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自驾:一场与历史的深情对话,我在蒙自遇见西南联大

零下世纪不尽 2025-02-14 12:59:25

三点五小时,富宁到蒙自,这段路程,我开得格外慢,仿佛在给自己的心灵预留充分的缓冲时间,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历史洗礼。蒙自,这个名字,之前在我的脑海中,不过是云南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点,然而,这一次,它却注定要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天时间,七个景点,南湖的静谧,碧色寨的古朴,周家宅的厚重……都只是序幕,真正让我魂牵梦萦的,是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

那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建筑,坐落在南湖公园旁,宁静得仿佛与世隔绝。下午四点半,闭馆的铃声响起,催促着我加快脚步,可我却怎么也走不快,仿佛每一块砖瓦,每一棵树木,都诉说着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牵扯着我的思绪,久久不愿离去。

第一,历史的重量,压在我的心头。 我以前对西南联大的认识,仅限于教科书上的几行字,对它在蒙自设分校的历史更是全然不知。这次行程,让我第一次真正走近这段历史。 那段迁徙的历程,何止是“万里长征”?那是师生们用脚步丈量出的爱国情怀,是用毅力和信念支撑起的教育奇迹。他们跋山涉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只为守护住中国的教育火种,这份精神,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第二,精神的传承,震撼着我的灵魂。 “刚毅坚卓”,这四个字,不仅仅是西南联大的校训,更是刻在每一位师生骨子里的精神。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保持着高涨的学术热情,潜心治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想想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简陋的教室里,在物资匮乏的环境中,他们是如何完成学业,如何进行科研,如何将知识的火炬一代代传递下去的?这绝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的传承,是民族的脊梁。 这与我所经历的安逸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这让我感受到,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环境,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第三,传奇的成就,激励着我的未来。 西南联大虽然仅仅存在了八年,却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传奇。它培养出的杰出人才,遍布各个领域,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八年,是何等的短暂,却也是何等的辉煌! 这让我明白,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对事业的奉献,在于对理想的追求。 想到这里,我甚至有种想要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目标的冲动,对未来,充满了期许与动力。

蒙自,不再只是一个地名,它成为了我心中的一座丰碑,一座铭刻着历史、精神和传奇的丰碑。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更像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它教会我敬畏历史,传承精神,勇敢追梦。 那一天的夕阳,洒在南湖公园的湖面上,也洒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我仿佛看到,那些曾经在此求学的师生们,他们坚毅的身影,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离开蒙自的时候,我的心情异常复杂。 感激,敬佩,感慨,期许……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那三天,我不仅仅是在游览景点,更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一场与历史的深情对话。 我明白,这段旅程,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想,每一个来到蒙自的人,都会被西南联大精神所感动。 希望大家在看完我的分享后,都能亲自去感受一下这种震撼的力量。

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对西南联大有什么样的了解和感悟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感想,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这种伟大的精神!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