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三轮车逆行撞上宾利:贫富差距是否是“免责”理由?
今日,一则源自浙江的新闻荣登热搜榜首,旋即点燃舆论场。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售卖猪肉的老者,驾驶三轮车逆向下山,与一辆正常上山行驶的宾利车发生碰撞。交警当场判定,老人应承担全部责任。更引人关注的是,宾利车主表示将通过代位追偿的方式,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而保险公司则会依法向老人追偿这笔高达三四十万的车损费用。
此消息一经披露,网络旋即沸腾起来。有人为老人鸣不平:“卖猪肉的老人辛苦度日,生活本就不易,缘何要赔付如此之多呢?””也有人认为宾利车主“欺负弱者”:“能开得起几百万的豪车,却不肯放过一个老人,真的太冷漠了!”这些声音里,既有情绪宣泄,也有道德绑架,甚至有人质疑法律的公平性。那么,这起看似“强者与弱者”的碰撞背后,究竟该如何看待?
法律面前,贫富不分强弱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贫穷不是违法的理由,富有也不是被伤害后必须宽容的义务。在这起事故中,交警已经判定卖猪肉的老人负全责,意味着老人确实违反了交通规则,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依据法律规定,侵权行为致使他人遭受损害时,无论贫富与否,皆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试想,如果仅仅因为一方经济条件困难就可以免责,是否就意味着法律要对“弱者”网开一面?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因为“生活所迫”而不守规则,社会的公平正义又该如何维护?弱者固然值得同情,但同情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否则受伤害的“强者”又该如何伸张正义?
规则才是社会稳定的底线
或许有人会提出反驳:“三四十万的赔偿,对一位老人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这简直就是一种压榨啊!””但我们需要正视一个现实:交通规则的存在,目的就是保护所有人的安全。这位老人选择逆行之举,实乃既对自身生命罔顾,亦对他人安全构成威胁。
或许他只是为了多拉一趟货,或是赶时间多赚点钱,但无论出于什么理由,违法的后果终究要承担。若被撞者为一骑电动车的孩子,情形是否会更为惨烈呢?同情弱者本无过错,然而,若有人不守规则,那由此产生的代价又该由谁来承担呢?
“道德绑架”解决不了问题
最值得警惕的是某些网络声音,动辄将这类事件拔高为“贫富对立”“强者欺压弱者”。但事实上,车主选择代位追偿,本质上是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他并没有错,也不应背负“冷漠”“无情”的标签。相反,那些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评车主的声音,才是真正的煽动矛盾。
我们可以心疼老人的不易,但这份心疼不能转化为让他人买单的理由。我们同样可以羡慕车主的财富,但这份羡慕也不应转化为对其权利的剥夺。贫富差距确实存在,但它不是抹杀规则的借口。
规则之下,人人平等
这起事故最终的赔偿如何解决,或许车主会基于善心选择放弃追偿,但善良从来都不是法律的义务,而是个人的选择。贫富与否,在规则框架之内,人人平等,此为社会公平的基石。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弱者是不是可以因为贫穷而被免责?还是说规则面前不分贫富强弱?欢迎留言,理性讨论!
[得瑟]首先违法就是违法,其次路虎女司机逆行打人,该处罚也处罚了,你可以抱怨处罚力度不够。但是就事论事,这明显是老汉逆向占道。还有浙江省这个地方,别看老人只是骑个三轮车,可能比众多拿三千四千的办公室社畜都富裕[得瑟]真要圣母心,准备好钱,众筹的时候帮老人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