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集成电路装备领域多款新产品取得突破。
北方华创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深耕半导体基础产品领域,经营业绩稳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38亿元,同比增长35.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1亿元,同比增长44.17%。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实现增长,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42.53%,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54.57%。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集成电路装备领域多款新产品取得突破,工艺覆盖度及市场占有率显著增长,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度增加。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及基本每股收益指标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工作,平台优势逐渐显现,经营效率显著提高,成本费用率有效降低。
同时,北方华创也发布了公告,预计2025年1月1日—2025年3月31日,营业收入73.4亿元-89.8亿元,同比增长23.35%-5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亿元-17.4亿元,同比增长24.69%-52.7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4亿元-17.2亿元,同比增长29.06%-58.56%;基本每股收益盈利2.66元/股-3.26元/股。
北方华创两步拿下芯源微17.9%股权3月31日晚间,北方华创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沈阳中科天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天盛”)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北方华创将以现金为对价,协议受让中科天盛持有的芯源微8.41%股份,合计1689.98万股,受让价格为85.71元/股,交易金额为14.48亿元。
就在3月份,北方华创曾计划受让沈阳先进制造技术产业有限公司持有的芯源微9.49%股份,合计1906.49万股,受让价格为88.48元/股,交易金额为16.87亿元。目前,该次交易尚在推进过程中。
如果上述两笔交易完成,北方华创对芯源微的持股比例将达到17.90%,将成为芯源微第一大股东,交易金额合计将达到31.35亿元。此外,北方华创还计划通过前述协议受让和改组芯源微董事会取得芯源微控制权。
上述交易的实施尚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国家反垄断主管部门就本次权益变动涉及的经营者集中事宜出具批准或不予进一步审查的决定,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合规性确认,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开展同行业间的并购,北方华创意在践行发展战略,发挥协同效应。资料显示,在半导体装备业务板块,北方华创的主要产品包括刻蚀、薄膜沉积、炉管、清洗、快速退火和晶体生长等核心工艺装备,芯源微的主要产品包括涂胶显影设备等核心工艺装备。
尽管北方华创与芯源微同属集成电路装备行业,但二者产品布局有所不同,具有互补性。
北方华创认为,一方面,双方可以通过合作,推动不同设备的工艺整合,协同为客户提供更完整、高效的集成电路装备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双方可在研发、供应链、客户资源等方面加强协同,共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股东回报能力。
而从盈利能力上来看,2019年2月,芯源微在科创板上市。日前,芯源微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3.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2.11亿元,同比下降15.85%;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下同)8175.36万元,同比下降56.32%。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A股市场半导体领域并购潮涌,包括光弘科技、有研硅、TCL科技、英集芯等均披露了并购计划。其中,TCL科技披露称拟购买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21.53%股权,深化半导体显示主业布局,作价超百亿元;有研硅披露公告称,公司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高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60%的股权,本次交易符合公司围绕集成电路相关领域积极拓展新业务的发展战略,有助于为公司长期发展构建新优势、赋予新动能。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半导体领域并购重组有望提高行业集中度,推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