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本来要画个美女,结果改涂黑扇面了。
这句话,用在模特尼亚金·盖特维奇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她的照片远看,就是一个涂黑的扇面,只有仔细端详,才能看出她的五官。
这是她模特刚出道的照片:在酒店模拟看报纸。
照片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因为从来没有这样一位通体黑亮的模特。
尼亚金·盖特维奇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模特呢?
她又如何将一个要涂黑的扇面,画成美女的呢?
01
尼亚金·盖特维奇是苏丹人,在非洲东部,在自己出生前,全家就离开了那里。
1992年,母亲怀孕的时候,苏丹正战火纷飞。
村子也不再安全,不得已之下,母亲只能带着4个孩子,步行前往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
路上的艰辛不必多叙:
一个大肚子的女人,带着孩子,徒步去另一个国家。
光是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这就是尼亚金的童年。
她是幸运的,在母亲肚子中,有惊无险的抵达埃塞俄比亚甘贝拉。
但她的姐姐就没这个运气了,她在途中去世了。
不过,这里也不是绝对安全,因为离苏丹还很近。
依旧会有人来骚扰,哥哥为了保护她,脸上结实的挨了一刀。
直到现在,伤疤还清晰可见。
为了孩子们,母亲决定再次迁徙。
这一次,他们来到肯尼亚的一个难民营。
这里远离苏丹,总算能歇一口气了。
歇下来的日子,会过得飞快,他们在这里生活了9年。
尼亚金也十四岁了。
但不管过了多久,他们总归还是难民,漂泊就是所有的记忆。
他们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6年,他们离开埃塞俄比亚的甘贝拉,又要前往纽约的布法罗。
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尼亚金也迎来了新的困扰:自己的肤色。
这里也有黑人孩子,但她的颜色比所有人都深。
是那种深邃、一望无际的感觉。
对一个年轻的女孩,这种对比是一种无声的压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
开学第一天,尼亚金找了空位就坐下来了。
但前后左右的同学,都让她走开。
就连一些黑人同学,也会刻意的保持距离。
让她印象最深刻是,在一次多媒体课中。
老师将教室的灯熄灭,只有屏幕发着微微的光。
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她举起手来,准备回答。
这时候,另一个同学抢先发言了,他说:“老师,你在和谁说话?我们看不见她。她不在这里。”
全班都会笑,而尼亚金只会哭。
对尼亚金来说,这样的生活,不亚于难民营的辛苦。
他们会说,“你不洗澡,这就是为什么你的皮肤很脏的原因。”
或者说,“尼亚金微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你”
走进杂货店,人们会盯着她看。
尼亚金能听到人们小声说,“天啊,她好黑,这还正常吗?”
为了结识朋友,她曾尝试参加田径运动。
队友说:“轮到她传递接力棒时,我们还能看到她吗?”
最后,尼亚金只能退出赛道。
她的二姐,也有类似的烦恼。
为了迎合大家的审美,她漂白了自己的皮肤。
但依旧没有任何改观,在艰难中,她甚至还想过自杀。
姐妹俩的举动,母亲都看到眼里,疼在心里。
他们经历种种艰难,才努力将生活平静下来。
母亲害怕发生不好的事情,她安抚着姐妹,告诉她们:
每种颜色都有他们的精彩,白色是纯洁无瑕的,黑色是缤纷多彩的。
你看,满天的星星,为什么只有在晚上才能看见?
尼亚金·盖特维奇,你会成为最闪亮的那颗星的。
之后,尼亚金试着不再顾忌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
随着学习成绩一步步的提高,同学们的眼光似乎也变了。
无以复加的黑色?
她也越来越不放在心上了。
事情好像总是这样,你越害怕它发生,它就偏偏发生。
你不把它当回事,它却低眉顺眼地主动过来的。
尼亚金的机会就是这样来的。
02、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模特。
对于她这样的女孩来说,这太遥远了。
刚有了点自信,她想努力学习,将来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光芒是耀眼的。
大学毕业后,尼亚金开始为了工作奔波。
只是,她没想到学习优秀的自己,竟然会几次被刷掉。
有时,在第一轮面试中,就被婉拒了。
有时,通过两轮面试后,第三轮被回绝。
尼亚金想问个清楚,为什么,但每次都没有答案。
但她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皮肤。
这样的待遇,不是她第一次遇到,她能做的,只有继续努力。
《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不少人觉得这就是碗鸡汤,但对尼亚金来说,这不过是简单的陈述。
十几年的颠沛流离和歧视中,她早已经忘记什么是“运气”。
但2015年的一天,它终于来了。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找工作被拒,在穿过马路的时候,一辆流线型知足的车猛地停在了她面前。
还没来得及打量这华丽的汽车,车上就下来一位更亮眼的女子。
她身材高挑、穿着时尚、珠光宝气,还自带优雅。
更没想到的是,这个漂亮姐姐是特意来找尼亚金的。
“小姑娘,你愿意参加模特培训吗?你的五官和身材,都很适合”
尼亚金瞬间有点懵,说自己这样肤色,能行吗?
自己天生就黑如煤球,而模特,是那么华丽耀眼行业。
不用说自己,即使是别的女孩,也不一定能成为模特,这不会是个骗局吧?
尼亚金胡思乱想中,正打算拒绝这份意外的惊喜。
漂亮姐姐看到她的疑惑,便解释道:
“正因为你的肤色特别,是万中无一的。
所以,你才要做模特。
舞台上,灯光一开,谁站在你身边,都是绿叶子。”
尼亚金被这番言辞说的心动了,“那就试试吧。”
她坐上汽车,十几分钟后来到模特公司。
公司中随处可见的美女,让她胆怯了。
在助理的催促下,她勉为其难地推开试衣间的门,换好衣服。
当她走出来的时候,似乎整个世界都变了。
原本喧闹的大厅,突然间变得安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看着不知所措的尼亚金,邀请她来的那位姐姐笑着将她拉到镜子前说:
这才是你本来的样子,你就是为此而生的。
原本局促不安的尼亚金,慢慢打量着镜子前的自己。
从眼镜鼻子、到胳膊大腿,以前,她从来不敢如此端详自己。
在精致妆容和时尚衣服的加持下,她不再是那个人人避而不及的“黑煤球”。
而是一个乌黑发亮的珍珠。
突然间,渴望着、迫切的心,呼之欲出。
尼亚金虽天赋异禀,但从小没有受过训练,还要克服旁人对肤色的认知。
她要做的还有很多。
不过,努力,是她留在血液中的东西。
没有努力,她不会走出苏丹;
没有努力,她也走不出难民营。
没有努力,她更不会从大学毕业。
尼亚金白天跟着大家一起训练,晚上再一遍遍地巩固白天的功课。
从最简单的站姿、跨步、一颦一笑。
一个人,从暮色四合的傍晚,一直到夜深人静的午夜。
长时间、高强度地浸泡在模特中,她也逐渐摸索到自己的风格。
在造型师的协助下,她每次的造型都极具视觉冲击:亮黑的皮肤套上五彩的衣服。
若是普通人这样穿,或许会显得浮夸,但架在尼亚金身上,非要没有违和感,还光彩照人。
当然,她另一种风格就是黑色系列。
黑色的皮肤、黑色的衣服,再加上黑色的背景板,乍一看,只能看到眼睛和牙齿。
圈内人都说,这种纯净美,不可多得。
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肤色,尼亚金的出名,非常自然。
随着知名度提高,她也从小舞台,一步步登上了大秀场,代言的广告也纷至沓来。
22岁时,尼亚金逆袭成功了。
她不但收获了上百万粉丝和巨大的荣誉,也获得了她一直以来的尊重。
但出名后的尼亚金,自此告别歧视了吗?
03
名利双收的尼亚金用自己的工资,给父母买了一间新房。
当家人们搬离难民营的时候,尼亚金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了。
她不敢想象,几年前还是被人嘲讽的丑小鸭,转眼间成为飞上枝头的金凤凰。
但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每个丑小鸭都能遇到。
她想帮助这些女孩,但苦于自己工作越来越繁忙,难以抽身。
直到自己再次遭遇嘲讽,才下定决心。
2020年,本在度假的尼亚金,突然接到一个品牌的出席活动。
听语气,对方还很着急。
但自己的助理兼司机不在身边,尼亚金只能打车前往。
简单画了个淡妆,找了辆出租车就上去了。
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尼亚金戴着墨镜,大脸帽子,但司机还是一眼认出了她。
告诉司机具体位置后,她想休息一会。
这时候,司机开口了:你就是那个黑人模特尼亚金吧?你好黑啊。
尼亚不想多做纠缠,低声回了一句:“是的,我知道。”
可,司机兴趣不减,继续聊着:
“你确实很美,但或许还可以更美,我可以提供1万美金,你试着去漂白吧。”
这些话,让尼亚金想起姐姐年轻时候做过的傻事。
她知道,一旦自己去漂白自己的皮肤,还会不由自主地“漂白”自己的思想。
小时候,她没有去做。
现在,更不可能了。
她心里很气愤,但嘴上还是礼貌地回答了司机的问题:
我能成为模特,肤色是一个重要原因,“黑色素”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
我为什么要拒绝呢?
听到这里,无法反驳的司机,没有再做回应。
白天因为忙碌,尼亚金没有多想。
晚上再次回想时,她才觉得这不是一件小事。
现在自己是知名模特,还会收到这样的嘲讽。
无法想象那些普通的黑人孩子,每天要受到多少这样的语言。
它不疼,却伤人极深。
它看起来微小,但汇流如巨,总有一天会成为滔天巨浪。
她觉得是时候为大家做点什么了。
24岁时,她和其他三个不同深浅棕色皮肤的模特,拍摄了“不同黑色素”系列照片。
在其中一张照片点击观看的人非常多,原因是她分享了那段故事。
它激起很多人的同理心。
他们纷纷点赞留言转发,而这件事也成为当时的热门。
这让一些怀疑偏见的人,收敛了不少。
之后为了更好地帮助同胞,她多次参加关于肤色的公益活动。
正因为这样的,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她为“暗黑女王”。
尼亚金也很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是如何因为肤色而受到欺负的;
如何被告知,自己不应该成为模特的。
这样的敞开心扉,也让小女孩和其他模特更容易接触到她。
其中反应最积极的是一个年轻女孩,她说:
“我很自豪能成为房间里最黑暗的女孩——因为你,我开始爱自己。”
尼亚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她说:
如果你不接受自己是谁,别人也不会,甚至会讨厌你。
尼亚金虽然还年轻,但她的精神丰盈而精彩。
她用自己实例,去鼓励更多的人,勇敢做自己,便有了自己的故事。
有了自己的故事,你便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吧。