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联防队半夜忽集合,队长指着其中两人道:他们两个是叛徒
深夜的村庄格外寂静,只有几声零星的狗吠打破这份宁静。突然,一阵急促的哨声划破夜空,联防队的队员们被紧急集合到打谷场。火把的光芒下,队长李球的目光在队伍中扫视,最后定格在两个人身上。"把这两个叛徒给我绑起来!"李球的一声令下,让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两个人平日看起来都是忠心耿耿的队员,怎么会突然被称为叛徒?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队长会在半夜突然集合揭露他们?这个看似平常的夜晚,究竟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叛徒张国选的阴谋
世人常道,人心难测。1941年的冬天,响水县的抗日形势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日伪军的高压统治下,不少软弱分子纷纷投敌叛变。其中,张国选就是一个典型。
张国选原本是滨海大队的一名普通队员,因为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很快就被提拔为小队长。可是好景不长,1941年初的一场遭遇战中,张国选趁着战斗混乱之际,带着枪支弹药投奔了日伪军。
叛变后的张国选,仗着对当地地形和抗日力量的熟悉,开始频繁为日伪军充当向导。他带领日伪军多次突袭抗日队伍,在当地臭名远扬。特别是对他曾经熟悉的联防队,更是恨之入骨。因为联防队队长李球曾当面斥责过他的贪生怕死,这让张国选一直怀恨在心。
1941年冬天,张国选三次带领日伪军突袭联防队驻地,都被李球带领队伍化险为夷。最令张国选气愤的是,在第三次突袭中,他们明明已经包围了联防队的据点,却被李球带着队伍从一条荒废已久的水渠中脱身。这次失败后,张国选被日伪军上级严厉训斥,更加坚定了他要除掉李球的决心。
经过多次失败,张国选意识到正面突袭难以成功,于是改变策略,开始筹划从内部瓦解联防队。他通过村里的汉奸杨二舍,暗中打探联防队内部情况。杨二舍平日里装作普通村民,经常接济联防队,在队员中间很有威望。
杨二舍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联防队中的王光征、华朋两个人最为可疑。这两人经常在他面前抱怨联防队的艰苦生活,还总是打听外面的情况。张国选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让杨二舍设法约见这两人。
1941年12月20日这天,杨二舍趁着王光征、华朋来他家讨水喝的机会,有意无意地提起了外面的优厚待遇。这时,早已埋伏在屋内的张国选突然现身,拿出一百大洋和一支匣子枪放在桌上,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只要配合干掉李球,事成之后还能再得七百大洋。
就这样,张国选设下了一个看似完美的圈套。可他没想到,这个精心设计的计划,最终会在一个寒冷的深夜被彻底粉碎。而这个夜晚,也将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二、王光征、华朋的心理转变
在这场暗中较量中,王光征、华朋的叛变并非一朝一夕。根据当地老人回忆,这两人原本都是响水县本地农民,1940年秋天加入联防队。王光征是个能说会道的人,而华朋则寡言少语,但两人都是队里的老兵,平日负责联防队的后勤补给工作。
1941年入冬后,联防队的生活条件更加艰苦。每到补给时节,王光征和华朋都要到各村筹集粮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常出入杨二舍家。杨二舍懂得笼络人心,总是留他们吃饭,还经常说些外面的情况。
据当时在村里做地下工作的交通员回忆,杨二舍家成了王光征、华朋经常落脚的地方。起初他们只是在杨二舍面前抱怨联防队的生活艰苦,后来渐渐开始打听日伪军的待遇。杨二舍则煽风点火,说外面的待遇如何优厚,还能保全家人。
12月初的一天,杨二舍特意告诉两人,说有个人想见他们,可以给他们更好的出路。当时王光征还有些犹豫,但在杨二舍的反复劝说下,最终同意了见面。
12月20日那天,当张国选出现在杨二舍家中时,屋里的气氛一度十分紧张。张国选先是讲述了自己投敌后的"优越生活",然后拿出大洋和武器,开出了让王光征、华朋无法拒绝的条件。
根据后来的审讯记录,张国选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刺杀李球。计划很简单:趁着早操时队员们没带枪的时候动手,然后借着混乱逃跑。张国选还安排好了接应的人手,保证他们能安全脱身。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王光征、华朋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又通过杨二舍与张国选秘密见了两次面。他们商定了具体的行动细节:张国选会在附近村庄布置人手接应,并准备马车供他们逃跑。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密会都被村里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农看在眼里。这位老农是地下党员,他发现王光征、华朋与叛徒张国选接触后,立即向李球报告了这一情况。
就在王光征、华朋以为计划天衣无缝的时候,他们的一举一动其实已经被李球暗中监视。李球没有立即动手,而是等待最佳时机,要一网打尽这些叛徒。
这场隐秘的较量,最终在那个寒冷的深夜画上了句号。而王光征、华朋的叛变,也为联防队上了一堂惨痛的教训。
三、老农陈福的暗中观察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老农陈福扮演了关键角色。陈福是响水县双河村的一位六旬老人,平日里看起来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实际上却是地下党组织安插在村里的情报员。
根据当时的工作记录,陈福的家就在杨二舍家隔壁。他家的后院有一棵高大的枣树,从树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杨二舍家院子里的动静。1941年12月中旬开始,陈福就发现杨二舍家的情况有些异常。
12月18日那天,陈福在自家后院劈柴时,看见王光征、华朋鬼鬼祟祟地进了杨二舍家。往常他们来杨二舍家都是光明正大的,这次却显得十分谨慎。更让陈福起疑的是,当天晚上他看见一个穿着老百姓衣服的陌生人也进了杨二舍家。
12月20日,陈福照例在后院干活。这天他特意爬上枣树修剪枝丫,借机仔细观察杨二舍家的动静。果然,他又看见那个陌生人来了。通过仔细辨认,陈福认出这个人就是叛徒张国选。张国选虽然改换了装束,但那个特殊的走路姿势却改不了。
据陈福后来向组织汇报的情况,他看见张国选在杨二舍家里拿出了一个包袱,里面似乎有武器。接着王光征、华朋也到了,三个人在屋里谈了很久。虽然听不见具体内容,但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来看,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陈福装作打扫院子,靠近杨二舍家的院墙。他隐约听见张国选说:"事成之后,保证你们荣华富贵。"这句话让陈福警觉起来,立即意识到有阴谋正在酝酿。
12月21日上午,陈福趁着去地里干活的机会,绕道来到联防队驻地,找到了队长李球。他详细汇报了这几天的观察,特别提到了张国选的出现以及王光征、华朋反常的表现。
李球听完汇报后没有声张,而是布置陈福继续观察。接下来的两天里,陈福发现王光征、华朋又分别来过杨二舍家两次。每次他们都是偷偷摸摸的,而且待的时间都不长。
12月22日晚上,陈福在自家后院收拾工具时,又看见张国选来了。这次他带来了一张地图,在杨二舍家里摊开研究。虽然看不清地图上的内容,但陈福注意到王光征、华朋不停地在地图上比画着什么。
第二天一早,陈福就找机会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李球。这些细致的观察为李球最终采取行动提供了重要依据。正是这位默默无闻的老农,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坚定的立场,揭开了这场阴谋的真相。
四、李球的应对之策
获知情报后的李球并未打草惊蛇,而是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根据当时参与行动的队员回忆,李球首先加派了可靠的老队员暗中盯防王光征、华朋,同时派人监视杨二舍家的动静。
12月23日清晨,李球召集了几名亲信队员,在联防队的密室里开了一个秘密会议。他详细分析了目前的形势:第一,张国选已经三次带领日伪军突袭联防队,对队伍的情况非常熟悉;第二,王光征、华朋负责后勤补给工作,掌握着队伍的许多秘密;第三,根据陈福的观察,敌人很可能已经掌握了联防队的部署图。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李球表面上仍然一切如常。他甚至在当天下午还特意找王光征、华朋谈话,询问最近的补给情况。在谈话中,李球特意提到要调整队伍的驻地,还让他们准备转移的物资清单。
当天晚上,李球暗中调整了队伍的值班安排,将可靠的老队员安排在关键岗位。他还派出了三组侦查人员,分别监视村子四周的动静。果然,侦查员发现在村子东边的树林里藏着几辆马车,车夫都是生面孔。
12月24日白天,李球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安排。他宣布因为有重要任务,晚上要召集全队开会。这个决定让王光征、华朋顿时紧张起来。据后来审讯得知,他们原本计划在第二天早操时动手,没想到李球突然改变了计划。
当天下午,王光征找借口出村,想要通知张国选计划有变。但李球早有准备,派出的暗哨发现他确实往东边树林方向去了。李球立即调整部署,决定当晚就收网。
入夜后,李球按照计划召集全队集合。他特意安排王光征、华朋站在队伍中间,前后都是可靠的老队员。就在这时,暗哨传来信号:发现东边树林有异常动静。
李球当即明白,张国选的人马已经埋伏就位,准备接应叛徒逃跑。他果断下令,让全队员就地坐下开会。这个安排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打乱了叛徒的计划。
就在这时,队伍后面突然响起了枪声。原来是负责警戒的队员发现了摸进村子的敌人。李球早有准备,立即命令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负责抓捕王光征、华朋,另一部分人则包抄出村的小路,切断敌人的退路。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李球的周密部署成功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而这场较量,也成为响水县抗战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五、深夜的较量
1941年12月24日深夜的这场较量,在响水县的抗战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根据参与行动的老队员回忆,当晚的战斗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险象环生。
第一阶段发生在晚上九点左右。当时李球正在讲话,突然后方响起了急促的枪声。据守夜的队员描述,他们发现有十几个黑影正在摸进村子,立即开枪示警。这些人显然是张国选派来接应的日伪军,他们没料到联防队会有准备,仓促应战后就退回了树林。
紧接着是第二阶段。在枪声响起的瞬间,王光征和华朋想趁乱逃跑,却被早已埋伏的队员们当场制服。与此同时,李球派出的一支小分队已经摸到了东边树林,准备切断敌人的退路。
据参加行动的老战士回忆,当时树林里至少藏着二十多名日伪军,还有三辆准备接应的马车。联防队的小分队虽然人数较少,但他们熟悉地形,再加上夜色掩护,成功地包抄到了敌人身后。
战斗最激烈的是第三阶段。当张国选发现计划失败后,率领部下朝西边突围。就在这时,李球早已布置在西边的伏兵发起了突然袭击。据记载,这支伏兵只有八个人,却占据了有利地形,利用村口的石碾盘作掩护,封住了敌人的退路。
战斗中最惊险的时刻是张国选带着五个人摸到了石碾盘后面,差点突破封锁线。负责这个位置的老队员马德山及时发现,扔出了仅有的两颗手榴弹,成功阻止了敌人的突围。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联防队的弹药储备不足,而敌人火力较强。李球当机立断,命令队员们举着火把从四面包围上去。这个战术看似冒险,实则巧妙利用了敌人怕暴露目标的心理。果然,敌人见火光四起,以为联防队的援军到了,开始慌乱撤退。
在混乱中,张国选带着几个亲信趁着夜色想要从南边的水沟逃走。但他们不知道,这条水沟正是李球预料到的退路。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四名队员沉着应战,当场击毙了两名敌人,生擒了张国选。
战斗一直持续到午夜。最终的战果是:击毙日伪军7人,俘虏13人,其中包括叛徒张国选。缴获步枪15支,手枪3支,子弹300余发。联防队仅有两名队员受轻伤。
值得一提的是,在搜查杨二舍家时,队员们发现了一份详细的联防队驻地部署图,还有一份写有联防队日常作息时间的记录。这些证据最终坐实了王光征、华朋和杨二舍的叛变罪行。
这场战斗不仅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也成为响水县联防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战后,根据查获的情报,联防队及时调整了防御部署,使得日伪军在这一地区的渗透活动受到了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