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第一渣男,爱上有夫之妇,写首肉麻诗,多年后又抛弃了对方

解忧诗词 2024-07-06 21:28:12

唐朝诗人元稹风流多情,一直为后世所诟病,甚至被骂“渣男”。

一方面是因为他辜负了发妻韦丛。

出身名门的韦丛,嫁给他之后,便饱受贫困之苦,再加上频繁的生育,身体很快便垮了。

韦丛卧病期间,元稹正在蜀地与薛涛谈情说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即使他的悼亡诗写得再深情,也改变不了“渣”的事实。

而且他在韦丛去世不到一年,便纳了安仙嫔为妾。

除了辜负发妻,他还坑害了不少女子。

例如他的初恋崔双文,也就是《莺莺传》女主人公的原型。

明明是他始乱终弃,却非要给对方安上红颜祸水的罪名,“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还有蜀地才女薛涛,在和他短暂相恋后,便被抛诸脑后,独自一人守着浣花溪,了却残生。

他也曾为有夫之妇刘采春写下一首肉麻诗,然而多年后又抛弃了对方。

《赠刘采春》

元稹〔唐代〕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裹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虽然刘采春和薛涛、李冶、鱼玄机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但其实她更擅长歌唱。

唐朝经济发达,战争也很频繁,商人行走四方,征夫远赴战场,徒留闺妇独守空房,所以便有了大量的闺怨诗。

而刘采春最擅长吟唱的便是闺怨诗,虽然很多人怀疑她演唱的诗歌并非自己所写,但她的唱功却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记载,当时吴越一带,只要刘采春的歌唱响起,行人、闺妇无不为之涕泪,可见她的歌声有多动人心弦。

而除了歌唱,刘采春还擅演参军戏,这是一种以滑稽调笑为主的戏曲。

她和丈夫周季崇,大伯子周季南,组成搭档,四处表演。

她们在浙东演出时,遇上了时任浙东观察使的元稹。

元稹看完表演后,便被刘采春的歌喉与美貌倾倒,于是便有了这首《赠刘采春》。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裹常州透额罗”,诗歌首联从她的穿着打扮写起。

“透额罗”是一种专门用来裹发的轻罗,兴起于宫中,当时唐玄宗令让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后来民间也渐渐流行起来。

她用精致的手法画着当时流行的蛾眉,巧妙地装饰着面容,头上裹着轻薄的透额罗。

短短14字,一个面容精致,含蓄又不失风情的女子形象,便如浮雕般呈现出来。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颔联两句描写女子的肌肤和走路姿态。

“笏”就是指朝臣面圣时所持的板子,多为玉或是象牙所制。

她的面容像笏一样光滑细嫩,走起路宛如踏浪而行的凌波仙子。

一静一动间,便将女子的风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颈联从谈吐和举止方面进一步展现女子的风貌。

她说话时言辞优雅,措辞得当,展现了极高的文采与风度;她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了一种内敛却又不失秀美的姿态。

这两句高度赞美了女子的内外兼修,字里行间充满了欣赏。

最后尾联,“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前面我们说过,刘采春擅长唱闺怨诗,《望夫歌》又名《罗唝曲》,以思妇的口吻诉说离愁别恨。

这里最值得玩味的是“恼人”二字。

她的歌声能令那些独守空闺的思妇断肠,是因为她唱出了她们的心声。

但是对于男人来说,他们并不能体会思妇的痛苦,更多的是沉迷于她的歌喉。

对诗人来说,这歌声,与其说是“恼人”,不如说是“撩人”,赞美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整首诗来看,诗人仿佛一个为女子画像的高手,不断变换角度,不唯绘其外貌,更欲夺其神魄。

深情肉麻,无一爱字,却处处彰显了他对刘采春的喜爱。

他在浙东任职期间,与刘采春出双入对,恩爱缠绵。

后来还有人调侃他“丞相虽不为鲈鱼,为好镜湖春色耳”。

这里的“镜湖春色”显然就是指刘采春。

然而这段感情也仅仅维持了七年,后来元稹回京,一如当初离开蜀川,独留薛涛一人孤独终老,他同样抛弃了刘采春。

刘采春本是有夫之妇,然而她跟了元稹七年,她的丈夫四处演出,早不知流浪到了何方。

就算重新相遇,也不一定会重新接纳她。

关于刘采春的结局,一直有争议,有人说她投水而亡,也有人说她和薛涛一样,余生孤苦。

辜负了一个又一个女人,难怪被视作“唐朝第一渣男”。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