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千年名城,一场马拉松,一个不堪入目的不文明现象

多宝爱世界 2025-03-04 19:36:49

现如今,马拉松比赛的火爆态势清晰可感,一年之中竟能举办逾千场之多。赛事的增多,使得跑者在自家门口便能参与其中,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些状况。例如,参赛选手的素质高低不一,毕竟选手们源自不同的地域和行业,马拉松仿佛成了一个素质各异的跑者的“大杂烩”。

3 月 2 日,有网友爆料称,在苏州马拉松赛事中,多名参赛跑者竟随地小便。相关图片清晰显示,这些跑者疑似正对着苏州实验中学的校门进行“方便”之举。3 月 3 日,苏州马拉松组委会对外发布通报,对这一不良行为表示出了强烈的谴责。并宣称,已将此情况通报给相关部门,且启动了调查程序,定会依照有关规定和比赛规则来予以处置。

毫无疑问,此种行为严重缺失公德心,亦毫无对他人的尊重可言。学校作为教育的神圣场所,象征着知识与文明,在学校门口施行这样的举动,无疑对学校的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即便人面临紧急状况,附近仅 20 米之处就设有移动厕所,完全能够前往那里去解决,而绝不应选择在这般显眼且极不恰当的地方。

其实,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并非易事,一场马拉松赛事看似热热闹闹,但决定赛事品质的,绝非仅仅是参赛人数的多寡、冠军成绩有无打破纪录。将小到每一名跑者能否顺利如厕这类细节都妥善兼顾,把各项服务均落实到位,这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不得不说,苏州马拉松事件犹如一面清晰而透亮的镜子,既明晰地照见了参赛者在文明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也深刻地映射出赛事组织有待提升和优化的广阔空间。正如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所发表的深刻言论:“体育是培养高尚公民的最好学校”。唯有切实地将规则的严格约束、设施的全面完善与道德的深入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让马拉松真正意义上成为充分展示城市精神风貌与人文关怀的璀璨舞台。

0 阅读:0

多宝爱世界

简介:惜缘、随缘、不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