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作为我国第一长河,整个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据了我国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一。
同时长江又有着“中国黄金水道”之称,其通航里程达2800多千米,可见长江对于我国的重要性。
广袤的长江流域中还孕育着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淡水鱼类则有400多种,只可惜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毫无节制的人为捕捞,再加上环境的变化和破坏,最终导致整个长江流域的渔业资源快速匮乏,甚至还导致多种鱼类出现灭绝的情况。
其中白鲟在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长江鲟在2022年被宣布野外灭绝,还有一些没有被官方宣布灭绝的种类也是多年未见,比如长江鲥鱼,至于长江江豚、刀鱼、中华鲟、胭脂鱼等国家保护鱼类,它们也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稍微不慎就会遭遇灭顶之灾,甚至还会进一步引发生态断层。
好在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正式实施,这无疑是为保护长江渔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当大家齐心协力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想不成功都难!
时间来到2024年,在禁渔4年之后,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长江禁渔带来的好处,其中最为直观就是长江中的鱼变多了,时常能见到大鱼将水面“染黑”的场面,五六十斤的草鱼鲢鳙鲤鱼等结队而行,场面极其壮观。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所研究员、长江水生生物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庄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记录以来长江渔业资源的总量在1954年是最高峰,达到了45万吨,自此以后就逐年下降,到长江禁渔之前还不到10万吨。
在长江禁渔实施2年后,也就是在2022年的时候,我国有关工作人员监测到长江鱼类有193种,相比于长江禁渔之前的168种,共计增加了25种。
同年监测到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达到了1249头,比2017年普查时增加了237头,实现历史性的止跌回升。
看着长江在禁渔短短的4年之后,就已经取得了战略性的成绩,相信在继续禁渔之后,长江流域的渔业生态将恢复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于是就有网友表示:既然长江的鱼变多了,甚至连江豚的数量也开始止跌回涨,曾宣布灭绝的白鳍豚还有机会重现吗?
白鳍豚,又被称为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
白鳍豚是一种比大熊猫还古老的生物,据相关的化石考证,它们在4000万年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就已经存在,是真正的“活化石”,并且它们也同其他鲸类一样,原本在陆地上生活,后来为了适应环境才进入水中。
通常2分钟左右,白鳍豚就会浮到水面上来换气,因此非常容易发现它们的存在。
关于白鳍豚的研究,我国生物学家周开亚早在1982年就开始了,并且据相关文献资料记录,当时它们的数量大约有400多头,但是到了1997年,考察队却发现它们的数量已经跌至50头以下。
只可惜在接下来十几年的时间里,白鳍豚的数量并没有回升,反而在持续减少,并且在野外最后一次发现白鳍豚的时间永远定格在了2004年。
一直到了2007年,我国才不得不对外宣布白鳍豚已在野外功能性灭绝。
自此,长江流域中再无人见过白鳍豚,但是很多网友,包括小编在内,总感觉不能接受这个消息,毕竟长江流域是如此的广袤,说不定在一些深水区还藏着一些白鳍豚,在未来某一天还会重现与我们相见,大家觉得呢?
各位朋友,关于“长江鱼群数量激增,江豚数量止跌回涨,曾宣布灭绝的白鳍豚还有机会重现吗?”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想法呢?
白鳍豚还有机会重现吗?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各抒己见。
功能性灭绝,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