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青
去年冯唐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带火了“油腻中年男”这个词,现在热度也不减。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一提起“中年油腻男”这个词,第一印象便是,酒场上大腹便便的中层领导,运用自己手中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权利,来考验手下忠不忠心的样子,如果酒桌上再有两个漂亮的小姑娘,他们的色相更会显露无疑。
我一直认为“中国酒文化”是我们悠悠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糟粕,应该摈弃。可是现在的社会却让这种糟粕有了愈发昌盛的趋势,在酒桌上劝酒的样子更是达到了“油腻”得让人恶心的地步。
在这样一场酒桌文化里,我们可以看到“油腻”的含义,包含着他们对于权力的贪欲、对于美色的沉迷、以及急于掌握他人的迫切。
但是我并不觉得“油腻”这个词可以跟“中年”划等号,更不能仅仅限于男人,油不油腻根本不在于年龄和性别。
我也不同意一些人因为有了某些生活习惯,就被冠上油腻的标签,一个人油不油腻更要看内在。
一个男人,不管他是20岁、30岁、40岁还是50岁,只要他内心再也不成长了,满脑子里都充满着猥琐封闭的东西,为人处世充满了虚伪、事事爱斤斤计较、时时好装B时,不尊重女生,不得不说,这个人活得真是太“油腻”了。同样,如果是女的,也可以被叫做油腻女。
我见过太多表面干干净净一表人才的人,明明还是二十几岁的人,便满满的油腻,就仿佛刚刚吃过一百斤肥肉一样油腻。
以前有一位男同事,第一次见他觉得这个人很好,为人随和,见了人会很亲切的打招呼,电梯满载时,他会自己下来等下一趟,不耽误别人的时间,所作所为都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
可是慢慢接触下来,却发现这个人不对劲。按理说第一印象不算差的人,以后就算表现得再差也不会让人大跌眼镜到这种程度。因为我发现,他年纪不大,却满脑子都是男盗女娼,他虽然不会调戏女生,但是他会公然讲黄段子,并以此为荣,还自以为很幽默。
不得不说,他这种所谓的幽默真的很低级,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俗。不是淳朴民风下穿的花花绿绿的民俗,也不是钻钱眼里的庸俗,而是切切实实的低俗。在第一次听到“油腻”这个词时,我便觉得形容他再合适不过。
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很多人到中年的人,活得是多么的清爽惬意和多彩。
下面是我的舔屏时间
☟☟☟
我的新晋偶像——赵立新,在最近综艺节目《声临其境》中实力圈粉,我从未见过人到中年还活得如此优雅、不油腻之人!
集演员、导演、编剧、教授,主持人等角色于一身的他,同时精通四国语言,被圈内誉为“全能型人才”。
就像他在《声临其境》中说的那样,他的才华根本不需要炫耀,他就是行走的才华!
谈吐幽默、举手投足间都是绅士的风度,即使年满五旬,仍然是妥妥的少女收割机。他的炫、他的酷、他的拽,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油腻,因为这是积累、沉淀和自信。
他对于成功的定义,从来都跟金钱、权利没有关系,他眼里的成功,就是踏踏实实演好每段戏、认认真真说好每句台词。他追求艺术的执着、不间断的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活得是那么的清新脱俗。
其实,作为年轻人也好,中年人也好,老年人也好,想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人,非常简单。不是不穿唐装,不是不戴手串,也不是不用保温杯,更不是不穿秋裤。
保持正确的三观,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自然不会油腻,更不会惹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