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试管婴儿没办法活过四十岁,我国的首例婴儿如今怎样?
我国的首例试管婴儿诞生,本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却也迎来了一些负面的“声音”,让人难以放心。

有的人认为试管婴儿出生的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长还存在疑虑,况且还有专家表示,试管婴儿无法活过四十岁。
我国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如今技术当道的时代,生活中的一切都已经注入了先进的科技。
就连生孩子都可以人工操作。通过技术来帮助想要孩子的夫妻,解决生子烦恼。

人工生孩子技术,其实就是试管婴儿。
所谓的试管婴儿就是医生将卵子与精子取出来,放在一起使它们在体外受精,然后将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回女性的子宫内。
如今的这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身边也不乏运用这项人工技术的例子。
尤其是一些明星、主播也都会直接透露他们做的是试管。

在多年前,它的出现是受到质疑的,是不被大众相信的。
事实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后续的研究和跟踪表明,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的孩子在健康和发育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
1988年,我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诞生。

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件事,所以就流传着试管婴儿不能很健康的长大的说法。
但是毕竟是第一个成功诞生的例子,所以就也引起了全行业的轰动。
这就让大家都充满期待地,想要知道试管婴儿和正常出生的普通孩子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有个女人叫郑桂珍,丈夫是左长林,他们是来自甘肃礼县的一对夫妻。

这对夫妻生活在思想还没有那么进步的年代,当时的这夫妻俩就因为生不了孩子而感到痛苦和无奈。
他们已经尝试了很多办法了,到处找医生检查开药,找各地的土方法,但是都没有什么效果。
就在万般无奈的时候,这夫妻俩听说了试管婴儿这项新技术,决定前往大城市寻求帮助。
事实上,这项技术早在英国就已经拥有了成功案例。
我国的专家却做出预测,这项技术出生的孩子寿命可能会有限,不超过四十岁。

可能是这个时候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人们也无法保证这个第一个出生的试管婴儿的未来健康。
郑桂珍敢于接受新事物的勇气和决心也是令人敬佩,当然也确实能感受到她想要做母亲的心愿。
此时的郑桂林已经38岁了,可以说属于是高龄产妇了。

在她身上实施这项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她做这项医疗的医生叫张丽珠,原来这位张丽珠教授是国内妇产科有名的留学回来的医学博士,也是鼎鼎有名的行业专家。
她对这个技术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精心钻研,当时国内对于这种不孕不育的治疗还没有太大成效的结果。

于是她在这样的契机下,关注并钻研了这项技术。
敢于尝试的人少,其次是国内还没有过成功的案例,所以张丽珠教授也很希望能够做成功这项技术。
就在这样的缘分下,这位博士医生和这位想要孩子的妈妈达成了共识,他们要一起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

张丽珠也对郑桂珍的勇气表示了赞赏。
郑桂珍是由于输卵管堵塞导致的难以怀孕,所以张丽珠教授决定采取开腹取卵的方法,来体外受精,在移植回到她的腹内。
就这样,很快完成了手术,时间来到七周后。
令人兴奋的是,这次的技术完成竟迎来了郑桂珍怀孕的好消息。

接下来,就是医生为她例行检查,检查她的身体状况和腹内宝宝的情况。
检查宝宝的情况时,发现宝宝生命体征非常健康,生命活力也很强劲。
郑桂珍听到医生的描述后也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医生也都再次感慨她的勇气和做母亲的决心。
于是,怀胎十月的郑桂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3月10日这天在北京大学的第三医院诞下了万众瞩目的小婴儿。

这个小婴儿的诞生直接为万千家庭带来了希望,很多记者也都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了这一历史性的画面。
医生先将刚出生的小婴儿进行了健康检查。
她非常健康,各项指标均正常,无异于传统方式出生的孩子。
这让张丽珠医生也感到非常欣慰,郑桂珍夫妻对于这个得来不易的孩子也是非常珍惜,他们夫妇为这个孩子取名为“萌珠”。

这个名字意味着生命的萌芽来自于张丽珠教授的双手,也是为了纪念张丽珠完成了他们的心愿,对她的感恩戴德。
孩子出生以后,有的人认为这样的医疗奇迹直接为不孕不育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但还有人提出了质疑,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有什么缺陷?
身体会不会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到底值不值得花费大精力去这样的手术等等。

提出这样的质疑,确实也是正常的。
如果技术带来的孩子不能够健康成长,不仅对爱孩子的家庭和父母来说雪上加霜,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痛苦。
试管婴儿健康成长打破非议时隔多年后,郑萌珠也已经健康长大了。

在她36岁那年,郑萌珠还进入了医学领域,到了曾经出生的医院工作,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同时她还去拜访了曾经将自己“创造”出来的张丽珠教授。
可以看出来,郑萌珠被自己的父母教育的很好,而且她似乎也知道自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在她成长的这些年,似乎与普通孩子没什么区别,她的各方面发展也都很正常。

因为她身份的特殊,主要是指她从小就受到大众的关注。
所郑萌珠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对于医学的尊重和向往,因此她也一直都努力学习,朝着医学领域发展。
她健健康康地活到了成年,不仅有了婚姻,还怀了孕,有了自己的孩子。

于是,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试管婴儿郑萌珠,做母亲的这个消息,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
这就让人们回忆起曾经的那一年,郑萌珠是怎样在大家的关注下出生的。
如今,她已然也要诞生孩子了,这是对这项曾经受到质疑的技术的肯定。
同时也是对张丽珠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来的努力和探索的最好证明。
2019年的那一天,郑萌珠在北京的医院生下了自己的孩子,而且这个孩子竟然也是试管婴儿。

这属实是一种命运的循环,而且这个孩子也是我国仅有的第二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再次用事实去证明了这项技术的科学性。
事实上,这样的举动也给万千家庭吃了一颗放心药。
郑萌珠三十多年的个人经历,告诉了全国人民一个事实,试管婴儿确确实实和普通孩子一样。
试管婴儿还同样能够继续生孩子。

试管出生的孩子,也不应该承受不一样的眼光和不公平的非议。
最重要的是,这项对人们有利的技术不应该受到止步。
这也就是为什么郑萌珠会决心走向医学的道路,她身上肩负的是这项技术的责任和使命,还有很多医学人士的心血。

生下孩子的郑萌珠检查了自己的身体和孩子的状况,母子二人非常健康。
如今郑萌珠的孩子也将要上小学了,她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试管出生的两代人都在很健康的生活。
所以说,科技就是这样,每项新成果的出现都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接受期。
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火车一样,一时间出现在农耕族群中,大家是无法接受这种工业化的产品的。

因为都会害怕会其中有任何的风险。
如果这种科技的力量足够成熟,真的能解决人们的困惑和问题,那它就会得到广泛的推广。
不过我们普通老百姓,也不必着急。
是否能够接受新技术的生产,取决于自己,完全可以也可以再等等看。
期待一下这项技术的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