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火的一个短片《番茄炒蛋》,说实话,我看哭了。
什么?这么大的人了,还不知道番茄炒蛋是现房番茄还是先放蛋?没有吃过番茄炒蛋吗?“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之前看一篇文章写的这个视频的观后感,用了一个词“妈宝”。依赖性好强,这简直就是坑爹坑妈啊,两国差不多12小时时差,不管不顾就发消息过去问,然后还嫌弃语音说的乱,我听得很清楚啊,不就是先炒蛋么,七八分熟,少盐,然后在放番茄,番茄要炒出汁…有那么难吗?
还是家庭条件太好,环境促使孩子什么都不需要知道,什么都不用做,除了学习之外,只要孩子做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可以了,不会做饭很正常,甚至有些孩子长大了没有想要独立的想法。
小编一般自己坐吃的都是找度娘问一下,然后再回忆下父母怎么做的,之后再用差不多的手法做,其实不同的人用同样的材料和同样是调味料做出啦的吃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小编做的勉强能自己吃下。
最后怎么就看哭了,是因为同学们大家一起在讨论这里与国内的时差的时候,男孩想到12小时的时差后的自责,那个表情开始,小编已经要哭了,紧接着镜头转向父母那边收到消息后的反应,先是语音,因为男孩无法听懂语音教程,后转战厨房,实际操作教程给男孩看,妈妈做,爸爸拍,简直就是手把手教啊,瞬间感到了浓浓的爱,来自父母最深切的爱。
镜头最后看到爸爸认真拍视频的样子,还有妈妈认真做每一步步骤的样子,反光玻璃倒映出爸爸妈妈开心的笑,还有男孩拿起手机回复妈妈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每次回家都能看到父亲已经开始泛白的胡茬和头发,母亲脸上多出来的皱纹,瞬间感觉自己是个不孝顺的孩子,小编太独立了,独立到有时候都会忘记自己的父母。
呼吁出门在外的孩子们,多给自己的父母打打电话,现在科技发达了,多跟自己的父母通通视频电话,再不济,如果没有能力接父母来自己所在的城市一起生活,那么,请你还是回到父母身边,多尽尽孝心,多陪陪他(她)们,让他(她)们不会感到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