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间谍论”持续升级,官媒点名怒批,胡锡进要求对海归道歉

新儿君 2025-04-26 20:15:11
编辑:YY·B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

都说:“人红是非多”。

作为中国明星企业的“掌门人”,仅凭一句话,她就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前脚才刚连任市值千亿的格力董事长,后脚她的惊天言论就引发了轩然大波。

可看似随口的言论,却让一场关于“间谍论”的话题,在网上持续升级发酵。

官媒点名怒批这位“爱国企业家”,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胡锡进,亦是要求她对海归道歉。

此起彼伏的争议,不禁让人好奇,她究竟说了什么?

彪悍的人生从不需要解释

2025年4月22日,董明珠再次以100%的投票,顺利当选了新一届董事。

作为开启了第五个三年任期的董事长,迎接她的本该是鲜花和掌声。

可偏偏,因为在股东大会上的一句话,她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时间回到几天前,当董明珠被问到:“格力电器如何推进管理层的年轻化”,这个问题时。

她不以年龄、资历来衡量的回答,让人们纷纷表示赞同。

然而,还没等掌声落幕,她接下来的发言,却让人大吃一惊!

“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

当被问及原因时,她更是直接表示:“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尽管是内部会议,但当这则视频在网上传开,立马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董明珠“间谍论”的说法,当即引发了众多海归学子的不满。

毕竟十年寒窗苦读,谁又想被扣上“潜在间谍”的帽子呢?

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董明珠的发言,势必会对就业形势和人才引进造成影响。

伴随着愈演愈烈的争议,网上两极分化也日益明显。

有人觉得,作为一个管理者,内部会议的选人原则本无可厚非。

但不少网友更认为,这番言论颇为荒谬。

且不说当下腾讯、华为等大企业中,海归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就连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那些革命先辈中,有留学经历的更是比比皆是。

谁也没想到,仅是随口的一句话,竟能在网上掀起这般风浪。

随后,不仅官媒《新京报》亲自下场,发文点名怒批其“背离常识”。

“这种脱离现实的“海归原罪论",与明星企业“掌门人“应该有的广阔视野和格局并不匹配。”

胡锡进也是接连发文,要求董明珠对海归道歉。

作为企业家,董明珠的言论并没有绝对的对错。

只是,作为公众人物,这样强势的发言,似乎还是要克制一些,方为上策。

但其实,有着“商界铁娘子”之称的她,也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言论了。

就在同一天,她还用小米汽车烧死人的事件,来对比格力在北京“大一路”跑了十几年,从没火灾事故,以证明实力。

如此强悍和强硬的风格,其实一直都贯穿在董明珠的职业生涯里。

作为一个在商业叱咤了几十年的女强人。

当你了解她的经历,或许她为何会有如今的“做派”,你便能知晓其中答案。

无奈的强大路

吃苦、独立、不服输,这是如今很多人对董明珠的评价。

而当她稳坐格力董事,她雷厉风行的管理方式,更是让她成了那个“强悍”的女人。

可没有谁,生来就是女强人,如若不是突遭变故,她本不该拥有这样的人生。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董明珠在江苏南京出生了。

尽管家里孩子众多、经济条件也很是一般。

但这个小姑娘,却被赋予了绝对的宠爱。

取名“明珠”,代表着她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而在之后三十多年的生活里,董明珠确实过着顺风顺水、无忧无虑的生活。

按部就班的学习,考入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

毕业之后,年仅21岁的她,就以干部的身份,被安排到南京的一家化工研究所工作。

干着管理岗、轻松又稳定,那时的她可谓是过上了人人羡慕不来的生活。

可就算已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了,她幸福的生活却才刚刚开始。

事业有成、婚姻美满,28岁又生下儿子。

未来一片光明的董明珠,可谓是年纪轻轻就成了人生赢家。

只是,上天赋予给她这样轻松愉快的生活,也不过三十年。

等到她而立之年的时候,一场突来的变故,让她的人生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4年,突来的疾病,让年仅30岁的董明珠,一夜之间失去了丈夫。

而后,她不仅成了寡妇,更是成为了一个单亲妈妈。

看着两岁的儿子,面对横遭的变故,董明珠遭遇了前有未有的重击。

但作为一个骨子里生来就要强的女人,她却并没有就此倒下。

在经历了一番悲痛和生活的打压后,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让儿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36岁的她,做出另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

独自南下,到深圳一家企业做管理工作。

本是为了多赚些钱,来填补家用,可这一去,竟让她有了意外的收获。

1990年,董明珠到珠海出差,在街头闲逛的时候,无意中她发现了一张招聘广告。

虽然招聘的是业务员,但一百万的产品能抽取2%的高额提成,让董明珠心动不已。

就这样,她辞掉了体面的工作,转头成为了一名销售人员。

被生活逼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面对未知的一切,她又该何去何从?

女强人的诞生

如果不逼自己一把,谁又能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

刚刚成为业务员,董明珠就遇到了转型的初考验。

来到公司,董明珠没有按部就班的开始卖货。

反倒是被领导安排到了合肥,开始讨债。

作为一个新来的业务员,自是没人理会这个初来乍到的女人。

然而,面对对方的不买账,董明珠却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

从开始的应付、到后来的下逐客令,再到最后,人家直接闭门不见。

可越是这样,反倒是激起了董明珠的犟脾气。

为了拿到欠款,她开始厚着脸皮,天天到办公室门口堵着。

在经过了40天的斗智斗勇后,饱尝了冷落、欺骗和戏弄的董明珠,总算是追回了属于他们的货物。

从那之后,董明珠开始采用“先款后货”的策略。

但在那时,这样的方法在市场上无疑是自断后路。

好在,董明珠遇到了自己的伯乐朱江洪。

在他的支持下,到处跑市场求合作的董明珠,终于拿下了第一个先款后货的大单。

1992年,随着这家商店20万元的空调销售一空,董明珠算是一战成名了。

之后,不仅淮南的市场被彻底打开,董明珠更是靠着自己创造了一个销售员的神奇故事。

从一人销售额占总公司的八分之一,到后来的五分之一。

凭着过硬的实力,董明珠一步步走到了董事长的位置。

可光鲜的背后,一个女人的辛酸和不易,又有多少人能体会。

独自一人抚养儿子长大,全身心投入工作。

几十年的经历和坎坷,造就了她如今的行事作风和性格。

作为女人,没有强悍和强硬,她又如何能有今天这番成绩?

人无完人,纵然是企业家、是女强人,谁都会有不足的地方。

结语

没时间谈感情、对于家人和儿子,她更是满心的愧疚。

她将半生的心血都献给了事业,正如朱江洪所言:希望将来离开格力后还能有人记得她。

参考资料:

新京报——“绝不用海归派”,董明珠“间谍言论”背离常识 |新京报快评

南方人物周刊——董明珠 20年的争斗

百度百科——董明珠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