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造世界反导拦截测试的最高水平。
近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了一则震撼全球军事界的消息——中国在西北沙漠成功进行了16枚导弹齐射拦截测试,创造了世界反导拦截领域的最高水平。那么,为何这次试验能被称为“世界之最”?中国又是如何实现这一壮举的?让我们从专业角度深入解析。
从技术突破角度来看,是远距探测与高精度制导的完美结合。在反导拦截领域,预警雷达面临一个核心矛盾:既要探测得远,比如数千公里外发现目标,又要精度极高,确保拦截时精准锁定。早期的防空系统,比如第一、二代导弹通常采用多部雷达分工协作——一部负责远程探测,另一部负责近程制导。而此次试验中,中国部队创新性地将X波段高精度制导和S波段远距探测雷达集成于一体,实现对16枚来袭导弹的同步跟踪与拦截。
尽管美国已研制出类似的多波段雷达,但中国此次试验的独特之处在于,同时拦截16枚真实弹头,且弹头还伴随大量诱饵假目标干扰,极大提升了测试难度;在实战化条件下验证了多目标拦截能力,这一规模目前全球尚无公开先例。
从实战意义来看,应对“饱和攻击”的新标杆。当前国际局势下,导弹“饱和攻击”已成为现实威胁。比如,伊朗向以色列发射数百枚导弹;也门胡塞武装多次齐射导弹袭击红海美军航母。美国虽在拦截胡塞武装和伊朗导弹时取得一定战果,但成本很高,“爱国者”单枚拦截弹成本超300万美元,“萨德”拦截弹单价甚至达1200万至3000万美元。相比之下,中国此次试验可能采用了红旗-19等拦截系统,在成本控制和拦截效率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在全球对比之下,中国反导能力跻身顶尖梯队。根据公开资料,美俄此前反导试验的拦截规模通常仅为2-3枚靶弹。而中国此次一次性拦截16枚,标志着防御能力质的飞跃,从“单点拦截”迈向“集群拦截”,应对大规模导弹攻击的能力大幅提升。攻防一体战略成型,中国导弹实力不再局限于“东风系列”的打击能力,而是形成“攻防均衡”的完整体系,既能反击强敌,又能有效拦截来袭威胁。
未来将会从试验场走向实战化,西北沙漠的试验环境高度贴近实战,比如,此前沙漠中出现的“航母靶标”模拟真实战场场景。此次多波段雷达集成与电子对抗训练结合,不但能够拦截敌人导弹的齐射,同时,还能够把远程的精确探测和近程的精确的探测制导,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反导实力。
评论区一个汉奸一个五十万
靶弹16枚还是拦截弹16枚?还是加一起16枚?文章前后矛盾。
迎接中国伟大复兴吧!这都是复兴的护卫。
拦截率多少?这才是关键
希望是真的
不管真实可否,是中国就是[点赞]
一个字,牛,两个字牛叉,三个字,真牛叉
发出去16枚拦截多少一个也不提啊
但愿是真的
抵御饱和攻击
当年长孙晟一箭双雕被人们津津乐道了一千多年,我们这个可是一箭十六雕
又是独领风骚!
[点赞][点赞][点赞]
部署在首都、各省会和重点经济发达城市周边进行防卫,其他地方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