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世人皆知吕正操将军是我党著名的抗日将领,更是开创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功臣,却鲜有人知他曾是少帅张学良的副官,在东北军中担任过团长。1937年初,当时的第53军军长万福麟,对这位充满革命热情的团长百般猜忌,竟然亲自乘坐铁甲车到团部"请"吕正操回军部"谈话"。面对这位军中上级的软禁之计,这位曾在同泽俱乐部工作过的军官又是如何化险为夷的?为何军长不但没能撤掉这位团长的职务,反而自己灰头土脸地逃了回去?更令人不解的是,明明已经准备要夺其兵权,为何最后吕正操不但保住了团长的职务,还带领部队成功北上投入抗日战场?这其中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从副官到团长
1926年的沈阳城,东北讲武堂的毕业典礼上,吕正操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东北最高军事学府毕业。少帅张学良对这位年轻的军官颇为赏识,不久便将其调入自己的副官处。要知道,在当时的东北军中,能当上少帅副官可是许多军官梦寐以求的差事。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吕正操在副官处待了不到两年,就主动向张学良提出要求到基层带兵。1928年,张学良派他到同泽俱乐部工作。这个俱乐部表面上是东北高级军政人员的娱乐场所,实际上却是东北军高层的重要联络场所。在这里,吕正操结识了不少进步军官,经常与他们讨论时局。
当时的东北军内部,"安内攘外"还是"抗日救国"的争论甚嚣尘上。吕正操每次参加聚会,总是力挺抗日派的观点。一次酒席间,有人问他:"在少帅身边不好么?为何非要去带兵?"吕正操放下酒杯说:"在城里混,看不到兵员疾苦;带兵打仗,才能真正建功立业。"
张学良见他态度坚决,1929年春天便批准他的请求,将其调任独立第16旅参谋处处长。这个调动看似是高升,实则是让吕正操去体验基层工作的艰辛。独立第16旅驻扎在边境地区,条件艰苦,许多军官都不愿意去。但吕正操到任后,立即深入连队,了解士兵生活,整顿军纪,很快就收获了官兵的好评。
1932年的热河之战,给了吕正操证明自己的机会。当日军大举进犯热河时,独立第16旅奉命据守喜峰口。在激烈的战斗中,吕正操带领参谋处的同僚深入一线,指挥得当,使部队伤亡降到最低。战后,独立第16旅扩编为第53军116师,吕正操也被任命为该师第647团团长。
上任伊始,吕正操就开始在团内推行新政。他废除了军中普遍存在的体罚制度,改善伙食,并在每周安排两次谈心时间,亲自倾听士兵意见。更重要的是,他在训练中特别注重实战,经常组织部队进行野外拉练和实弹射击。
这支部队很快就展现出不同的面貌。1933年冬,第647团在军事演习中表现出众,获得了张学良的嘉奖。这时的吕正操,已经完全不是当年那个在副官处工作的年轻军官了。他的带兵方式,在东北军中逐渐有了名气,不少军官专门来647团参观学习。
然而,随着日军的步步紧逼,东北军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一些主和派军官对吕正操的做法颇有微词,认为他"太过激进"。特别是军长万福麟,对这个曾经的少帅副官越发不满。但此时的吕正操已经在647团站稳了脚跟,手下一批连排长都是他亲自培养的干将,这为他日后的重大抉择打下了基础。
二、遭遇排挤与打压
1936年夏末的一天,第116师师长缪澄流被调任第57军军长的消息传来,在东北军内部引起不小的震动。按照惯例,师长一职应由资历较深的团长接任。当时第116师中,647团团长吕正操不仅是张学良的前副官,更在热河之战中表现出色,是最有资格接任的人选。
张学良也确实有意提拔吕正操,并已经开始着手相关调动程序。然而,第53军军长万福麟却抢先一步采取行动。他以"军官进修"为名,强令吕正操即刻赴南京陆军大学学习。这个决定来得突然,连基本的交接手续都来不及办理。与此同时,万福麟迅速将自己的亲信安插进师长位置。
这一明显带有打压性质的调动令647团上下哗然。当时正值抗日形势日趋严峻之际,许多基层军官纷纷表示不解: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派团长去进修?然而,军令如山,吕正操不得不暂时离开自己苦心经营的部队。
1937年初,完成学习的吕正操重返647团。此时第53军已调防至河北保定一带。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开始携手抗日。吕正操随即在团内提拔了一批进步军官担任连、排长,这个举动立即引起了万福麟的警觉。
2月的一个清晨,万福麟突然乘坐铁甲汽车,带着警卫连来到647团驻地徐水县城。他将全团官兵集中在操场上,开始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训话。在训话中,万福麟不仅大肆抨击共产党,还当场宣布要带吕正操回军部"接受处置"。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威胁,吕正操临危不乱。他暗中派人在万福麟返程必经的漕河桥头布置,让士兵假装在桥头埋设炸药。同时,647团的官兵们也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有人甚至喊出要扣留军长的话。
这一系列举动让万福麟陷入两难:如果强行带走吕正操,可能会激起全团哗变;如果就此离开,又显得太过没面子。更让他担心的是,返程路上的漕河桥头似乎已经被人布置了埋伏。最终,这位军长只得悻悻而归,再也不提让吕正操去军部的事。
然而,万福麟并未就此罢休。他很快想出了新的办法:借着蒋介石下令缩编东北军的机会,他决定将647团拆散,分别并入麾下的三个旅。这样既能削弱吕正操的影响力,又显得是在执行上级命令。
这个计划表面上看似天衣无缝,但却激起了647团官兵更大的反对声浪。许多老兵甚至扬言要带着武器脱离部队,单独组建抗日队伍。面对这种局面,吕正操不得不在统一战线和部队独立之间做出抉择。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服从改编命令,但提出由他亲自带领一个营前往石家庄,与第119师654团的两个营合编为第130师691团。
这个决定看似是在向万福麟妥协,实际上却为日后的行动埋下了伏笔。通过分散到各个部队,反而使得进步思想能在更大范围内传播。而吕正操本人继续担任团长,也保留了一定的军事指挥权,为后来带领部队投入抗日战争创造了条件。
三、北上抗日的关键抉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随后,日军迅速向华北地区推进。此时的吕正操已经在石家庄完成了部队的重组工作,担任第130师691团团长。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他立即召集团内各级军官,研究应对之策。
7月下旬的一天,691团接到命令,要求向保定方向转移。表面上看,这是为了配合友军作战,但吕正操通过自己的情报网络得知,万福麟正在与日军进行秘密谈判,准备让整个第53军投降。这个消息令他震惊,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在研究地图时,吕正操发现,如果按照军部的命令向保定方向转移,部队将陷入日军包围圈。他当即做出决定:违抗军令,率部向北转移。这是一个危险的决定,如果行动失败,等待他的将是军法审判。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吕正操对外宣称是按照军部命令向保定转移。他让部队在夜间悄悄收拾行装,并派出侦察兵沿途探路。8月1日凌晨,691团全体官兵在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离开了石家庄。
行军第二天,万福麟派来的通讯员追上了部队,带来了让691团立即返回的命令。吕正操当着全团官兵的面,将这份命令撕得粉碎,并宣布:从此脱离第53军建制,直接开赴前线抗日。全团官兵群情激昂,纷纷表示要跟随团长北上。
为了避开日军的追击,691团采取了昼伏夜行的方式。白天,部队隐蔽在山区村落中休息;夜晚则抓紧时间赶路。在行军途中,吕正操还派出小分队与沿途的地方武装联系,为部队的北上开辟安全通道。
8月中旬,部队来到河北曲阳县境内。这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是理想的驻扎地点。吕正操立即派人与当地抗日武装取得联系,并开始筹建抗日根据地。他将部队改编为抗日独立团,开展游击战争。
这时,万福麟派来的追兵已经追到附近。他们在曲阳县城外布下重兵,企图围剿吕正操部。然而,吕正操早有准备。他派出一支小分队佯攻县城,吸引敌人注意力,同时带领主力部队从侧翼突围,成功摆脱了追兵的纠缠。
9月初,吕正操的部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地区。这里地形复杂,易于开展游击战,而且距离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根据地都不远,便于联络协作。在这里,吕正操开始着手整编部队,建立抗日根据地。
为了扩大抗日力量,吕正操主动与附近的抗日武装接触。他派出联络员与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部队建立联系,同时也接纳了不少从国民党军队中逃出来的进步官兵。很快,他的部队就发展到了一个旅的规模。
在狼牙山地区,吕正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根据地。他在各村庄建立抗日自卫队,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并设立军民医院,为当地百姓提供医疗服务。这些举措使得根据地的群众基础日益稳固,为后来发展成为冀中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四、指挥作战的重大胜利
1938年初,日军在华北地区展开新一轮扫荡。2月15日,一支约3000人的日军从保定出发,向易县方向进攻。这支部队装备精良,不仅配备了重炮,还有轻型坦克和装甲车。日军的目标很明确:消灭吕正操领导的抗日武装,摧毁狼牙山抗日根据地。
面对优势装备的日军,吕正操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他将部队分成若干小股,分散在各个山区,采取游击战术消耗敌人。同时,他还在易县城南的獐儿峪设下埋伏,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2月18日,日军主力进入獐儿峪。这里地形狭窄,两侧是陡峭的山崖,正适合伏击。吕正操将主力部队分成三路:第一路埋伏在山顶,负责居高临下射击;第二路隐蔽在山腰,准备抵挡敌人的反扑;第三路则在谷口设伏,切断敌人的退路。
当日军纵队全部进入峪口后,吕正操一声令下,三面山头同时开火。打头的日军顿时混乱不堪,但很快组织起反击。日军指挥官命令装甲车向山上扫射,企图压制伏击部队的火力。然而,早有准备的抗日军将大量石块从山上推下,多辆装甲车被砸翻在谷中。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傍晚时分,日军弹药消耗殆尽,不得不开始后撤。这正是吕正操等待的时机。他立即命令在谷口的部队出击,将溃退的日军截为数段。这场战斗,日军损失惨重,死伤近千人,而吕正操部伤亡仅200余人。
獐儿峪之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但吕正操并未因此松懈。他立即组织部队总结战斗经验,并加强了军事训练。同时,他还在易县城外设立了情报站,及时掌握敌人动向。
4月初,日军再次组织大规模"扫荡"。这次他们改变了策略,分多路向根据地推进,企图分割包围抗日武装。吕正操见状,立即调整部署。他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各个山区,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迷惑敌人。
4月15日,日军一个大队在追击抗日武装时,误入野狐岭的险要地带。吕正操当机立断,调集各部队包围了这支日军。经过激烈战斗,这支日军大队被全歼,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这些装备对于提升部队战斗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1938年底,吕正操指挥部队先后打了30多仗,其中大小战斗20余次,全部取得胜利。这些战斗不仅巩固了根据地的地位,还为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战斗间隙,吕正操还抽时间训练部队。他创造性地将游击战术与正规作战相结合,培养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抗日武装。同时,他还注重发展地方武装,在各村庄建立民兵组织,形成了军民配合的作战体系。在他的领导下,狼牙山抗日根据地逐渐发展成为冀中地区重要的抗日基地。
五、为国献身的最后岁月
1939年春,吕正操接到上级指示,要求他率部配合八路军主力在冀中平原展开反"扫荡"作战。3月初,他带领部队离开了驻守一年多的狼牙山地区,向清苑、定兴一带转移。
在转移途中,吕正操始终坚持严格的军纪。每到一处,他都要求部队秋毫无犯,并帮助当地百姓春耕生产。这种作风使得部队所到之处,都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也为后续作战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月下旬,日军集结了约一万人的兵力,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向清苑地区发起进攻。吕正操根据地形特点,采取了分散建立据点、层层阻击的战术。他将部队分成多个小组,利用村庄、沟渠设置火力点,有效延缓了日军的推进速度。
4月2日,在定兴县北部的杨村,吕正操发现日军一个联队落单。他立即调集部队,准备给敌人以重创。战斗从早晨持续到傍晚,日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这次战斗共歼敌200余人,缴获步枪80余支,为八路军主力反"扫荡"赢得了宝贵时间。
4月10日,吕正操在组织部队转移时,遭遇日军包围。当时他正在前沿阵地视察,突然遭到敌机轰炸。一枚炸弹在他附近爆炸,弹片击中了他的胸部。虽然伤势严重,他仍坚持指挥部队突围。
突围过程中,吕正操始终处于最危险的位置。他带领警卫排掩护主力转移,在与敌人的激烈交火中,又被子弹击中左臂。尽管伤势加重,他仍然坚持指挥,直到确保大部分部队安全撤离。
4月11日凌晨,吕正操终于因伤势过重,在定兴县张家庄壮烈牺牲。临终前,他将随身携带的东北军军旗和指挥刀交给了警卫员,嘱咐要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吕正操牺牲的消息传开后,整个冀中地区的抗日军民都深感悲痛。在他生前建立的狼牙山根据地,群众自发组织了悼念活动。许多曾经在他领导下战斗过的老战士,纷纷写信给上级部队,要求继承吕团长的遗志,坚持抗战到底。
吕正操牺牲后,他的部队在上级统一指挥下,继续在冀中平原开展抗日斗争。他们将吕团长的作战经验和带兵方法一直传承下去,先后参与了平汉线破击战、清风店战役等重要战斗。这支部队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冀中抗日武装的重要力量。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纪念吕正操的抗日功绩,当地群众在张家庄修建了吕正操烈士纪念碑。每年清明节,附近的百姓都会自发前来祭扫。在狼牙山,当地群众还将他曾经居住过的山洞辟为纪念地,后人称之为"吕团长洞"。这些都成为了冀中地区珍贵的抗战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