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葬”世界上最恐怖的丧葬,分食死者尸体,变态到让人无法接受

雁易爱历史 2025-03-25 18:52:32

“腹葬”被称为世界上最恐怖的丧葬方式

人死之后

尸体被人分食

寓意着永远活在大家心中

“腹葬”为何会出现?

你能接受这种丧葬方式吗?

今天木鱼君就带大家来看一看

听说过土葬、火葬和树葬

但“腹葬”真没接触过

其中火葬算得上环保的丧葬方式

死后被火化成骨灰

装在一个小盒子里

也不占地方

如果讲究一些

就花钱买块墓地立一块石碑

能让家人有个纪念的地方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非常的普遍

佛教说

人死后遗体要进行焚烧

尸骨焚烧得越彻底

那亡灵就越升华

寓意着涅槃重生

民间接触了这种思想

便有样学样

但有些老人看到熊熊烈火燃烧后

什么都没留下

觉得死无全尸

所以便交代子孙后代

等他身死后不要火葬

要进行土葬

土葬这种丧葬方式多出现在农村

有3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农村受到土葬习俗的影响

人们的思维观念和伦理情感

促使农民认为人死后埋到土里

能“入土为安”

是让灵魂得到安息的最佳方式

这种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

其次农民有土地分配权

使得人死后

可以将逝者的遗体埋葬在自己所分配的土地上

这不仅符合传统的土葬习俗

也方便农民日后对坟墓的管理和维护

最后农村文化程度普遍低

农民没有太多新思维

有些偏远的山村

由于通信不发达

上辈人怎么葬

后辈人固守成规

依然跟着土葬

除了普遍的土葬和火葬

还有树葬的丧葬方式

虽然以前没听说过

但这已经是一种古老葬俗了

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失韦国

树葬最初是蒙古部落的葬俗

有着很深的传统意义

古时候的树葬

是将死者的尸体放在棺木中

并将棺木至于高大的树杈上

任其被风吹日晒

最终腐烂消失

现在的树葬方式改变了

人去世后

会将逝者的尸体烧成骨灰

有的会选择将骨灰盒埋在大树下

有的会选择将骨灰撒在土壤里

然后在上面种上一棵树

代表用树做碑

死后魂系树木

树葬这种丧葬方式

没有墓穴、不立墓碑、不留坟头

占地非常的少

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葬法

选择树葬的人

是希望死后能回归大自然

和自然融为一体

实现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这种环保的丧葬方法

值得现在大力推广

土葬、火葬和树葬都太普通了

“腹葬”令人大开眼界

这种丧葬方式奇特在哪里?

族人吃掉逝者的尸体

还美名其曰

吃了逝者就能得到逝者的力量

也能得到逝者的庇佑

还会让逝者永远活在族人的心中

在进行“腹葬”之前

会举行盛大且隆重的送别仪式

吃的人也要庄重严肃

还要细嚼慢咽

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

吃完逝者的尸体后

众人不能有悲伤的心情

要开心愉悦

就仿佛逝者没有离开

永远都陪伴着大家

因为腹葬有着美好的祝愿

所以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在死之前就会叮嘱子孙后代

希望死后被吃掉

“腹葬”还分为两种

“熟腹葬”和“生腹葬”

顾名思义就是熟吃死者和生吃死者

腹葬并不是产生于古代中国

而是发生在国外

“熟腹葬”产生于巴西的土巴厘人部落

这个部落生活在原始森林中

因为交通闭塞

他们与外界没有联系

而“腹葬”是他们从祖先那儿继承的一个习俗

即土巴厘人部落本族的族人

在去世之后

都要在院中生起大火

然后将死者的尸体吊在杆子上火烤

全部落的男女老少围成一圈

一边烤火一边围着火堆跳舞

等死者的尸体烤熟后

便停止跳舞

之后便是正式的“熟腹葬”仪式

除死者亲属以外

部落其余的人都可以分道一块熟尸肉吃

吃的时候态度要认真

嬉皮笑脸是对死者不敬

土巴厘人部落的族人觉得

吃了别人的尸肉

死者生前的一切优点

就都能传到自己身上

能增添智慧、力量和勇气

只是心理作用罢了

智慧的增长是靠自己的大脑

不会因为吃了一块尸肉就有所改变

“熟腹葬”虽然是产生于巴西

但在我国古代的苗族中

也曾采用过“熟腹葬”这种丧葬方式

他们又是为什么要吃死人肉呢?

原因很现实

因为太穷了

谁都有困难的时候

古代苗族曾经因为常年的灾荒

根本没有吃了

连山上的树皮都吃完了

各家各户根本没有吃的

更别说吃肉

为了能吃上一口肉

村里的人约定

谁家要是死了人

就去谁家把尸肉分了

然后各自带回家煮来吃

古代苗族自从有了这种习俗

后来条件好了

依然保留了“熟腹葬”的习俗

“熟腹葬”后来怎么从苗族消失了?

是因为村中一个名叫“子更”的小伙子

子更从来都没吃过人肉

每次村里死了人

都会叫他去分尸肉

子更每次都去

但带回来的尸肉一口也没吃

而是将其都熏成腊肉

好好的保存了起来

他还在每块尸肉上标注好姓名

子更这样做

都是为了自己的母亲

等到他母亲去世之后

村里各家各户上门来分尸肉

子更却不同意

村民们不满

嘲讽子更都已经吃了别人的尸肉

既然如此

那就把我家的肉还回来

子更二话不说

把当初带回家制成腊肉的尸肉

都还给了各家各户

最后村民们才作罢

子更不让村民分食母亲的尸体

是因为他的孝心

子更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

看着母亲操劳了一辈子

不忍心母亲死后

还被大家分食

他作为儿子想尽力保留母亲的遗体

最后选择土葬

让母亲入土为安

在安葬完母亲后

子更又大摆宴席

请全村的人吃猪肉吃鸡肉

他的本意是赔罪

却不想打动了全村的人

从此以后

村里的人都效仿子更的做法

不再分食死者的尸体

选择用土葬处理死者的尸体

而“生腹葬”产生于非洲中部的贝拉尔部落

贝拉尔族在非洲五百多个部落中

人口数量是最少的

他们深居在坦噶尼湖西北部人迹罕至的森林中

该地交通闭塞

教育十分落后

族人没有文明思想

就像与外界隔绝了

贝拉尔部落的“生腹葬”

是祖传下来的

这种丧葬方法

就是生吃死者的尸体

族人们觉得

吃掉死者的尸体

死者的灵魂还会回到本族部落

与族人们同在

“生腹葬”的具体操作流程还非常的讲究

首先是移尸

族中的年轻人出力

将死者的尸体抬到临时的灵堂中

尸体就位后

族长会出面宣布向遗体告别

全族人上前围在尸体的两边

由族长带领大家为死者祈祷冥福

众人哭泣哀悼

等哭悼结束后

族长开始正头戏

用一把锋利的刀剖开死者的胸腔

掏出死者的内脏

然后分割下四肢

将尸体其他部分切成小段

当场分给在场的族人吃

什么人吃什么部位还有讲究

按照规矩

死者的大腿肉和小腿肉

是要给死者家属吃的

死者的头部留给死者的孩子

死者的胳膊由部落中猎物最多的人吃

腹部等其他部分

分食给部落的其他族人

而最重要的心脏

是要给族长的

在分食死者尸体的时候

不煮也不烤

咀嚼的时候

嘴角还流淌着血

就连族中的小孩也要吃生尸肉

小孩没有牙齿

就等大人先嚼碎然后喂下

一般情况下

两个多小时

族人就能把死者的尸体生吃完

食尽则葬礼成

从始至终

族人们都面带喜色

“生腹葬”是非洲贝拉尔族的传统丧俗

和非洲的食人族还是有区别的

他们只吃死者的尸体

食人族是活人死人都吃

我国古代苗族的“熟腹葬”

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

不吃就得饿死

被逼到绝境连自己的尿都能喝下去

更别说吃块肉了

古代丧葬多种多样

哪种方式是让你最不能接受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