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海温监测结果显示: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
这说明什么?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关于拉尼娜的发展,依然在继续,同时,这也意味着它的效应也在继续,带来的气候变化也会继续。

所以,拉尼娜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更强烈的波动,这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更冷?先看看拉尼娜的情况。
拉尼娜确定在继续!拉尼娜对大家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就是跟我们说的厄尔尼诺现象一样,循环或者连续性出现,而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950年以来,我国共出现20个“拉尼娜”年,其中有17年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偏低。
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可能脑洞就一下反映出一个概念,那就是“拉尼娜年就是冷冬年”,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是,拉尼娜只能说是影响我国气候的一种因子,在冬季,我国还受到欧亚积雪,北极海冰,东亚季风等发展影响。
所以,这两者并没有绝对性的关系,而且,在在全球变暖越发明显的大趋势下,近年来我国冬天也出现偏暖的情况,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冬季都在过“春季一样”,包括大家正处于的冬季,还出现过冬季超20度以上的气温。

其实这都说明了拉尼娜的发展之下,其冷暖波动性也很强,不仅是有冷的情况,也还是有暖的情况,这就是拉尼娜不是决定冬季天气变化唯一因素的说明问题。
但对于这个冬季来说,当拉尼娜出现之后,其实也带来了一定的变化,那就是我国受到拉尼娜的影响,其雨水明显减少,这是一个不好的影响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在它的影响之下,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超50%。
偏少最明显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其中江苏、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偏少八成以上,尤其是福建、广东、广西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

这是因为拉尼娜会通过热动力过程激发大气中的相关波动,改变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环流形势,使得由西北太平洋向我国南方地区的暖湿气流大大减少,造成降水持续偏少的现象。所以,只要它发展,就可能继续带来影响。
按照趋势来看,预计拉尼娜会再维持1—2个月,3、4月份就会结束。不过大量的研究都显示拉尼娜的影响往往会有滞后,对后面至少1—2个季节的气候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所以,依照拉尼娜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影响来说,在接下来的整个春季3—5月继续维持的可能性比较大。而除了降雨之外,拉尼娜对我国的冷空气影响其实也明显了。
2月以来,我国的寒潮,冷空气可以说也是轮番上阵,所以,这也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疑惑。
接下来会更冷吗?的确,从拉尼娜的本质上问题来讲,其冷空气活跃之下,的确是会变得很冷,但到底有多冷,这也要看冷空气的强度。并不是说拉尼娜会引发每一波冷空气都非常强,这并不是绝对性的说明。
同时,从冬季以来,我国整体的气温变化情况来看,也还是保持偏暖的局面,虽然拉尼娜也在继续推动寒潮或者强弱不等的冷空气发展,也还未改变我国的气温局面。

只不过,2月以来,气温持续保持较低的状态,也才让更多感受到冷的情况。
但是从我国给出的趋势来看,后续的冷空气似乎也并不是很多。
初步看来,在2月中旬,下旬加起来,也就2波为主,那么,这让其变冷的局面,还是困难,这也说明了冷空气的活跃程度不会有多强的趋势,但如果保持低温发展,那就会在体感温度上,感受较冷的状态。

所以,到底今年冬季到底偏暖还是偏冷,还需要等到3月份才能通过气象数据作出判断。
而接下来是不是更冷的局面,也要根据冷空气,实际的气温变化来衡量,这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的问题。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下。
注意冷暖大波动,倒春寒的确,冷暖波动发展已经是冬季的常态化问题了,这一冷一热真的太常见了。
而恰好在立春之后,我国也在缓慢推动其暖和的进程,但相对来说,还有一种现象将可能出现,就是“倒春寒”,气象学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

倒春寒主要是由长期阴雨天气或冷空气频繁侵入,或常在冷性反气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等原因所造成的。
所以,依照特点来讲,拉尼娜的特点就含有冷空气的频繁问题,这也说明了,倒春寒是有概率呈现出来的。
而且,在这段时间,其实很多人也感受到具有“倒春寒”的味道出现,虽然跟上面的定义时间有点差异化。

这可能也是一种征兆现象吧,反正大家以实际性的情况来看为主,毕竟气候多变性是很强的。而且本身这次的拉尼娜现象也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比如在1月之中,就是处于拉尼娜的影响之中。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其应该冷太对,结果根据数据来看,这的确是属于反常现象。
这一幕让许多科学家都大吃一惊了!来自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的报告:
上月(2025年1月)的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3.23℃,比工业化前的平均气温高出1.75℃,这是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份。
看到没?不仅不冷,反而变得更暖了,还创造了奇迹,这着实有点不敢相信,气候已经出现这样的局面了。

真的未来让人很担心,没有最热,只有更热的局面,这些影响的寒冷因子都难以转变一样,这就是现阶段的趋势,大家看下就行。
只能说跟随其变化而变化吧,气候的变化突变性越来越强了。
天天瞎逼逼,都是冷冻!一年看不见几场雪,三九、四九在0度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