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发朋友圈为姚安娜点赞:支持你的我们,一直都在

月落星河长 2025-03-22 17:27:01

最近办公室里茶水间的话题突然变了风向,早上冲咖啡的时候听见几个大姐在议论:"华为那个二公主现在出息了啊,都代言自家手机了!"旁边烫着卷发的李姐接话:"可不是嘛,人家姐姐孟晚舟还给点赞呢,要我说啊,这有钱人家的孩子干啥都容易。"这话让我想起上周末在小区门口看到的一幕——两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蹲在花坛边,一个穿着公主裙的给另一个戴草帽的别发卡,阳光底下笑得跟两朵太阳花似的。说到华为这姐妹俩的故事,倒让我想起邻居王叔家的双胞胎。大的从小就是学霸,小的整天跟着街舞队瞎混,去年小的突然考上了重点高中,把王叔乐得在小区里放了三挂鞭炮。这世上的事啊,有时候就跟电视剧似的,你永远猜不到下一集演什么。三十年前谁能想到,那个在交换机广告里接电话的圆脸小姑娘,后来会成为跨国企业的顶梁柱?更想不到她那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会从跳芭蕾的富家千金变成在剧组里跑龙套的新人演员。记得前些年姚安娜刚出道那会儿,网上可没少挨骂。我表妹当时就成天念叨:"这姑娘长得也不算出挑,演戏还不如我家爱豆,凭什么资源这么好?"结果去年过年家庭聚会,这丫头捧着手机突然来一句:"姚安娜新剧里那个护士演得挺真实啊。"把我惊得差点把瓜子壳咽下去。要说时间这东西真是神奇,去年还被人嘲笑的"破格公主",今年官宣成华为代言人,朋友圈里居然多了不少支持的声音。这事让我想起老家的二舅。他二十年前在镇上开第一家手机店那会儿,街坊邻居都说他瞎折腾,现在人家分店都开到市里去了。华为找自家闺女当代言人,估计也是差不多的道理。您想想看,现在手机广告满大街都是明星脸,突然换成自家孩子,倒显得特别实在。就像咱小区门口卖包子的张婶,总爱把自己闺女大学毕业照贴在价目表旁边,别说,生意还真比别家好。

要说最绝的,还得是孟晚舟这当姐姐的。朋友圈里那句"时间是最不动声色的力量",听着普通,细琢磨全是学问。这让我想起我姑妈,她家老大考公务员那会儿,她天天在家族群里发"加油",老二开网店创业,她就改成发"注意身体"。要不说大户人家做事讲究呢,当年孟晚舟给产品拍广告时才21岁,穿着现在看土得掉渣的西装,坐在堆满设备的办公室里,那眼神倒跟现在拍戏的姚安娜有几分像。前些天在菜市场听见两个大妈聊天挺有意思。穿花衬衫的那个说:"要我说这姐俩关系肯定好,要不孟晚舟能三天两头给妹妹宣传?"旁边拎着芹菜的大姐撇嘴:"那可不一定,有钱人家的事儿谁说得准。"这话让我想起上个月同学聚会,当年班里最不对付的两个女同学,现在合伙开了家美容院,生意红火得很。所以说啊,外人看着热闹,自家人关起门来的情分,外人哪能看得明白。要说华为这波操作,倒是给咱们普通人提了个醒。您发现没有?现在品牌找代言人都爱打亲情牌。就像我家楼下新开的火锅店,老板把自己和老母亲的合照做成巨型海报,写着"家的味道",别说,客人还真吃这套。反过来想想,要是哪天你家孩子出息了,让你在朋友圈帮忙转发个广告,估计您也乐呵呵地点赞,对吧?

最近刷短视频经常看到有意思的评论。有条点赞过万的留言说:"以前觉得姚安娜就是个花瓶,现在看她演急诊室护士抢救病人,倒让我想起去年住院时那个值夜班的小姑娘。"这话让我突然明白,为啥现在大家对她改观了。去年疫情那阵子,我家隔壁的小伙子志愿去方舱帮忙,回来之后整个人气质都变了,以前吊儿郎当的,现在说话办事特别靠谱。说到这儿,倒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您注意看孟晚舟给妹妹的祝福没?三年前姚安娜出道时她说"人生充满可能",今年新剧开播变成"时间沉淀美好"。这话术跟咱家里长辈多像啊!我大姨夫前年还说我表弟搞直播是不务正业,去年表弟靠直播卖农副产品给村里创收,老爷子现在逢人就夸"年轻人有新思路"。

这两天看新闻说,华为商城的新款手机预定量涨了三成。楼下修手机的小刘跟我说,最近来贴膜的顾客十个里有六个在聊姚安娜。最逗的是对面超市老板娘,她指着柜台里的华为样机跟顾客说:"这可是任正非小闺女代言的,四舍五入等于任总亲自推销。"把我听得直乐,这广告词可比明星代言实在多了。要说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这对姐妹跨越三十年的缘分。当年孟晚舟拍广告用的设备,现在估计都进博物馆了,而姚安娜代言的手机里装着最先进的芯片。这让我想起我姥爷留下的老式拨号电话,现在成了我家小崽子眼里的古董玩具。时代在变,科技在变,但有些东西好像从来没变过——就像姐姐给妹妹朋友圈点赞的那个小心心,跟咱们普通人家兄弟姐妹间的打气没啥两样。

现在刷短视频经常能刷到姐妹俩的混剪视频,背景音乐放着《时间都去哪儿了》。有条高赞评论说:"看着她们就想起我和我姐,小时候抢糖吃,长大了一起凑钱买房。"这话看得人心里暖烘烘的。要说华为这波亲情营销,倒是无意间戳中了咱们中国人的家族情结。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最后说个真事。昨天在公园遛弯,听见两个退休大爷在下象棋,一个说:"要我说任正非会教孩子,两个闺女各有所长。"另一个接茬:"可不是嘛,大闺女扛大事,小闺女闯新路,跟咱们养孩子一个道理。"这话让我想起老家门口那棵老槐树,主干粗壮稳当,新枝桠一个劲儿往上蹿,倒是谁也不碍着谁。所以说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要是念好了,保不齐就成了畅销书。

各位看官,您家里有没有这样的故事?是姐姐带着弟弟摆地摊,还是妹妹跟着哥哥学手艺?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家的兄弟姐妹情,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家长里短,说不定比豪门故事更有滋味呢!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