打破这样的壁垒,取得如此的成功?

电影中的特效镜头多达1948个,画面的制作要求已经细致到了“像素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导演也一度考虑过外包——寻找优质的国际团队来辅助完成特效制作。

然而,现实却是,当那些想法被抛出之后,那些工作室却开始显露出不屑的态度。

“即使是一个顶级的工作室,也可能用三流的人员来完成我们的项目。”

面对这样的困难与挑战,导演无奈之下放弃了外包,咬紧牙关选择自主制作。

随后,在全国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的合力奔赴下,《哪吒2》终于在国际上响亮而出。

因此,当海外观众走出影院之时,他们纷纷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震撼:“天啊,这肯定是中国最牛的史诗电影!”

各种走心的评价充斥网络。

在国外专业电影网站IMDb上,《哪吒2》的评分达到了8.3分。

8.3分究竟意味着什么?

以《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1》在该网站的评分7.9为例,《哪吒2》的分数代表了更高的认可。

过去25年来,唯一上过8分评分的中国电影,恐怕便是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

显而易见,这个评分足以反映出海外影迷对《哪吒2》的喜爱与认可。

但是,越是热门的内容,越容易引发争议,《哪吒2》显然也未能逃过这一劫。

刚上映不久,影迷们对电影中的台词翻译方式展开了热议,争论甚至一度形成热搜。

其中,哪吒一句“急急如律令”在翻译时是如何传达英文的,却引发了观众的讨论。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海外版中翻译成“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引发众人的哄笑。

然而,随即也是有华人影业的工作人员站出来表明这是假的。

“quickly quickly biu biu biu”虽然有趣,然而其并不能准确反映这句话的本意,应当是“速速执行,不得有误,违者必究。”

《哪吒2》的海外版本里,将“急急如律令”翻译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传递出了快速听令的意味。

此外,最近有些网友的关注点却聚焦于哪吒的性别问题:这小孩子到底是男还是女呢?

一位较真的海外网友给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看法。

除了对台词翻译和人物性别的讨论,许多带有火药味的言论也渐渐浮现。

法国媒体则试图将《哪吒2》放置在中美电影比较的高度,拟定题目也暗含竞争意味,试图引发争论:中国VS美国:票房大卖的《哪吒2》已成为《阿凡达3》和《侏罗纪4》的竞争对手。

与此同时,日本网友却表示,无法理解这样的观影口味:“《哪吒2》这种水平的动画,搁在日本恐怕十亿票房很难啊?”

没想到的是,山外有山,恶人自有好人磨。

很快热心网友就给出了精辟的回复:“也难怪了,全世界都知道你们不喜欢胖子和小男孩。”

《哪吒2》掀起的关注浪潮,确实超乎预期,同时也让海外网友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更大的好奇与关注。

但同样,仍有部分美国网友表示,他们看得并不太懂。

甚至有部分偏激的声音抛出质疑:“《哪吒2》的海外票房难道全靠华人和留学生的贡献吗?”

自《哪吒2》在国内上映仅11天,则创下了10亿美元票房记录。

在如此热度下,某些海外网友冷静地指出:票房高又有什么用,缺乏全球吸引力。

对此,一些博主表示,老外们不买账的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复杂的中文对他们来说不易接受,神话故事的背景显得复杂难懂——阐教、修炼、魔道、仙人……显然欣赏的门槛过高。

然而,就在大家对此表示无可奈何的时候,也有网友高呼着自己的情感:“虽然看不懂,但不影响我爱它!”

甚至还有一些网友惊呼:“赶紧去书店买书,研究研究中国神话!”

在这种语境下,好莱坞的音响工程师也对《哪吒2》赞不绝口:“电影真的太棒了,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

面对《阿凡达》和《指环王》,身为普通观众的我们是否也能推测,为什么海外观众对《哪吒2》感到困惑呢?

或许曲高和寡,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不是特效与爽文叠加的爆米花产品能够媲美的。

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当《哪吒2》突破百亿票房的时候,它已经充分证明自身的价值。

只有中国人才可以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

《哪吒2》能否获得海外观众的喜爱,并不是重点,首先我们需要的是制作中国人自己爱看的电影。

正是当中国电影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不迎合、不卑怯之时,才是文化真正的出海。

正如网友所言:“哪吒闹的不是海,而是旧有的文化边界。”

期待《哪吒2》再攀高峰,中国电影,继续加油!

结语

在《哪吒2》这一盛大的文化盛宴里,无法不回响的是华夏儿女对母国的共鸣和对文化的认同。

这不仅是一个电影的成功,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代表。

无论海外的评价如何,我们的信仰与期待始终不变。

在未来的旅途中,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电影能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续写辉煌。

“哪吒”带来的不仅是票房的成功,更是民族团结的展现和文化传承的延续。

希望未来更多能够展现中国故事的作品同行走向世界。

0 阅读:104

马到成功呢

简介:金宇辰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